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涇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涇河 [1] 又稱涇水,屬於渭河支流,全長455.1公里,流域面積4.5萬平方公里。

流源概況

發源於中國寧夏六盤山涇源縣固原縣,流經甘肅,在西安市高陵區境內匯於渭河。歷史上有涇清渭濁涇渭分明的典故和魏徵夢斬龍王、柳毅傳書的傳說。有二源:南源出涇源縣六盤山東麓馬尾巴梁東南1公里的老龍潭以上,北源出固原縣大灣鎮,至甘肅平涼八里橋會合後始為涇河。一般以老龍潭一支為正源。流域河流密集,水量豐盈。河源高程2540米,由西向東流,在平涼市大陰山下崆峒峽入甘肅省境,進入甘肅平涼市崆峒峽水庫。涇源縣境內幹流全長38.9公里。涇源縣境內主要有涇河源頭各支溝盛義河香水河胭脂峽等較大河流。境內流域面積455平方公里,河道落差大,河道比降17.4‰,多年地表水資源量10142萬立方米。

污染惡化

該河一年之內徑流量變化極大,且流域內水土流失較嚴重。夏季多洪水,多泥沙;由於河底多為岩石,枯水季節河水卻較清。過去涇河水富含成分,宜於灌溉,但進入21世紀以來涇河污染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2000年以來,河水污染逐年加劇,冬春灌溉期間,水色變紅變黑,漂浮着大量泡沫,氣味刺鼻。涇河污染的禍源是城市排污工業廢水水土流失

地理概況

涇河幹流河谷開闊,一般在1公里以上,平涼至涇川間,谷寬2-3公里,川地平坦完整,有良好的灌溉條件。秦代有著名的鄭國渠,近代有涇惠渠等,是陝西關中地區生命之河。涇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水系輸沙量最大的二級支流。涇河流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涇川河谷自古就是穿越六盤山區的交通要道。秦有雞頭道,近代有西蘭公路;古代是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

資源利用

涇河流域土地平坦,農業發達礦藏豐富,經濟開發潛力很大。耕地占全流域面積近1/3,是西北地區著名的產糧區。陝西涇河兩岸黃土高原各縣及涇惠渠灌區是陝西主要商品糧油基地;流域內還蘊藏有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油母頁岩建築材料等礦產,如長慶油田。但是,由於長期的過度開發和氣候變遷,涇河已不堪重負,流域內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尤其是水資源總體缺乏已成為涇河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

歷史傳說

  • 傳說唐朝貞觀年間,有涇河龍王與江湖神課袁守誠爭賭,故意把玉皇赦旨要降的雨水剋扣了若干寸,結果觸犯了天條,天庭着魏徵問斬涇河龍王。因魏徵是唐太宗的人臣,所以刑前頭一天晚上,該龍王託夢向李世民求情,叫救他一命,李世民應允了。次日中午時分,李世民單宣魏徵進殿陪他對弈,想拿這個辦法把魏徵栓住,下不得手。棋下到了一半,魏徵托着下巴睡着了,李世民心疼他日夜操勞累,就沒驚動他。孰料魏徵一覺醒過來,說是把涇河龍王給斬了。此事後,李世民受到了驚嚇,夜夜夢見涇河龍王提着血淋淋的龍頭來問他索命。後來的事情大傢伙都知道,秦瓊尉遲敬德兩員虎將為唐太宗守值,後來畫成了肖像貼在了門扇上慢慢衍化成了門神。
  • 一百多年後的唐貞元年間,老龍潭又演繹出柳毅傳書的千古佳話。涇河老龍王被斬後,其子繼位,洞庭龍王按照玉皇大帝的旨意將獨生女嫁給涇河小龍王,但涇河小龍王性情殘暴、喜新厭舊,將龍女流放到涇河灘上牧羊。進京趕考落第的湖南書生柳毅,到涇陽尋訪好友途經此地奇遇龍女,遂幫龍女傳書洞庭,龍女的三叔父錢塘龍王率兵三千將其救回,後龍女變為凡女,與柳毅結為夫妻。至今,老龍潭附近的懸崖下還有"龍女洞"
  • 相傳那位家喻戶曉的活佛濟公,曾在新民鄉張家台石窟修行;穆桂英掛帥鎮守三關時,曾在今黃花鄉境內"兩峰如柱"的鞦韆架身著戰袍蕩過鞦韆。

參考文獻

  1. 「涇渭分明」:兩水交匯的風景,每日頭條,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