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靈武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靈武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位於寧夏中部,地理坐標東經105.59°-106.37°,北緯37.60°-38.01°。東鹽池縣,南接同心縣、吳忠市,西濱黃河與永寧縣相望,北與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接壤,素有「 塞上江南」之美譽,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銀川市工業發展的核心區域。

靈武,古稱靈州。於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1996年5月國務院批准靈武撤縣設市。靈武總面積4639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29.5萬人(2018年),轄1個街道、6個鎮、2個鄉、1個國有農場、1個國有林場。境內擁有水洞溝旅遊景區、馬鞍山甘露寺、中北村回鄉風情園等景點。

2021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公布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靈武在列。[1]

建制沿革

歷史建制

靈武古稱靈州,縣制歷史已達2200年。水洞溝遺址的考古發掘證明,早在3萬年前的 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靈武這片神奇的土地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靈洲縣,北魏置薄骨律鎮,北周設靈州,隋設靈武郡,均為寧夏平原最高政區機構。

唐代,靈武為靈州都督府和 朔方節度使駐地,統七軍府,轄三受降城,軍事上輻射的範圍遠達西北和內蒙古地區。「 安史之亂」爆發後,太子 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 肅宗,升靈州都督府為 大都督府。肅宗在靈州調兵遣將,號令天下,平定叛亂,重興中唐,更使靈州聲威大振,名聞遐邇。

宋 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党項族首領 李繼遷攻下靈州,改靈州為 西平府,為 西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西夏建國後,西平府與興慶府(西夏都城,今銀川市)並稱東西二京。

元明清三代,靈州管轄的地域逐步縮小,但地位依然重要。元置 州牧,屬 寧夏府路。明設千戶所,直隸於寧夏衛。清廢衛所,靈州為寧夏府直隸州。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靈州為 靈武縣,屬 寧夏省,將靈武縣東南之萌城,隰寧、惠安、鹽積4堡劃出併入鹽池縣,靈武縣境進一步縮小。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靈武縣屬寧夏省,政區分為1市(吳忠市)6區,1950年吳忠市析出。1954年,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省,設河東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屬之。1955年,又將 郭家橋鄉金銀灘劃屬吳忠市。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屬自治區管轄。1972年,成立銀南地區,靈武縣為所轄7縣市之一。1996年,靈武撤縣設市,交由吳忠市代管。2002年,靈武自吳忠市析出,由銀川市代管。[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解放後,靈武縣組建為8個區49個鄉,並改吳忠鎮為縣轄吳忠市。

1950年1月,析縣境西部1市3區組建省轄吳忠市後,縣轄5個區23個鄉。即:第一區駐城鎮,轄4鄉;第二區駐崇興寨,轄5鄉;第三區駐郭家橋,轄5鄉;第四區(原為第七區)駐 紅山堡,轄5個鄉;第五區(原為第八區)駐磁窯堡,轄4鄉。

1952年,第五區的各個鄉均分成兩個鄉,以原第五區第三、四鄉的地域組建為第六區。1953年以國營 靈武農場及第四區第五鄉合併成立農場鄉,由縣直管。1955年冬,撤銷第一、二、三、四區,將所屬19個鄉合併組建為10個鄉;第五、六區保持不變。此時全縣共轄2區及城鎮、崇興、台子、胡家堡、郝家橋、清水營、杜木橋新華橋、新龍灘、農場、磁窯堡、清水營、沙溝、橫山、石溝驛、海子井、馬家灘、楊家窯等18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全縣組建為3個人民公社,下轄11個管理區。即躍進公社,駐崇興寨,轄5個管理區;星 火公社,駐城關,轄3個管理區;燎原公社,駐磁窯堡,轄3個管理區。不久,3個公社按駐地分別更名為崇興、城關、磁窯堡公社。1961年,3個公社調整為11個公社。原崇興公社分為崇興、郝家橋(先稱胡家堡)、郭家橋、杜木橋等4個公社;原城關公社分為城關、新華橋、梧桐樹3個公社;原磁窯堡公社分為磁窯堡、橫山、石溝驛、馬家灘等4個公社。

