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雅菊花饌(余隆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雅菊花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清雅菊花饌》中國當代作家余隆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清雅菊花饌

前不久在雲南蒙自,朋友請我們早餐吃過橋米線。一大碗冒着滾燙香氣的雞湯,十幾種小料,從嫩肉薄片、鵪鶉蛋到時令菜蔬,以及醬醋、胡椒等一應俱全,每一碗玉白色的米線上面,再撒上十幾瓣金黃的菊花,黃菊花瓣在海碗中悠悠飄蕩,似乎在向人們詮釋美與食的雲南印象。

花乃草木之精華,花之清雅馥郁,總是給人吸風飲露、吹花嚼蕊的審美愉悅。用四時花卉做成的各種食物,稱之為花饌。花朵的氣韻輕輕喚醒着味蕾,花饌格調清雅、滋味甘芬,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給人以高雅的審美情趣。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菊花不僅具有諸如美學觀 賞、文學審美等豐富的人文價值,而且也有食用、健身、醫藥等實用價值。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藥,囊可以枕,釀可以飲。中醫認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熱祛風、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等多種功效。常食用菊花可以清暑、祛濕、利尿、益神。

以菊花入饌,花樣繁多,種類大致有茶酒類、主食類、菜餚類、湯羹類、糕點類,等等。

最早吃菊的人並有文字記錄當是戰國後期的屈原。年輕時讀到屈大夫的詩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就艷羨古人食之清雅。當然,屈子在這裡吟味的「餐落英」是為了「益增其貞潔」,是為了抒發自己高潔的情操,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是否真要「餐落英」,無從考證,但卻不難看出,至少在戰國時期,人們已認識到花是可食的,而且「食花」是一種超異乎尋常的高雅享受。正是從這時起,菊花實現了從實用到審美的華麗轉身,最後竟嬗變為中華文化之花。

蘇東坡曾總結出一套吃菊經:「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其實,古人最愛用菊花釀酒和泡酒,認為飲菊花酒可令人長壽,可使人乘雲升天,得道成仙。釀製「菊花酒」在漢魏時期已經出現,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記載菊花酒的釀造方法:「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以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古人眼中的上等菊花酒,其實就是去歲的重陽酒。明代高濂《遵生八箋》里有菊花酒的速成法:「采甘菊花,去蒂只取花二斤。擇淨入醅(沒過濾的酒)內攪勻,次早榨則味香清冽。」

古人還以菊花作茶飲也。菊花茶,起源於唐朝,宋代才流行起來。傳統的菊花茶,指的是菊科菊屬下的一些茶用菊品種,比如杭白菊、亳菊、貢菊、滁菊等。茶菊古代也叫甘菊,屬於食用菊類。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謂甘菊曰:「花正黃,小如指頂,外尖瓣內細萼,柄細而長,味甘而辛,氣香而烈。葉似小金鈴而尖,更多亞淺,氣味似薄荷。枝幹嫩則青,老而紫,實如葶藶而細。種之以苗,人家以供蔬茹。」南宋史鑄《百菊集譜》說,菊苗不惟可為菜,亦可以代茶,即是用菊花初生的苗葉泡而為茶。

食菊苗也很風行。菊苗常用來做湯,其中春苗最嫩,宋書中提到一種「紫英菊」的滾湯,就是將菊苗略炒,加水做成湯,煮熟後下姜和鹽調味即可。南宋有一道菜叫「菊苗煎」。烹製方法是:採摘鮮嫩的菊苗,用開水焯一下,再用甘草水調和山藥粉,刷在菊苗上,用油煎食。吃起來很舒爽,宛若有蘭圃之風。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王禹偁,喜愛吃甘菊冷淘面,也就是今天的過水麵條,面是用含甘菊汁的水和面做成的。他的詩《甘菊冷淘》,敘寫詩自己「經年厭粱肉 」「敕廚唯素飱 」,以甘菊拌麵 ,既得到了青青佳色 、芳敵蘭蓀的花饌食品,又得以追慕杜甫槐葉冷淘之遺風 。北宋文學家司馬光寫有《晚食菊羹》,贊菊花羹吃了之後「神明頓颯爽」。

