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華校友總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清華校友總會清華大學校友總會,(Alumni Association of 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校友總會」,起前身是「清華學校留美同學會」,於1913年6月29日在母校成立,1915年在美國成立總會執行部,1933年執行部從美國移至國內,更名為「清華同學會總會」。1981年清華校友總會成立,校友工作進入新階段。清華校友總會致力於加強國內外校友之間、校友與母校之間的聯繫,服務廣大校友,發揚學校傳統,為民族復興、祖國統一和母校發展作出貢獻[1]

發起成立

清華學校留美同學會是1913年夏天發起成立,以振作校風,聯絡情誼為宗旨。在總會執行部下分為美國東部和中西部兩支會,到1920年回國的同學逐漸增多,在國內設立上海支會、北京支會。編制同學錄,聯絡會員,募集捐款,贊助母校,將校中情況時常報告諸同學等等。1927年由華北支會發起,募捐購屋於騎河樓39號,創辦北京清華同學會會所。清華同學會總會於1933年10月29 日在北平騎河樓清華同學會會所成立。校長梅貽琦為會長兼總幹事。總會以增進母校利益,聯絡會員友誼,提倡互助精神為宗旨。1934年1月1日,《清華同學會總會校友通訊》創刊,後改名為《清華校友通訊》。

發展壯大

清華校友總會於1981年七十周年校慶日選舉產生,在國家民政部完成註冊登記(登記證:社證字第0786號)。根據總會章程,由現任校長擔任校友總會會長。劉達校長擔任清華校友總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現任會長為顧秉林校長。總會宗旨是加強國內外校友之間、校友與母校之間的聯繫和團結,發揚清華的優良傳統,為中華民族的富強和祖國的統一,為母校的發展作出貢獻。清華校友總會發行《清華校友通訊》[2],每年兩期,《清華人》每年四期。現和國內114個地方校友組織,國外40多個國家、地區的校友有聯繫。

總會概況

清華校友總會廣泛聯絡校友,推動各類校友組織建設,目 前校友聯絡率已超過80%。至2014年底,建立各年級校友召集人組織、理事會六十餘個;海內外校友會組織196個,其中,國內清華校友會組織143個(覆蓋31個省、區、直轄市、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海外清華校友會組織53個,(覆蓋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泰國等14個國家);2003年以來,陸續成立了互聯網與新媒體、房地產、環境等20個行業協會和校友攝影俱樂部、校友合唱團、校友羽毛球協會等多個興趣組織。百年校慶後,各院系校友會組織也蓬勃發展起來。

清華校友總會積極搭建多種形式的服務平台,傳承清華精神,服務校友成長。傳統的服務項目是值年校友校慶返校聚會,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總會主辦的「兩刊一網」(《清華校友通訊》《水木清華》和清華校友網),為校友提供免費的電子郵箱,發行校友信用卡,成為校友和母校之間的橋樑和紐帶。2013年7月21日,清華校友總會成立100周年之際,集在線學習、諮詢和社交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清華校友學堂」正式上線,為校友提供了終身學習平台。最近,校友總會開通服務號、訂閱號等三個微信公眾號,校友聯繫更加密切。

清華校友總會,本着「集心」、「集力」、「集智」、「集資」的原則,為廣大校友回饋母校,服務學校發展建設和育人工作提供渠道和支持。2006年,校友總會創立校友勵學金工程,勵學金總額和基金存量逐年大幅增長,至2014年底,共有校友2.6萬人次累計籌款約1.14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9165人次。校友總會還通過聘請「校友導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擇業觀,成為傳承清華傳統的有效途徑。

知名校友

在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勳章獲得者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在國家表彰的20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有8位是清華校友。在清華102年的歷史中,59位清華學子當選為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500多位校友(含協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7名校友當選美國國家院士;約有1/4的中國科學院院士,1/5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清華校友,500多名畢業生就任國內院校校長、黨委書記,以上數據在國內均位列全國高校第一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