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外圓內方(王冠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漫說外圓內方》是中國當代作家王冠群的散文。
作品欣賞
漫說外圓內方
外圓內方是一個漢語成語。「方圓」之說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錢幣,將銅錢鑄成外圓內方,其含義有天圓地方之象徵;其作用:熔銅鑄錢,方孔在銼邊修復時,以方木串連銅錢不易滾滑。
然而,更為妙絕的還是古代的先賢們,卻在這小小的錢幣中悟到人生的許多道理。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如何做人。即應像銅錢那樣外圓內方。老祖宗們將在一枚銅錢中找到了為人的智慧和方略。
內方外圓,是銅錢的形態。方者,方方正正,有梭有角。可引伸:為人正直,堅持原則,內心剛毅,寧折不彎;
圓者,圓圓滑滑,又融又潤。可引伸:為人圓滑世故,處事融通,機巧靈活,進退自如。
據本義及其引伸之意,古人將方視作為人之本,將圓視為處世之道,行事的錦囊。
然而有人對「圓」的認識存有偏頗,認為外圓內方之圓絕不能理解成「圓滑世故」,此圓非彼圓。好像圓滑世故就是大逆不道,理應憎惡之,痛恨之。並百般加以掩飾其本有的意義。
其實呢?古人往往把內外相應,言行相稱的人稱做「方者」;而對圓的理解則首先是圓滑世故,甚至還有「言虛行偽」的意思,這有何不可?圓的本意就是如此客觀地存在這裡,你非得要將它挪開或掩蓋,這就顯得牽強或心虛。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對圓的意義作如何理解,而在於怎麼個圓法。因圓的可塑性很大,所以要視對象,時間,場合的不同而「圓」,什麼人可「圓」,什麼時候該「圓」,什麼地方要「圓」。比如,面對邪惡,你也不能言虛行偽嗎?危急時刻,為了更好地掩護自己,你也不能圓滑世故嗎?
誠然,圓滑世故也好,言虛行偽也罷,它們都只是一種方法或手段而已,絕不影響其本質的存在。
清代乾隆年間的紀曉嵐認為,做人要「處世圓滑,內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為人謙和」。其實這就是對「外圓內方」的一種貼切解釋。
清末著名的教育家黃炎培寫給自己兒子的信中說「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意為做人當圓則圓,該方則方,方圓並用。並且要做到圓時象春風那樣和美,方時象秋霜那樣肅然。
《淮南子主術訓》內有句名言「智欲圓而行欲方」。也闡述了做人之本,處世之道的方與圓之間的辯證關係。既要中庸,圓滑,同時又不能失其正氣,骨氣與品德。
作者簡介
王冠群,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