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蜇

中文學名:海蜇

拉丁學名:esculentum

門:腔腸動物門

綱:缽水母綱

目:根口水母目

科:根口水母科

屬:海蜇屬

海蜇,俗稱為水母、石鏡、蠟、樗、蒲魚、水母鮮和海(蟲宅zha)等。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科,海蜇屬的統稱,腔腸動物,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種腔腸軟體動物,體形程半球狀,可食用,上面呈傘狀,白色,藉以伸縮運動,稱為海蜇皮,下有八條口腕,其下有絲狀物,呈灰紅色,叫海蜇頭。可人工培育,並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資源量。可供食用,並可入藥。

海蜇傘部隆起呈饅頭狀,直徑達五十厘米,最大可達約一米五,膠質較堅硬,通常青藍色。觸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許多瓣片。廣布於我國南北各海中,以浙江福建沿海最多。每年8-9月成群出沒海面。

海蜇營海洋漂浮生活。成體傘部隆起呈半球狀,體傘表面光滑、中膠層厚。傘徑達25-60齣門,最長可達1m。傘緣有八個缺刻,各有14-22個舌狀緣瓣。無傘緣觸手。口腕八條,三翼型。每條口腕約有150-180條絲狀物和30-40條棒狀物。大型的口消失,依靠緣瓣上的小型吸口吸食小型動植物。內傘有發達的環肌。

簡介

外形特徵

為海生的腔腸動物,隸屬腔腸動物門,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屬。蜇體呈傘蓋狀,通體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黃色,海蜇傘徑可超過45厘米、最大可達1米之巨,傘下8個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癒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盤的次生口),下部是口腕部,垂掛着許多須狀物,稱作腕或觸手。下方口腕處有許多棒狀和絲狀觸鬚,上有密集刺絲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觸及小動物時,可釋放毒液麻痹,以做食物。海蜇在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沿海都有廣泛分布,中國習見的海蜇有傘面平滑口腕處僅有絲狀體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狀物的棒狀海蜇,以及傘面有許多小疣突起的黃斑海蜇

生長繁殖

海蜇的生活周期歷經了受精卵→囊胚→原腸胚→浮浪幼蟲→螅狀幼體→橫裂體→蝶狀體→成蜇等主要階段。除精卵在體內受精的有性生殖過程外,海蜇的螅狀幼體還會生出匍匐根不斷形成足囊、甚至橫裂體也會不斷橫裂成多個碟狀體,以無性生殖的辦法大量增加其個體的數量。

習性

生活習性

海蜇的運動主要靠內傘的環狀肌有節奏的舒張和收縮。環肌收縮時,將傘體下腔的海水擠壓出去,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蜇體朝傘頂方向前進。海蜇的運動晝夜不斷,成體在靜水中的游泳速度4米/每分鐘~5米/每分鐘。由于海蜇游泳能力弱,大風、潮汐和海流等對其水平分布有一定影響。但海蜇具有發達的水管系統和靈敏的感覺器,所以能在不同水層作垂直運動,風平浪靜的黎明和傍晚,多雲的白天常游到水域上層;大風、暴雨、急流、烈日和夜晚多游水域下層。

海蜇對水溫的適應範圍為15℃~32℃,適宜水溫20℃~24℃;對鹽度的適應範圍為8~32,適宜鹽度18~26。喜棲光強度2400勒以下的弱光環境。

棲息環境

海蜇水母體在海洋中營浮游生活,棲息於近岸水域,尤其喜居河口附近,分布區水深一般5厘米~20厘米,有時也達40米。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沿岸和俄羅斯遠東海域。中國沿海北起鴨綠江口,南至北部灣的廣闊海域都有海蜇分布。

食性

海蜇在浮浪幼蟲階段不攝食,至變態為4觸手螅狀體幼蟲時才開始攝食。觸手是捕食器官,以小型浮遊動物為食。碟狀幼體具有1個方形口,攝食小型浮游生物;隨着生長發育口腕形成,大約發育到傘徑20毫米時,中央口封閉,為幼蜇。幼蜇至成長為成體階段的攝食,是以口腕和肩板上出現的許多吸口來攝食小型浮遊動物。其餌料種類很多,主要為橈足類、枝角類、介形類、漣蟲類、端足類、纖毛蟲類、貝類幼體和其他浮遊動物幼體。

繁殖習性

海蜇的生殖方式包括營浮游生活的有性時代和營固着生活的無性時代水螅型,兩種生殖方式互相交替進行,即所謂世代交替生殖。

螅狀幼體營固着生活,從秋季至來年夏初的七八個月時間,螅狀幼體能以足囊生殖,即足囊萌發出新的螅狀幼體。當水溫上升到13℃以上時,螅狀幼體以橫裂生殖(無性生殖)方式產生出有性世代的碟狀幼體。初生碟狀幼體2毫米~4毫米,營浮游生活。在自然海域經二三個月生長後成水母成體。  

避險能力

由海浪和空氣摩擦面產生的次聲波衝擊聽石,刺激着周圍的神經感受器,使海蜇在風暴來臨之前的十幾個小時就能得到信息,從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學家們曾經模擬把海蜇的聲波發送器官做試驗,結果發現能在15小時之前測知海洋風暴的信息。

