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溪生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溪生戰役
圖片來自dtmdatabase

弧光行動與尼加拉行動:美國空軍 |strength2=總共約34,000人 溪生包圍戰:約17,200人(304和325師) 第九號路線防禦:約16,900人(第320和324師),未達成伏擊目的後,約6000人轉往溪生戰場。 |casualties1 = 在溪生:'USA274名陸戰隊死亡2,541人受傷(不包含越南共和國陸軍的遊騎兵、RF/PF、前鋒行動基地3–美國陸軍和寮國皇家陸軍的損失)第一次蘇格蘭行動(1967年11月1日-1968年3月31日)飛馬行動(1968年4月1-14日):703人陣亡2,642人受傷7人失蹤第二次蘇格蘭行動(1968年4月15日-7月):'''''美國空軍人員的傷亡:'''''做最後撤離的越共行動(1968年6月19日-7月5日):11名陸戰隊死亡,受傷人數未知

South Vietnam 越南共和國軍的損失:229人死亡、436人受傷(不包括CIDG、越南共和國地方軍|South Vietnamese Regional Force|地方軍、越南共和國義軍|South Vietnamese Popular Force|義軍以及駐越美軍研究觀察團的損失)CIDG的損失:309人死亡、64人受傷、250被俘

總計(1月21日至7月9日)

10,350多人傷亡(2,016多人死亡、8,079人受傷、7人失蹤、250多人被俘,但駐越美軍司令部的機密報告估計只有5,550人陣亡) 越方數字:2,469陣亡(1968年1月20日到7月20日)

溪生戰役(v=trận Khe Sanh、:Battle of Khe Sanh),美軍代號為「蘇格蘭行動」(Operation Scotland)和「飛馬行動」(Operation Pegasus),是越南戰爭中爆發於越南共和國(南越)廣治省西北部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時間為1968年1月到4月間。在此戰役中,兩個整師約1萬7千人規模的越南人民軍部隊在重炮迫擊炮火箭炮支援下猛烈圍攻了由美國第3海軍陸戰遠征軍|III Marine Expeditionary Force一個整編團和一個臨時組編的團共約6千人和小部越南共和國陸軍駐守的溪生作戰基地|Khe Sanh Combat Base。

溪生基地位於北緯17度南北越分界線以南約30公里的一處高地,距越南-老撾邊境19公里,距老撾境內胡志明小道的最大運輸站「車邦」約40公里。越南人民軍主要目的希望能占領這個基地,以消除其對北越通往南越運輸線的威脅;次要目的在兩個師進攻溪山基地的同時,以另兩個師在溪山基地補給線9號公路設伏,試圖伏擊援軍,希望取得戰術勝利。因此溪山戰役成為北越人民軍[1] 繼1965年德浪河谷戰役以來最大的一次以正規軍與美軍正面交鋒。

美軍以「不成為又一個奠邊府」,通過公眾媒體向國內高調宣傳溪山戰役,並完全依靠大規模空中運輸補充戰鬥人員和補給堅守基地,以及提供優勢空中火力支援。同時,不急於從陸上增援溪山,而先以直升機機降部隊和地面部隊掃蕩溪山基地外圍的越軍;越軍伏擊部隊未能達到伏擊援軍目的,而與美軍機降部隊和地面部隊正面交戰,並分出約6千人支援對溪山的進攻。

激戰77天後,越南人民軍仍未能攻下溪山基地,雖成功阻截了美軍地面增援部隊達2個半月,卻未能達成伏擊援軍取得戰術勝利的目的,相反付出大量傷亡;越軍在美軍增援部隊打通地面交通線前主動退出戰鬥,改回以游擊戰小規模頻繁襲擊溪山基地補給線。至7月,美軍認為已達到不成為另一個奠邊府的目的;且自4月以來,為維持溪山基地補給線與越軍游擊部隊頻繁交火,傷亡不斷;最終不顧堅守溪山基地的海軍陸戰遠征軍官兵反對,也主動放棄了基地。美軍撤退中摧毀了基地,留下廢棄的高地被越南人民軍占領。

參考文獻

  1. 北越人民軍,thenews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