1964年6月,由城關公社析城鎮部分,置城鎮。1075年5月,城關公社更名為東塔公社。1980年5月,橫山公社更名為 臨河公社;石溝驛公社更名為白土崗公社。

1981年4月,在新開發的五星坡增置五 里坡公社。1983年6月,各公社改稱為鄉。9月,在大泉新灌區置 大泉鄉。1985年12月,將崇興、新華橋、磁窯堡、馬家灘4個鄉改建為鎮。

1996年撤縣設市,全市共轄城鎮、崇興、 新華橋、磁窯堡、馬家灘等5鎮和臨河、梧桐樹、東塔、杜木橋、郝家橋、郭家橋、大泉、白土崗、五里坡等9鄉。

2000年,靈武市轄5個鎮、9個鄉。

2003年,將靈武市郭家橋鄉全部及新華橋鎮4個村劃歸吳忠市利通區,

2004年,臨河鎮橫城村被劃屬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

區劃詳情

2013年,靈武市轄1個街道( 城區街道),6個鎮(東塔鎮郝家橋鎮崇興鎮寧東鎮馬家灘鎮臨河鎮),2個鄉( 梧桐樹鄉、 白土崗鄉),1個 國有農場( 靈武農場),1個 國有林場(狼皮子梁林場)。[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靈武市位於寧夏中部,地理坐標東經105.59°-106.37°,北緯37.60°-38.01°。 地處黃河東岸,東靠鹽池縣,南接同心縣、吳忠市,西濱黃河與永寧縣相望,北與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接壤,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所轄市縣區之一。南北長98公里,東西寬54公里,總面積4639平方公里。

氣候特點

靈武市主導風向冬季為西北風,夏季為東南風。屬於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為:春遲秋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熱量豐富、蒸發強烈、氣候乾燥、晴天多、雨雷少,全年日照時數3080.2小時,平均無霜期157天,植物生長期持續170天,年平均≥10℃,積溫3351.3℃,年平均氣溫8.8℃,年均降水量206.2-255.2mm。

水文資源

黃河自南向北流經靈武市境內47公里。

自然資源

截至2008年,礦產資源品種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粘土、石灰岩、湖鹽、陶土、芒硝、石膏、砂板石等。靈武市含煤區域達821公里,探明儲量為273億噸,有自流灌溉農田30多萬畝,盛產水稻、小麥、油料、蔬菜、瓜果、甜菜和淡水魚,也有灘羊二毛皮、枸杞、甘草、啤酒花等西部地區土特產。[4]

經濟概述

綜合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3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32.6億元,同比增長10.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2.0億元,同比增長1.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4532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9:84.0:13.1。

201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其中,衣着類上漲2.0%,醫療保健上漲1.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2%,居住類上漲3.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6%,交通和通信類上漲2.2%,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7.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上漲10.5%,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2.7%。

2018年,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9.9億元,同比增長1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2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稅收收入28.2億元,同比增長12.4%,稅收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2.5%,比上年下降了0.2百分點。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支出80.5億元,同比增長22.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1.9億元,同比增長19.3%。其中八大項支出情況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6億元,同比增長21.3%、公共安全支出1.5億元,同比增長8.2%、教育支出6.3億元,同比下降0..2%、科學技術支出1.6億元,同比增長73.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0億元,同比下降27.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3億元,同比增長22.7%、節能環保支出10.1億元,同比增長221.8%、城鄉社區支出15.9億元,同比增長16.0%。

第一產業

2018年,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2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7%。其中農業產值11.2億元,下降4.9%;林業產值0.4億元,增長20.4%;畜牧業產值10.5億元,增長17.2%;漁業產值0.7億元,增長0.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3億元,增長3.7 %。

