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澳洲淡水鱷 |
中文學名:澳洲淡水鱷 |
澳洲淡水鱷(學名:Crocodylus johnsoni)是鱷科、鱷屬的一種鱷魚。澳洲淡水鱷是一種相對較小的鱷魚,雄性能達50千克和3米長,但通常會低於2.50米。雌性最多大約是2米長。口鼻部的形狀異常狹窄且逐漸變細,並排列有許多尖銳的牙齒,從吻端到頭部自然過渡,而且澳洲淡水鱷的軀幹部位也不像大型鱷魚那樣粗壯,而是相對苗條一些。眼睛和鼻孔位於其寬闊的頭和鼻子的最頂端,鼻孔的外部有皮瓣,有一個特殊的透明的第三眼瞼。澳洲淡水鱷渾身長滿鱗甲,尤其是尾部的鱗甲極其鋒利。身體的顏色是淺棕色,在身體和尾巴上有較深的條紋——這些條紋在脖子附近容易斷開。有些澳洲淡水鱷的鼻子上有明顯的條紋或斑點。身體鱗片相對較大,背部有寬大、緊密的鱗甲。腿的側面和外側具有鵝卵石狀的鱗片。澳洲淡水鱷主要生活在河流和湖泊等淡水水域中。澳洲淡水鱷在乾旱季節,泡在水塘中,減少活動,減少捕食次數,將體能消耗降至最低,而在雨水豐沛的季節,它們便開始頻繁捕食。其食物主要是魚類,但也食昆蟲、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分布於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北領地、昆士蘭州)。澳洲淡水鱷,(Krefft, 1873),鱷科鱷屬的一種鱷魚。 英文名Australian Freshwater Crocodile,是澳洲特有的鱷魚品種,是吻部狹窄的中型鱷魚,生活於澳洲北部的淡水河流、湖泊。 [1]
動物學史
澳洲淡水鱷最初是由克雷夫特(Krefft)於1873年首次命名為「Crocodylus johnsoni」,但通常被稱為「Crocodylus johnstoni」,因為雷夫特(在隨後的信中)表示他以昆士蘭州的人名Robert Johnston命名(實際上,這個人的名字叫Robert Johnstone,所以該物種本來應該叫「Crocodylus johnstonei」。)
根據管理動物命名的規則(國際動物學命名規則,第32.5.1條),由於ICZN不會將其視為拼寫錯誤,因此無法自動更正名稱。ICZN的目的之一是保持名稱的穩定性,以便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能夠可靠地引用特定的物種。因此,一個主要規則是動物的正確名稱是它最初被賦予的名稱。
當克雷夫特(Krefft)最初發布該名稱時,他使用了「Johnson」,而對「Johnston」的使用只是在後來出現,而不是在原始出版物中。此外,通過個人信件提出的變更提議的有效性也值得懷疑。問題在於「Johnson」是真實姓名。如果克雷夫特(Krefft)的原始出版物拼寫的名稱是「ojhnstonei」而不是「johnstonei」,則對「johnstonei」的更正很容易,即更正了明顯的拼寫錯誤。
因此,即使使用是錯誤的,規則也指出,較早的名稱優先於其他名稱,並正確命名為「Crocodylus johnsoni」。克雷夫特(Krefft)和約翰斯頓(Johnstone)的運氣不好,儘管這種解釋嚴格遵循命名規則,但仍有一些人希望看到克雷夫特(Krefft)的初衷得以實現。
棲息環境
澳洲淡水鱷通常僅棲息於潮汐上游的淡水棲息地。這包括幾乎任何類型的永久性淡水棲息地,包括河流、小溪、沼澤和漫灘湖泊和瀉湖。在一些河流中,澳洲淡水鱷也生活在潮汐、鹹水中。
生活習性
澳洲淡水鱷在乾旱季節,泡在水塘中,減少活動,減少捕食次數,將體能消耗降至最低,而在雨水豐沛的季節,它們便開始頻繁捕食。其食物主要是魚類,但也食昆蟲、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澳洲淡水鱷追擊獵物或是逃跑的時候,會採用一種十分獨特的步法奔跑:前腿、後腿同時運動,而且前腿和後腿的運動方向剛好相反。也就是說,當澳洲淡水鱷前腿蹬地時,後腿向前邁出;後腿着地時,前腿奮力向前。人類畫作中的奔馬常被描繪成這樣的狀態,但實際上,只有澳洲淡水鱷才以這樣的方式奔跑。澳洲淡水鱷的奔跑速度可達25千米/時,很容易追上獵物或躲避危險。
形態特徵
澳洲淡水鱷是一種相對較小的鱷魚,雄性能達50千克和3米長,但通常會低於2.50米。雌性最多大約是2米長。口鼻部的形狀異常狹窄且逐漸變細,並排列有許多尖銳的牙齒,從吻端到頭部自然過渡,而且澳洲淡水鱷的軀幹部位也不像大型鱷魚那樣粗壯,而是相對苗條一些。眼睛和鼻孔位於其寬闊的頭和鼻子的最頂端,鼻孔的外部有皮瓣,有一個特殊的透明的第三眼瞼。澳洲淡水鱷渾身長滿鱗甲,尤其是尾部的鱗甲極其鋒利。身體的顏色是淺棕色,在身體和尾巴上有較深的條紋——這些條紋在脖子附近容易斷開。有些澳洲淡水鱷的鼻子上有明顯的條紋或斑點。身體鱗片相對較大,背部有寬大、緊密的鱗甲。腿的側面和外側具有鵝卵石狀的鱗片。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雄性性成熟約16歲,雌性性成熟約12歲。澳洲淡水鱷大約在7月發生交配,在8月或9月產卵。其巢的位置必須高於洪水水面,孵化必須在雨季來臨前。另外,在孵化時溫度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因為淡水鱷孵化出的性別是由孵化溫度決定的,例如31-33℃時大多產生雄性,而高於或低於此溫度時,大部分為雌性。而且澳洲淡水鱷中只有約30%的卵能成功孵化,只有約1%的小鱷能長至成熟。另外,有意思的是,雌性淡水鱷會在沙質河岸上利用相同的地點挖洞反覆產卵。淡水鱷可以活50年以上,它們大部分的生長期在頭20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種群現狀
1987年,估計澳洲淡水鱷在北領地的數量在30000-60000隻。在西澳大利亞州,估計在菲茨羅伊河、奧德河、阿蓋爾湖和庫努納拉湖中的種群數量至少為47,000隻(McNamara和Wyre 1994,DEC 2009)。昆士蘭州的種群數量規模尚未確定(Read等,2004),但該物種分布廣泛且豐富(Miller,1993)。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人們為了獲取鱷魚皮和製作填充標本而獵殺澳洲淡水鱷。雖然在未知地區捕獲的動物數量不多,但據估計,交易了60000-80000張皮,直到西澳大利亞州(1962年)、北領地(1964年)和昆士蘭州(1974年)將其列為保護物種。1982年在北領地建立了一個基於幼鱷的養殖計劃,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其皮膚的商業價值相對較低,養殖業已經基本停止(Delaney等人,1987年,2010年)。通過管理計劃,西澳大利亞州和北澳大利亞州允許捕獲澳洲淡水鱷。20世紀80年代,昆士蘭州的幾個鱷魚養殖場根據許可證從野外捕獲了一些數量有限的澳洲淡水鱷,昆士蘭州已經不允許使用再捕獲野生的澳洲淡水鱷。一些州和地區的寵物市場有限,其立法允許飼養澳洲淡水鱷(Webb和Manolis,2010年)。
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