《遵生八箋》還載有「菊苗粥」的做法:「用甘菊新長嫩頭叢生葉摘來,洗淨、細切,入鹽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寧心。」南宋名臣范成大《范村菊譜》說:「甘菊一名家菊,人家種以供蔬茹。凡菊葉皆深綠而厚,味極苦,或有毛。惟此菊葉淡綠、柔瑩,味微甘,咀嚼香味俱勝,以作羹及泛茶極有風致。天隨子所賦即此種。」

《山家清供》記錄了一種「金飯」,就是菊花花瓣做的飯,製作方法:採摘紫莖黃色的正品菊花,洗淨,晾乾,燒甘草湯,放少許鹽,將菊花放進去稍微焯一下,等到米飯沸騰時,將焯過的菊花放進去同煮。堅持食用「金飯」,有明目長壽之功效。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採菊東籬下的晉陶淵明,一生愛菊如寶,民間奉他為「九月花神」。不僅終生種菊,養菊、唱菊、吟菊,也是食菊的美食家。相傳,他首創菊花火鍋,將繽紛的菊瓣撒入火鍋,其色彩鮮美,清香四溢,令人陶醉。

後來,菊花火鍋被嗜菊如命的慈禧發揚光大。菊花火鍋講究用一種花瓣短而密的白菊品種「雪球」,採下潔淨的菊花瓣後,用溫水浸泡一刻鐘左右,在溶有稀礬的溫水裡漂洗乾淨,撈出瀝乾。火鍋的湯底是鮮美的高湯,待高湯滾燙後,將片狀的魚肉或雞肉丟進鍋中熬熟,然後撒下菊花瓣燜一會即可食用。菊花火鍋的風潮很快就從宮廷傳到民間,配菜更加豐富,鱖魚片、小活蝦、鮮腰片、炸過的粉絲,等等,這樣涮下來,味道自然鮮美可口。

現在,菊花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鮮食也可乾食,可像其他蔬菜一樣涼拌、炒食,也可煮粥、調羹、做餡、制糕、做餅。

吃菊花最有名氣的地方,是廣東中山市的小欖鎮。小欖鎮被譽為「中國菊花文化藝術之鄉」,小欖人喜愛養菊、賞菊,居民能用菊花做出許多花樣的菊花宴,從菜餚、糕點到飲品應有盡有。

小欖菊花宴中的不少菜品是粵菜中的經典,比如菊花三蛇羹、菊花魚球以及菊花肉。菊花三蛇羹中的「三蛇」,一般指眼鏡蛇、金環蛇和榕蛇。烹調方法也很繁複,將蛇剝皮和豬骨、老雞等料同煲,待蛇肉變軟後拆成細肉絲,繼續煲至湯濃色白,出鍋時再撒上菊花瓣,菊花是蛇羹佐料中的精髓。「菊花魚球」是典型只聞菊香、不見其瓣的菜式。因為花瓣被打成了菊花汁混進了鯪魚肉中攪打成泥,做成了油炸丸子。「菊花肉」更是特別:先將砂糖熬化後加入菊花瓣,糖漿凝固時,將其壓碎成像麵包糠一樣的「菊花糠」放在一邊;肥肉切成長方形薄片,和糖一起熬煮,放入罐中醃製成「糖肉」,然後裹上菊花製成的糖漿,再滾上一層「菊花糠」。

古醫書載,甘菊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胃、肝二經。能除大熱,止頭痛眩暈,明目,除煩解燥。人們常食甘菊,可以百日顏面潤澤,一年發白變黑,服用二年,齒落更生,服用五年八十老翁變兒童也。道出了食用菊花可潤膚,烏髮,抗衰老的神奇功效。

生活的藝術,就是藝術地生活鮮花入珍饈,唇齒且留香。菊花饌將審美性的體驗引入了人最基本的生命需要層次,完成了對生命的雙重養護,也為充盈煙火氣息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藝術的情趣。

人間有味是清歡。五彩繽紛、恬淡清香的花饌中,我的最愛還是菊花饌,那清雅得給人以肝膽皆冰雪超脫之感的菊花饌。[1]

作者簡介

余隆海,四川大竹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