2018年,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 30.9萬畝,同比增長5.1%;其中小麥播種面積1.5萬畝,同比下降6.2%;水稻播種面積14.0萬畝,同比增長13.0%;玉米播種面積13.9萬畝,與上年持平。全年糧食產量17.31萬噸,同比增長9.1%;其中小麥產量 0.56萬噸,同比下降5.1%;水稻產量7.82萬噸,同比增長14.0;玉米產量8.85萬噸,同比增長6.1%。肉類產量28286噸,同比下降1.93 %,其中豬肉產量10427噸,同比下降5.95%,牛肉產量4783噸,同比下降4.17% ,羊肉產量10398噸,同比增長4.97%。生豬存欄10.06萬頭,羊只存欄數36.58萬隻,家禽數55.55萬隻。禽蛋產量2055噸,同比增長7.29%;牛奶產量68753噸,同比增長9.82%。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74.12億元,同比增長12.1%,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大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212.83億元,同比增長6.8%。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完成增加值5.69億元,同比下降71.7 %;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68.43億元,同比增長15.4%。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198.27億元,同比增長18%;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205.58億元,同比增長8.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完成增加值46.17億元,同比增長16.6%。

按行業分,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增加值68.3億元,同比增長35.2%;石油加工、煉焦業完成增加值34.3億元,同比增長7.4%;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完成增加值70.4億元,同比下降8.8%;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完成增加值73.3億元,同比增長31.6%;紡織業完成增加值1.4億元,同比下降86%。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75.9億元,同比下降2.3%。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013.9億元,同比增長19.2%,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5.9%;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59.1億元,同比下降1.4%;主營業務成本 496.5億元,同比下降6.2%。工業企業利稅總額29億元,同比下降275.8%;利潤總額10.3億元,同比下降139.2%。工業品出口交貨值1.85億元,虧損企業虧損45.3億元,企業虧損面36.1%,應收賬款淨額61.9元,資產負債率76.5%。

建築業

2018年,全年全市具有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20個,實現建築業總產值6.10億元,同比下降24.4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4.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41%;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0.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54%。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全年市屬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7.9%,其中建安投資同比下降3.5%。分產業投資,第一產業完成投資同比下降71.9%,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6%降至1.4%;第二產業完成投資同比上升55.8%,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4.4%升至30.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同比下降34.9%,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2.0%降至68.5%。分行業投資,完成工業投資同比上升55.8%。其中:製造業完成投資同比下降82.0%,占工業投資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9.5%降至9.2%;電力、熱力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完成投資同比上升5.9倍,占工業投資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0.5%升至90.8%。分經濟類型投資,國有及國有經濟控股投資完成同比下降28.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3.2%降至67.7%;民間投資完成同比下降7.3%,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上年的26.8%上升至32.3%。

2018年,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80億元,同比下降62.63%,其中住宅完成投資3.31億元,同比下降71.42%;辦公樓完成投資0.04億元,同比下降33.33%;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2.07億元,同比下降了20.38%;其他完成投資0.39億元,同比增長下降70.68%。

國內貿易

2018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億元,同比增長 6.9 %。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6億元,同比增長 7.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9億元,同比增長4.6%。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 4.04億元,同比增長 20.5 %;零售業零售額 11.08億元,同比增長3.0 %;住宿業零售額9.3 萬元,同比增長持平;餐飲業零售額 3.39億元,同比增長 5.9%。

金融

2018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84.2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住戶存款117.8億元,同比增長6.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87.7億元,同比下降10.5%。[5]

社會事業

教育

2018年,年末全市共有86所學校,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所,普通高中學校9所,小學學校32所,幼兒園42所。全市共有教職工數3465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數122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046人,小學專任教師1227人,幼兒園教職工數1001人。全市學生數46765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3308人,普通中學學生14223人,小學學生20172人,幼兒園幼兒人數9062人。

科技

2018年,年末全市專業技術人員 3675人。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18.4萬冊,劇場影劇院 2個,體育場1個。

