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湘糍粑如皓月(劉懿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湖湘糍粑如皓月》中國當代作家劉懿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湖湘糍粑如皓月

幾縷清瘦的寒風,不經意間便吹落了滿樹秋聲。金濤滾滾的稻田只空餘一片白茫茫的禾梗,亂扎扎鋪滿田疇。幸好還有幾處農家綠油油的菜壟點綴其間,恰給隆冬的原野平添了些許生氣。

隨着季節的滋長,小鎮的鋪面也開始向外延伸,兩條長矮凳架上一張門板,上面擺滿了筍乾木耳鞭炮等過年的貨物。原本不寬的街道擠滿了手擰「蛇皮袋子」的男男女女。瞬時,年的味道撲面而來。

每逢此刻我就會想起過年的一些舊事,雖然過去已有數十年的光景,卻如同一幅楊柳青板畫,那些光影和色彩深深的印刻在腦子裡,任憑歲月洗刷,也擦不淨、抹不去,或朦朧或清晰,總是無法忘懷。

還記得家鄉有一句老話:大人盼插田,細伢子望過年。顯然,大人盼插田是因為禾苗下了田,一年的收成就有了指望。而細伢子不懂事,他們一年的期盼就是逢年過節有好吃好玩,巴不得天天過着熱熱鬧鬧無憂無慮的日子。

年貨中,糍粑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打糍粑,更是家鄉的一場盛事,遠比殺年豬打豆腐的陣仗要大得多,不是兩三個人就搞得定的。

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南縣地處洞庭湖西岸,是一個純移民縣。民風淳樸,個性豪爽。那種一巴掌大小的糍粑只是做給小孩子的玩物,通常食用的糍粑個頭做得很大,一般的約十斤至二十斤,大的可以做到五十的左右。自然這打糍粑的活計就需要一支十幾人的青壯隊伍。

我年少時讀書出門早,因此關於打糍粑的這段記憶一直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隨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及,農村經濟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就日益豐富。每當插晚稻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種上幾分田的糯谷。那時,為提高產量,插秧的密度比較大,尺寸一般都為四六寸或三六寸,只有糯谷才插七八寸,故稱之為「稀水糯」。這種稻子穀粒細長,儘管產量是低了些,但煮熟後口感細軟,糯性強粘性好,正是打糍粑的上好原料。

那時,都是以生產組為單位,由組長選定「里手」的青壯勞力15人左右,按居民線順序從一端到另一端,一家一戶輪着來。一個組約30戶人家,一天是打不完的,所以要提前安排到戶。

當然,天氣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大太陽天是沒有幾個勞力在家裡的。因為那時經濟條件雖有所提高但還談不上富裕,年關前家裡的主要勞力都要趁這段農閒時間外出找副業,賺一個「過年盤子」。說是「過年盤子」,其實它的範疇遠不止過年的用度,還包括來年春耕生產的費用和子女的學雜費等。因此,打糍粑的日子一般都會安排在陰雨天,這時外出找副業的男人們才會呆在家裡。

打糍粑那天,工作人員的中飯和晚飯都是要統一安排的。主事人會提前到每一戶統計打糍粑的數量和重量,估計進度後再安排在哪一家吃飯,這種形式叫「派飯」。當然,一般都會選擇家庭條件比較好的戶子。那時每逢有集體活動,都會安排「派飯」。被派到的人家,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榮譽,那叫看得起,是對這戶人家當家理事的肯定。那時,男女相親,見面前都會有暗訪,稱為訪人家,「派飯」也是要訪的內容之一,能說明這戶人家的家底子是否硬扎,為人是否賢惠通達。

打糍粑的主要工具是一個用整塊麻石戳成的石臼,當地叫「碓臼窩子」,是一個很厚的缽狀器物。另外,還需十多根堅實的帶柄木棒,用於搗插臼中蒸熟的糯米飯。

糯米要提前一兩天淘淨泡好,到打糍粑這天撈出來,用籮筐瀝乾水份待用。接到通知後家裡女主人立即開灶點火,將木甑放置於一口裝有水的大鐵鍋裡面,然後倒入事先準備好的糯米,鍋里的水粘不到甑里的米粒,但水蒸汽可以從甑底細孔滲入而將飯蒸熟。這樣蒸出來的飯才不會「爛」,軟硬適度。

那時都是柴火灶,柴足火旺,一會兒之後便霧氣騰騰、滿室生香。待到飯快熟時,兩名男子各執一把鐵鍬提前到達,在堂屋的正中間挖出一個鍋底形的圓洞,大約可以放得下「碓臼窩子」的三分之一,以便固定。

一會之後,只聽外面一陣吆喝喧天,前面兩個青壯勞力用粗麻繩抬着「碓臼窩子」,十多個扛着木棒的漢子緊隨其後,一路小跑進屋,後面一大拔男女老少一窩蜂湧進堂屋。霎時,冰冷的屋內一下子熱乎了起來。

將「碓臼窩子」安放於事先挖好的圓坑之中,周圍用泥土填緊,再用腳夯實。掌堂的師傅將一小團粘有菜籽油的粗布往臼內一圈一抹,這樣飯粒就不會粘窩。

主人家根據要做的糍粑大小,將蒸好的米飯倒入臼中,打糍粑的人數根據糍粑大小而定。十來斤的六人便可;二十斤的八人就行;重量再往上走,便要十二個人以上了。

一人一根棍子,前腳提起,後腳撐地,全身用力,木棒沿臼邊自上插下,一步一落圍着「碓臼窩子」逆時鐘移動。由慢而快,就像一副旋轉的石磨。越轉越快卻步伐不亂,隨着手中木棍一起一落的節奏,口中「嚯-嗨」之聲不絕於耳,宛若一曲雄壯的船工號子,和同那濃陏的飯香傳遍遠近的十里八鄉。

