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潘石榴 |
中文名:潘石榴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種:潘石榴 分布區域;中國大陸 |
潘石榴,即番石榴。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熱帶則變為常綠樹。
序言介紹
幼枝常呈四棱形,葉脈在下面凸起。花1至數朵生於枝頂或腋生,兩性,有短梗;花萼鐘形,紅色,質厚,頂端5~7裂,裂片外面有乳頭狀突起;花瓣和萼片同數,互生於萼筒內,倒卵形稍高出花萼裂片,通常紅色,也有白色、黃色;漿果近球形,果皮厚。種子多數,有肉質外種皮。花期5月開始。
生長環境
生長於荒地或低丘陵上。
分布範圍
原產於南美洲。華南各地栽培,常見有逸為野生種,北達四川西南部的安寧河谷,
主要價值
果供食用;葉含揮髮油及鞣質等,供藥用,有止痢、止血、健胃等功效;葉經煮沸去掉鞣質,曬乾作茶葉用,味甘,有清熱作用。
番石榴有降血糖作用,對糖尿病患者有獨特的功效。而且在番石榴中所含有的纖維素也非常多,可有效的排走積存在腸內的宿便。不但如此,在番石榴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鐵、鈣、磷等礦物質,補充人體維生素需求,對喝酒超量者具有解酒功能。
潘石榴作為藥用,有悠久的歷史,各種古醫籍均有記載。歷代醫學家經過臨床實踐,認為石榴性涼,有清熱、解毒、健胃、潤肺、澀腸、止血等功效。其中,藥用最多的是石榴皮,多炒後應用。石榴皮內含有"石榴根皮鹼 " ,對各種桿菌都有抑制作用。酸石榴含有較多的蹂
質,有收斂殺菌效果,可治腹瀉,並可開胃口、助消化。石榴樹的根皮,有鞍質,有驅蛔蟲作用。石榴花,有止鼻阻、吐血及外傷出血的作用,亦可治白帶過多。外用則可治中耳炎。石榴嫩葉健胃理腸、消食積、助消化,外用可治療眼疾和皮膚病。
吃法
原味吃法
由於番石榴是介於梨與台灣大青棗之間的一種水果,因此對於其食用方式很多,而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整個食用。所謂整個食用並不是指一口吞,而是像吃梨一樣一口口的咬着吃,而且還可以將番石榴作為蔬菜食用。由於番石榴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因此經常食用的話可以有效的起到延緩肌膚衰老及美白肌膚的作用。
小塊食用
可以將番石榴切成片或顆粒,或者是不成規則的小塊,用牙籤一口一塊的吃,這樣的吃法不但更有氣質而且口感還更加香脆味美。還有一種方法便是根據各人不同的口感,選擇加入一些細鹽巴、咸梅、咸梅粉等,若放入冰箱味道更佳。
榨汁
這是很多人都會採用的一種食用方法,將準備好的番石榴放入榨汁機忠後再放入適量的冷開水,並且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身體需求加入冰糖、牛奶或蜂蜜之類飲用,芳香可口,乃是高級飲料之一。經常飲用番石榴汁,可滋養皮膚,令肌膚回復光澤。
注意事項
鮮果洗淨(免削皮)即可食用,有些人喜歡切塊置於碟上,加上少許酸梅粉或鹽巴,風味獨特。如使用家庭式果汁機,自製原汁、原味芭樂果汁,享受人生獨特口味。[1]
番石榴果實不但可以鮮食,還可以加工為果汁、果醬、果脯,同時還可製作成盆景,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是目前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最暢銷的水果之一。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潘石榴的功效與作用和禁忌有什麼 , 大眾養生網 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