醫療衛生

2018年,年末全市實有衛生機構床位1344張。衛生技術人員1166人。

人民生活

2018年,靈武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60元,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8元,增長8.7%。

社會保障

2018年,年末全市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4家。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4.6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1.5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908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064人。

安全生產

2018年,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起,死亡5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 0.013人,同比減少0.003人。

能源消耗

2018年,全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 7.1039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上升14.02%。規模以上工業能耗3039.03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4.73%,其中市屬44.08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5.7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11.2%;規模以上工業用電量24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8%。

人口民族

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29.5萬人,同比增長0.6%。其中回族人口15.74萬人,占總人口53.35%;漢族人口13.66萬人,占總人口46.3%。城鎮人口17.18萬人,鄉村人口12.33萬人,城鎮化率58.22%;男性15.09萬人,女性14.42萬人,男女性別比105:100。人口出生率為9.7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9‰。[6]

交通運輸

靈武交通發達,河東機場與縱橫交錯的高等級公路構成了立體交通網絡,市區距首府銀川市38公里、 吳忠市17公里,交通極為便捷。

靈武市汽車站位於靈武市城北,火車站位於靈武市北門4公里處。截止2013年,靈武市轄區內有四條國道:307國道,211國道,3國道,G70國道;四條高速公路:銀西高速公路、青銀高速公路、古青高速公路、鹽中高速公路;兩條鐵路:太中銀鐵路,大古鐵路(包括煤礦、電廠等線路共十餘條);兩座火車站: 靈武火車站、大古鐵路靈武站;一座機場: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靈武國際空港物流中心以投入使用。

2018年,全年航空周轉量增長9.5%,鐵路周轉量增長8.9%,公路周轉量下降32.4%。年末公交車路數6路,公交車營運車輛數41輛。實有出租汽車數181輛。旅遊景點4個,其中五A級景點1個,三A級景點1個,兩A級景點2個。[7]

旅遊景區

2017年,旅遊景點3個,五A級景點1個,兩A級及以下2個。

水洞溝旅遊景區

靈武

水洞溝旅遊景區位於靈武市臨河鎮境內,該景區依託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而開發,是一個集科考、觀光、休閒、探秘為一體的旅遊區,2002年開始建設,2006年4月對外試營業,2007年4月28日對外正式開放。水洞溝旅遊景區南距靈武市區30公里,西距首府銀川19公里,北依綿綿明長城與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相接,東西長約6公里,南北寬約 1公里,占地面積5.6平方公里;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鞍山甘露寺

馬鞍山 甘露寺位於靈武市區東北30餘公里的臨河鎮境內,是一座享譽寧夏及周邊內蒙、陝西、甘肅臨近縣市的名剎古寺,是一處宗教旅遊的場所。

鎮河塔

鎮河塔又名東塔,是靈武標誌性建築,座落於靈武市區東南2公里的果園深處,始建年代不詳。一說為元代,一說為清代。鎮河塔與銀川 海寶塔(西塔)合稱姐妹塔,被批准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北村回鄉風情園

西部回鄉第一村中北村位於靈武市區東南3公里處。該村是一個純回族聚居村,全村共2000多人口,民風純樸,回鄉風情濃郁。2000年6月15日,原中共中央總書記 江澤民等中央領導視察該村,並在這裡主持召開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座談會。

長流水生態旅遊區

長流水生態旅遊區,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位於寧夏靈武市白土崗鄉境內,距市區30多公里,距首府銀川80公里,是一處自然天成的集旅遊休閒、娛樂垂釣、野營探險、野生動植物觀賞、影視劇外景拍攝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

靈武恐龍化石遺址

靈武恐龍化石遺址位於靈武市區東約30餘公里的寧東鎮一個被當地人稱為「南磁灣」村莊東側的山樑上,該遺址最早於2004年11月被一個回族青年馬雲發現,隨後報告靈武市文物部門,拉開了靈武恐龍化石遺址的發掘歷程,該遺址是迄今為止是中國發現面積較大,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周邊環境未遭破壞的恐龍化石群。2005年6月1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靈武恐龍化石群為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區級地質公園。