這活看起來簡單,卻非常講究彼此間的配合,首先是步伐不能亂,口中的號子就是腳下的口令,只要一個錯了,就會前後踩腳,亂做一團。另外,就是手中的棍子要插得准,不能碰到別人的棍子。因為力度大,只要相互碰撞,用不了幾下,就會手臂酥麻,無力繼續。可以說,其配合度要求不亞於打場精彩的籃球賽。

隨着木棍沿臼邊插下,飯粒從中間向外翻轉,漸漸粘連在一起,也粘住了木棍,提起時就越來越吃力。頭上開始冒熱氣,豆大的汗珠沿兩鬢成流,襯褂子就貼到了脊背上。一個糍粑做下來,人員基本上是單衣襯褂了。體質稍差的人,只能撤下陣來,這就是為什麼要有備用人員的緣故。

糍粑打到一半時要翻邊,這樣才能做「熟」,因為「夾生」材料粘度不夠,做出來的糍粑容易開裂,且不易烤熟。翻邊在當地稱「砸炮」,其他人撤下來,只留兩個力大技嫻的人用手中的棍子將糍粑高高舉起,再一齊用力砸向窩底。這「炮」砸得越中就越響,預示着來年收成好萬事順利!如果砸個「啞炮」,嘿嘿,主家的臉色就立馬變化,砸炮的人也會及不自然,連聲檢討不已。邊上看熱鬧的鄰里則倒彩聲連連。

待糍粑打「熟」,掌堂師傅便會叫停,手抹菜油挨個輪流緊握木棍前端,然後再將棍子抽出,讓粘在上面的糯米勒盡。其實掌堂師傅也會留點後手,不然事後是要挨旁邊堂客們罵的。

棍子上留下的糯米稱為「欠子」,這就是邊上看熱鬧的細伢子唯一。他們看熱鬧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想吃這香噴噴的「欠子」。小孩子如果吃不到,孩子的媽就會罵師傅「尖」——小氣。當然也不能留得太多,否則主家也會生意見。

棍子抽完後,掌堂師傅趁勢抱起糯米糰放到事先抹好油的「田心」桌子上。如果桌子不夠,就用兩條長高腳凳搭好一張門板,抹油待用。上桌之後,顧不得燙手,雙手連搓,做成圓形。越圓越好,寓意團團圓圓。當然,厚薄要適度。

糍粑做好後,隨着溫度降低,會越來越硬。用來自家吃的,待到手壓剛好不變形時,便用菜刀從正中切成四塊,然後逐一切成約一公分厚的片塊,用冷水貯存,以防霉變。時長有異味則換水再泡。

糍粑是拜年的上好禮品,用來送禮的糍粑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做好後相送,只是缺少看頭。講客氣人家會趁熱時在中間打一個可以穿過麻繩大小的圓孔,拜年時,一根扁擔一頭穿一個糍粑,一頭掛幾塊臘肉,在當時,走在路上定然是一道吸睛的風景。特別是對於城裡人家,絕對是一份厚禮!

糍粑的吃法多種多樣,可烤可炒可煎可煮。甜酒糍粑、糖油糍粑和糍粑炒臘肉是用來待客的上品,平日裡我們很少能吃到。

記憶最深的還是烤糍粑。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早早的到堤坡上挖兩個大樹蔸,放在屋檐下曬乾。年飯過後就開始在堂屋中間點燃曬乾的樹蔸,因為樹蔸木質緊,故火力好燃燒時間長,一般來說一個蔸子可以管一天一夜。兩個樹蔸正好年三十一個,初一一個,家鄉守歲也就這兩天。

大火燃起後,上面掛一口可以升降的圓筒狀燉鍋,裡面是臘豬腳燉白蘿蔔。但這不關年三十什麼事,按家裡的規矩,要到新年的鐘聲響過之後才有資格享用。

鐘響之前,我最樂意的事就是聽父親講那些評書里的故事和烤糍粑。我自小性子急,一烤就糊,父親便會把他烤好的糍粑和我交換。並告訴我烤糍粑要細火慢烤,受熱均勻,待一面烤好後再烤另一面,急不得。這樣烤出來的糍粑兩面金黃,中間高高鼓起。用筷子從一端穿一個孔,再灌入細砂白糖,白糖受熱融化,一嘴下去,香甜可口,綿軟怡人。

我問父親,為何那用磨子磨出來的粑粑,原材相同,怎麼就烤不起來呢?父親說,磨子磨出來的顆粒細沒有間隙,而糍粑顆粒粗間隙大,中間充滿了氣體,受熱時氣體膨脹,自然鼓得起來。

細想起來,一塊小小的糍粑除了寄託鄉情外,還包含有好多學問和哲理。

做糍粑事前要有嚴密細緻的組織,製做更是一個團隊良好配合的表現,烤糍粑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糍粑之所以能烤得鼓鼓的是因為給自己留有空間,正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做人、做學問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月是故鄉明。家鄉的糍粑形狀大氣、口感細軟、香味濃郁、色澤玉潔,圓圓的,掛在堂屋中的吊鈎上,恰似一輪懸空的皓月,時常點燃我的記憶,照亮我的鄉愁。

2018年12月4日 [1]

作者簡介

劉懿波,男,湖南南縣人。系湖南省網絡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