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獸胃線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獸胃線蟲幼蟲
原圖鏈接  

海獸胃線蟲也叫做「異尖線蟲」或「安尼線蟲」,顧名思義就是「寄生在海獸胃裡的線蟲」。所謂海獸,就是海洋哺乳類,如鯨魚海豹等等。它是一種寄生蟲感染之疾病,常見於嗜生食及未煮熟的海產魚類或烏賊之地區,如北歐日本拉丁美洲等。[1]

特性

海獸胃線蟲也叫做「異尖線蟲」或「安尼線蟲」,顧名思義就是「寄生在海獸胃裡的線蟲」;而所謂「海獸」,就是海洋哺乳類,如鯨魚、海豹等等。其 蟲體呈細長狀,長度約 1.5-1.6 公厘,直徑約 0.1 公厘。

如何進入人類體內

海獸胃線蟲多存在海水魚、烏賊、魷魚的腸胃道內,人類將幼蟲吃下肚後,蟲隻會鑽到腸胃道中躲藏,人體器官為了自保,會分泌出纖維蛋白物質,將蟲包在體內,長期下來會出現肉芽腫,容易被誤診為癌病變,而蟲隻在肉芽的保護下,約可存活1年以上。[2]

中毒症狀

1. 症狀通常於食用後48小時內出現,症狀可持續長達 2 週。
2. 主要症狀為腹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糞便含血或黏液、輕微發燒。過敏反應常伴隨皮膚紅疹及發癢症狀,少有全身型過敏性反應、蕁麻疹、甚至過敏性休克[3]


進入人體的海獸胃線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