毒性

在近岸海域,這輕柔飄逸的動物,常引起人們極大的好感和興趣。但是,可千萬別下海縱情擁抱這樣的動物,其後果和前景大都不是美好的。海蜇是中國沿海漁業的重要捕撈對象。體色變化較大,一般是青藍色,有的是暗紅色或黃褐色。傘的下面是根狀的口腕,口腕癒合,把原有的口封閉,口腕的下部形成很多小孔,稱為吸口,海蜇靠吸口吸食海水中微小生物。海蜇觸手上的刺細胞能放射毒液,可禦敵捕食,人觸之有疼的感覺。海蟄是一種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生活在北溫帶海域,海蟄的身體分為上下兩部,上部是圓形傘部,樣子很像帽子和蘑菇,下部是口腕部,垂掛着許多須狀物,新鮮海蜇的刺絲囊內含有毒液,其毒素由多種多肽物質組成,捕撈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接觸海蜇的觸手會被觸傷,引致紅腫熱痛、表皮壞死,並有全身發冷、煩躁、胸悶、傷處疼痛難忍等症狀,嚴重時可因呼吸困難、休克而危及生命。盛夏時節,正是海蜇生長活動的旺季,同時也是漁民在捕撈作業或遊人在海濱游泳時易為其蜇傷的發病高峰期。中國沿海各海域均有海蜇分布,種類很多,其所分泌的毒素性質和危害不同。但由於人們個體的敏感性差異,故在海蜇蜇傷後輕者僅有一般過敏反應,重者可致死亡,所以必須注重有效的預防和積極的搶救治療。

海蜇毒液蜇傷人體後可造成程度不同的損傷,如海黃蜂水母,刺絲可分泌類眼鏡蛇毒,對人類危害最大,蜇傷後5分鐘即可致人死亡。僧帽水母蜇傷人體後,患者多日才能消除傷痛。中國沿海常見有隨寒流漂浮於黃海一帶的沙海蜇,能分泌肽毒。黃斑海蜇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沿海,有一定毒性。

毒性原理

海蜇毒素在刺絲囊內貯存和分布,1克刺絲囊含有5500萬個單刺絲囊,一般在捕撈後,經加工處理其毒性可迅速消失。動物試驗證實,海蜇毒素對哺乳動物的心情傳導系統,對甲殼動物的心臟均有損害作用,並可致鼠類小腸平滑肌收縮。研究發現,海蜇毒素為四氨絡物、5一羥色胺及多肽類物質,有較強的組織胺反應。其擴張血管及增強毛細血管通透性作用較5一羥色胺分別大10及15倍,還可使平滑肌收縮,或發生超敏反應,導致嚴重的肺水腫及過敏性休克,人被海蜇蜇傷後因毒性大小和毒素多少以及個體敏感程度不同而症狀各異。

毒性症狀

人體皮膚薄嫩處最易蜇傷,一般可在數分鐘出現觸電樣刺痛感,數小時後傷區逐漸出現線狀排列的有紅斑的血疹,癢而灼痛,輕者可在20天左右自愈。敏感性強的患者局部可出現紅斑水腫、風團、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壞死。患者全身表現可有煩躁不安、發冷、腹痛、腹瀉、精神不振及胸悶氣短。重者多咳喘發作,吐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並伴有脈數無力、皮膚青紫及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徵象。若搶救不及時,這類蜇傷病人可在短時間內死亡。

蜇傷人數統計

中國海域廣闊,每年7一9月均有相當數量的海蜇蜇傷病例發生,以前主要為捕撈海蜇的漁民,近來亦有在海濱游泳戲水的被蜇傷患者。如秦皇島海濱近幾年蜇傷病人達3400多人。據旅遊勝地北戴河海濱醫院統計,自1989年5年來,共收治被蜇傷病人3030例,其中引起暴發性過敏性肺水腫者占0.3%,有4例死亡(均伴嚴重休克)。

預防海蜇蜇傷

預防海蜇蜇傷最重要之處在於避免與海蜇接觸,尤其是作業漁民要做好個人防護,切勿麻痹大意。捕撈時儘量用工具而不直接接觸海蜇須,有特異敏感體質的人應禁止下海作業。海濱旅遊地在海蜇汛期應設浮標欄網,並在海邊建立醒目宣傳警戒標誌,並配合防傷害的科普教育宣傳廣播,以提高遊人自我防護的知識和能力。下海游泳或在海中乘船者若發現海蜇千萬不可碰觸,更不能捕撈,因在海上一旦發生意外,更不易搶救。一旦被海蜇蜇傷,傷者切不可驚慌,只要及時到醫院診治,一般都能較快好轉和痊癒。反之,如果被蜇傷者舉措失當或大意麻痹,則易出現溺水、跌傷或因救治不及時而發生危險和加重病情。

營養價值

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據測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質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鈣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種維生素。海蜇還是一味治病良藥。我國醫學認為,海蜇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降壓消腫之功效。加工後的產品,稱傘部者為海蜇皮,稱腕部者為海蜇頭,其商品價值海蜇頭貴于海蜇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