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熱銀花糖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熱銀花糖漿
原圖鏈接  

清熱銀花糖漿

【藥名】

清熱銀花糖漿

【拼音名】

qing re yin hua tang jiang

【處方】

山銀花菊花、白茅根、通草、大棗、甘草、綠茶葉。

【製備方法】

以上七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3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蔗糖,煮沸使溶解,濾過,加入防腐劑適量使溶解,加水,混勻,即得。

【藥方分析】

本方由7味藥組成。方中山銀花甘寒芳香,入、胃經,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熱毒,為主藥。菊花辛甘苦而微寒,入肺、肝經,可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為輔藥。白茅根味甘不膩,涼潤生津,能清肺胃蘊熱而除煩止渴,又可清熱利尿;綠茶葉味甘淡而氣涼,清熱利尿,兼有生津之功;通草味甘而氣微寒,利水滲濕而不傷陰,共為佐藥。大棗、甘草益氣解毒,調和諸藥,緩和藥性,共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通利小便之效。

【劑型規格】

糖漿劑。每瓶250毫升。為棕色的粘稠液體;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通利小便。用於溫邪頭痛,目赤口渴,濕熱郁滯,小便不利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

【使用禁忌】

服藥期間,慎食辛辣油膩食物,忌酒。

【臨床應用】

本方為清熱解毒,通利小便之劑。適用於溫熱(或濕熱)之毒所引起的初期症狀。臨床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目赤,口渴,或濕熱郁滯之小便不利,尿有熱痛感,舌苔黃膩,脈象濡數。常見於夏秋季感冒或泌尿系感染初期。[1]

【禁 忌】

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用。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2]

【有 效 期】

24 月

【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