靈武高廟

靈武高廟又稱 上帝廟、玉皇廟,原名為玄武觀,始建於隋 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到了宋代,當朝皇帝為避其祖趙匡胤名諱,遂詔告天下將玄武觀統改為真武觀。據《嘉慶靈州志跡》城貌圖標明的位置來看,高廟坐落的位置正是明代城牆修建處。由此我們得知,自明代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至今,高廟的位置再未變動。由於其建築位置位於靈武城中最高處,登上廟俯瞰,全城皆收入眼中,故老百姓習慣上稱上帝廟為高廟。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是中國建立較早的荒漠類型保護區。保護區是在原靈武縣白芨灘防沙林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1985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區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靈武明長城

靈武 明長城,建成於公元1474年,西起橫城北黃河岸邊,向東南綿延,經水洞溝、紅山堡、清水營古堡等地穿越市境,經鹽池縣至陝西定邊周台子鄉,全長約200餘公里,靈武境內長45公里。據史料記載,靈武境內曾修過兩道長城,一為隋長城、一為明長城,全部就地取材,用黃土夯築而成。

紅山堡

紅山堡位於靈武市區東北方向35公里處的臨河鎮鏡內,為明代一軍事屯兵城堡,是明長城沿線軍事防禦體系的組成部分,它北靠明長城,南接銀古路,東臨寧蒙前旗路,西連水洞溝大峽谷,是組成水洞溝旅遊景區的主要內容。紅山堡修建於明朝正德十六年,即公元1521年,因夯築城牆的土色呈紅色而冠其名。

清水營古城

清水營古城位於靈武市區東北方約38公里處的寧東鎮清水營村,城堡北側臨靠明長城,東北依清水河而建得名,是明長城內側沿線的軍事防禦設施之一。

石溝驛古城

石溝驛古城位於靈武市白土崗鄉境內,南距靈武約50餘公里,單從其名稱來看,我們就可以推斷,它在古代應是一處驛站,駐兵之所;而它的出名則是和唐王朝中興以及歷史上有名的「 安史之亂」聯繫在一起的。

西夏瓷窯址

磁窯堡西夏瓷窯址位於市區東約35公里處,南距磁窯堡煤礦4公里,面積約32萬平方米,大河子溝自南而北經窯址西側潺潺流過。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考古隊會同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對靈武瓷窯址進行了勘查。1984年—1986年先後進行了發掘,開挖探方十二個,發掘面積達600平方米,在這裡發現窯爐四座,作坊遺址七處,從中出土文物2500餘件。

三道溝新石器文化遺址

三道溝新石器文化遺址範圍東起馬鞍山山麓,西至黃河,南到臨河鎮下橋村,北至磁窯堡煤礦農場,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1000米,核心區為臨河階梯地帶和下橋村三級揚水站南部區域內。由於風力的侵蝕,地表裸露出一處原始村落遺址。地表並散布着石器、陶器、玉器殘片;1987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安志民考察後認為這是一處 新石器時代遺址;大約為5000—7000年前,是中國黃河流域中華民族祖先遺留的居住地。

鴛鴦湖新石器文化遺址

鴛鴦湖新石器文化遺址,是1984年被發現考證後確認為一處文化遺蹟。鴛鴦湖新石器文化遺蹟位於市區東部寧東鎮境內毛烏素沙漠腹地,曾被人譽為沙漠明珠。這是一個由兩個湖泊組成的妙地,因而被稱為鴛鴦湖。[8]

