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星螞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Martialisheureka蟻被稱為"火星螞蟻",是迄止發現的所有螞蟻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一種地下覓食者(subterraneanforager)的直系後代,它們的這個祖先一直在地下生活,直至1.2億年前開始進化,才開始了地面上的活動。[1]

發現

2008年09月16日消息,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美國生物學家在巴西境內的亞馬遜雨林發現了一種新螞蟻,初步認定這可能是最古老螞蟻的後代。由於這種螞蟻有許多前所未見的特徵,生物學家稱之為"火星來的螞蟻"。

名字由來

由於其奇特的特性,Stefan P.和Edward O. Wilson評價它是來自火星的螞蟻,因此該品種的名字就由此而來,意思是來自火星!其種名則來自希臘語ηὕρηκα,意思是"我找到它了!"靈感來自阿基米德的故事,寓意找到這些樣本來之不易!

研究情況

經過形態學和基因分析,拉伯爾等人將這種螞蟻歸入單獨一個亞科。這是自1923年以來,科學家第一次發現隸屬於新亞科的活螞蟻,其他的新亞科螞蟻都是以化石形式被發現的。現已知的螞蟻亞科共有21個。

對這種螞蟻腿部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分析結果顯示,這種螞蟻屬於1.2億多年前由黃蜂進化成螞蟻后不久,從主血統中分離出來的第一批亞種。

螞蟻和黃蜂有着共同的祖先,大約在距今1.2億年前,在進化道路上"分家"。螞蟻的種類相當豐富,具有重要的生態學研究價值。拉伯爾說,這一新發現將有助於生物學家更好地理解螞蟻的生物多樣性和進化歷程,"這種新螞蟻的發現說明,可能還有很多新的螞蟻種類,甚至是巨大的進化線索埋藏在熱帶雨林的土壤中"。

迄今為止,科學家僅發現3隻火星螞蟻的化石,它們大約生活在1.2億年以前,是現在螞蟻的史前祖先,喜歡生活在地下。

特徵

來自得克薩斯大學的克 里斯蒂安·拉伯爾等人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介紹說,這種螞蟻通體呈金黃色,在土壤中生存,體長2到3毫米,因為長期見不到光,眼睛退化,但有很大的大顎。由於它是肉食性螞蟻,拉伯爾等人猜測它的大顎是捕食的利器。

意義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進化生物學研究生克里斯琴·拉伯爾2003年在巴西亞馬孫雨林死亡植物中發現的"火星螞蟻"是唯一已知樣本。德國自然史博物館研究人員曾發現兩例類似樣本,但後來丟失。

拉伯爾說:"新發現的這種螞蟻暗示,自然界中可能還有新螞蟻種類,或許還有大量物種隱藏在熱帶雨林土壤中。"

拉貝林是一名研究生,他說:"這一發現支持了盲眼地下食肉螞蟻起源於螞蟻進化的最初階段的觀點。根據我們的研究數據和化石記錄,我們假設這種螞蟻的祖先有點像黃蜂,外形可能和在白堊紀的琥珀中所 發現的蜂蟻(Sphecomyrma freyi)類似,人們普遍認為這種蜂蟻是黃蜂向螞蟻進化過程中缺失的一環。"

他表示,隨着時間推移,這種螞蟻新品種可能通過不斷進化,逐漸適應了它的地下棲息地,它沒有眼睛,顏色較淺,但是卻保留了祖先的其他一些物理特徵。拉貝林說:"這種螞蟻新品種生活在環境穩定的熱帶土壤中,與其他螞蟻之間存在的潛在競爭更少,它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小氣候中。這種螞蟻可能象徵着一種保留了祖先的一些形態特徵的'殘留'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