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灞陵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灞陵橋,位於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的清源河上,是一座木質拱橋。該橋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最早為一座平橋,因容易被洪水沖毀而於1919年改建為拱橋。該橋由於地處渭河源頭而被譽為「渭河第一橋」[1]。2006年,灞陵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灞陵橋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是徐達率軍攻打渭源城時所修。在攻克該城池後,徐達將該橋命名為灞陵橋,並為該橋加修了玉石欄杆。其最初為一座平橋,但由於最初修建時其橋墩是用裝滿石頭的木籠修築的,極容易在洪水中被沖毀。清朝同治年間時,該橋由左宗棠的部屬梅開泰主持重建。1919年,該橋根據蘭州興隆山臥橋的造型在渭源縣城南門外改建為一座純木結構的臥式懸臂拱橋,該工程於1921年正式竣工。1932年,由於橋身出現傾斜,該橋耗時2年重修,形成現有橋身。1973年,灞陵橋被列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被重新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和1986年,灞陵橋先後兩次得到維修,但由於技術條件不足,這兩次維護工作遺留下了多處問題。2005年,灞陵橋再次得到維修。2006年,灞陵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灞陵橋的保護規劃獲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

結構

灞陵橋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的清源河上,是甘肅省境內僅存的一座古橋樑,被譽為「渭河第一橋」。全場40米,跨度29.6米,高15.4米,寬4.8米。橋底共有11組粗圓木,每組圓木共有10根,橋體至橋中心逐級拱起,形成半圓形的橋面。橋面上方為飛檐式廊房,共計13間64柱[2],頂部覆有灰瓦,兩側有扶手欄杆。橋樑段建有卷棚式橋頭屋,屋內有包括左宗棠、蔣介石、于右任、楊虎城何應欽、孫科等人題寫的牌匾和對聯。

視頻

灞陵橋 相關視頻

探尋渭水之源·灞陵橋
甘肅飛天舞打卡渭源灞陵橋,為全國獨一無二的純木質疊梁拱橋

參考文獻

  1. 渭河第一橋---霸陵橋,蜂鳥網,2011-11-28
  2. 定西渭源灞陵橋,甘肅政務服務網,201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