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溫度梯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溫度梯度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溫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是自然界中氣溫、水溫或土壤溫度隨陸地高度或水域及土壤深度變化而出現的階梯式遞增或遞減的現象。是描述溫度在特定的區域環境內最迅速的變化會向何方向,以及是何種速率的物理量。

溫度梯度是一維的數量,單位是攝氏(華氏)度/每單位長度(在特定的溫度範圍內),以SI單位是每米K(K/m)。溫度梯度是一個矢量,通常把溫度增加的方向作為正方向。

分類

垂直溫度梯度

在陸地上,大約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從而形成一個隨高度增加而溫度逐級下降的大氣溫度梯度。在接近地表的範圍內,由於地形差異和覆蓋物的影響,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溫度梯度。例如,在巴拿馬一個高40米的熱帶雨林中,森林頂部的日平均氣溫為30℃,中部為28℃,靠近地面處則為26.5℃。土壤中的溫度變化也呈明顯的階梯式。例如,當土表下2厘米處的日最高溫度是62.1℃時,10厘米處為40℃,20厘米處為33.4℃,60厘米處為26.4℃,100厘米處則為24.5℃。湖泊的水溫也隨深度增加而遞減。例如,當水面溫度為22℃時,在8.8米深處為21℃,13.8米處為11℃,39米處則降至5.5℃。海洋水溫的變化也如此。南大西洋的洋面水溫為25.7℃時,100米深處為14.6℃,1000米處則降至4.0℃。在某個水深處,水溫往往驟然下降,這稱為溫躍層。這種現象限制了生物的活動與分布。

溫度梯度因受太陽輻射、氣流、水流和地面覆蓋物的影響而出現經常的變化。一般說來,在同一季節內,水域的溫度梯度晝夜變動較小,山地的變動較大,溫度梯度的季節變化在高緯度地區比在低緯度地區要大些。山區氣溫垂直梯度是山區氣候考察和研究中最重要的間題之一。國內在1958年10-1960年對武夷山區主峰黃崗山地區進行垂直梯度的研究;同時對於冷空氣降溫垂直分布研究得出冷空氣降溫強度並不是地面最大,而是隨拔海高度升高而增強,在1000一1200米處達到最大,以上又開始減弱,即出現極大值型的分布。這種現象對冷空氣活動來說可能帶有普遍意義,看來至少在我國是普遍存在的。

水平溫度梯度

陸地上或洋面上的溫度分布隨緯度的增高而逐漸下降。例如,中國地跨幾十個緯度,溫度梯度的水平變化很明顯,從南向北,氣溫隨緯度增高而遞減。以7月平均氣溫為例,東北平原為20~24℃,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為24~29℃,江南丘陵及南嶺一帶為26~30℃,東南沿海與海南島則為30℃。因水陸分布和海拔高度的差別,同一緯度上不同地方的氣溫也會有差異,但南北向溫度梯度卻是總的分布趨向,各月等溫線圖表示出這一趨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