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栒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滇西北栒子 |
中文學名:滇西北栒子 拉丁學名:Cotoneaster zabeli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果 期:8-9月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屬:栒子屬 |
落葉灌木,高達2米;枝條細瘦開張,小枝圓柱形,深紅褐色,幼時密被帶黃色柔毛,老時無毛。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滇西北栒子
拉丁學名:Cotoneaster zabeli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果 期:8-9月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屬:栒子屬
形態特徵
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1.2-3厘米,寬1-2厘米,先端多數圓鈍,稀微缺,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上面具稀疏柔毛,下面密被帶黃色或帶灰色絨毛;葉柄長1-3毫米,被絨毛;托葉披針形,有毛,在果期多數脫落。 花3-13朵成下垂聚傘花序,總花梗和花梗被柔毛;花梗長2-4毫米;萼筒鍾狀,外面被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稍鈍或具短尖頭,外面具柔毛,內面幾無毛或僅沿邊緣有少數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或近圓形,直徑2-3毫米,先端圓鈍,淺紅色;雄蕊18-20,較花瓣短;花柱2,離生,短於雄蕊,子房先端具柔毛。果實倒卵形至卵球形,直徑7-8毫米,鮮紅色,常具2小核。花期5-6月。[1]
分布
見於門頭溝區百花山。生于山坡或雜木林中。分布於山西、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湖北、湖南。
參考文獻
- ↑ 滇西北栒子 Cotoneaster delavayanus,花卉圖片網, 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