民俗風情

開齋節

阿拉伯語稱「爾德、菲圖爾」,是 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在伊斯蘭教曆九月齋戒一月,在這個月裡,人們在東方發白前吃封齋飯,直到太陽落山前水米不沾,待太陽落山後再進飲食。期滿後,10月1日為 開齋節。開齋節的這天上午,穆斯林群眾都要沐浴淨身(即洗「烏蘇里」,也稱大淨),穿上潔淨的衣服到清真寺參加舉行會禮儀式。會禮結束後,要到墳地上為亡人念經作祈禱。家家都要在這一天炸油香、果子等食品,鄰里相互饋贈,以示慶祝。

古爾邦節

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獻牲」。中國穆斯林也稱之為「 宰牲節」。這一天的具體時間是教歷的12月10日,即開齋節後的第七十天。這個節日裡凡經濟條件較好的穆斯林家庭都要宰牲(牛、羊、駱駝)獻安拉。 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也叫忠孝節。

聖紀節

聖紀節在 伊斯蘭教曆的3月12日, 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也叫「聖忌」。節日的主要活動是誦念《古蘭經》,贊聖、講述穆聖生平事跡等。[9]

地方特產

長棗

靈武有悠久的果樹栽培歷史,素有「花果之鄉」之美譽,早在唐代就有「賀蘭山下果園城,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贊 靈武美詩句,靈武長棗是經過多年自然篩選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良鮮果品種,已有久遠的栽培歷史,其果實色艷、肉厚、質脆,酸甜適口,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4%,含糖量28%,含酸量0.44%,富含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尤其是維C含量最高,每100克含642毫克,被譽為「活維生素丸」,有「百果之王」之美稱。 2013年,「靈武長棗」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髮菜

髮菜是 藍藻類植物,因其風乾後色澤烏黑,絲長柔韌,形似縷縷青絲而得名,髮菜中營養成分豐富,其蛋白質含量為70%,高於雞蛋和肉類,且富含糖類、脂肪、鈣質及磷鐵等礦物質,有利消化、解積膩、清腸胃、降血壓之功用,若手術後食用還能加強傷口癒合。髮菜還是一種名貴高檔食品,與海參、魚肚、燕窩、魷魚、猴頭、魚翅、熊掌並稱「美味八珍」。髮菜諧音「發財」,取其音以示吉祥,是節日宴席上的首選美味。

甘草

甘草俗名 甜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是中藥中常用的解毒、調和藥劑,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等功效。甘草還廣泛地應用於食品工業,用來精製糖果、蜜飴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製造巧克力的乳化劑,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和香味,提高啤酒的稠度和色澤,甘草還可製作軟性飲料和甜酒,在化工、印染工業中,乾草也廣有用途。

二毛皮

灘羊屬長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綿羊品種。白色純潔的灘羊羊羔出生30天左右,宰殺取皮,經過精細加工製成「 二毛皮」,毛長8厘米,毛穗彎曲柔軟,波浪起伏,有「九道灣」之稱。若將毛皮縱橫倒提,潔白的毛輕薄柔軟,質地堅韌,向以輕裘著稱。用二毛皮製作的男女皮衣,穿着舒適,美觀大方,保溫性能極佳,是中國的傳統出口商品。[10]

經濟排名

2017年10月9日,《人民日報》發布了2017年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靈武市排名85名。

城市榮譽

2018年6月12日,農業農村部確定「2018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靈武市入選。

2019年1月,靈武市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2021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公布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靈武在列。

城市排名

2018年上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14個縣(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由好到差排名公布,靈武名列第4位。

2018年8月,煤炭工業網公布2017年全國原煤產量千萬噸以上縣市名單,靈武市原煤產量5838.25萬噸,排第9名。

2018年10月8日,靈武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排名第84位。

2018年10月,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發布,靈武市排第33名。

2018年10月,靈武市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榜單,位居第91名。

2018年10月,靈武市入選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榜單,位居第94名。

2018年10月23日,2018中國西部百強縣市榜公布,靈武以競爭力指數76.24分,排名第25位。

2018年11月,靈武市入選2018 年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60位。

2018年11月,靈武市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強」,排第94名。

2018年12月,靈武市入選「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排第7名。[1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