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靈谷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靈谷洞宜興城西南約30公里的石牛山南麓,距張公洞僅6公里。靈谷洞是一個巨型的灰灰岩溶洞。全洞面積8300多平方米,總長1200多米。

想象所至

靈谷洞內林林總總的鐘乳石[1]造型,龜蛇虎豹、馬牛羊雞、

山村黎明、流水飛瀑、男女老少、僧尼道士等構成了一個生氣蓬勃的世界。正如辛稼軒的詞句所云:「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想象所至,所至所顯。

出了靈谷洞,站在山間半腰,遠可眺太湖,天水一色;近可俯視竹海茶園,層巒疊翠。在林蔭山徑盡處,可見百尺摩崖,氣勢磅礴,這就是「靈谷天壁」的聖景

開發開放

靈谷洞當年為唐代詩人陸龜蒙探茶發現。陸曾僱人開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罷,留下「龜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遺憾。然宋以後陸續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遊人的遺墨。該洞開發工程始於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開放。

地理

在宜興城西南約30公里的石牛山南麓,距張公洞僅6公里。靈谷洞位於江蘇省宜興市的陽羨茶場境內,東北與張公洞相近,西南與慕蠡洞、西施洞相距不遠。總長1200米,面積8100平方米。如果說宜興洞天世界內的善卷洞以洞中有河、水洞通舟稱着,張公洞以洞中有洞、一線通天占魁,那麼靈谷洞則以洞中有山、絢麗多姿、博大精深見長。

特色

靈谷洞是着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塢靈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陽羨茶場 內。距張公洞僅6公里。全洞面積8160平方米,遊程1113米,有上、下兩個洞口,洞內有大小高低與鍾乳、石筍[2]各有異趣的石廳七個,分隔貫穿,脈絡相承。洞中有石鐘乳、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狀奇異,色彩絢麗。其中高26米、寬7米的大石幔,如銀河直瀉,瑰麗奇特,為陽羨諸洞所僅見。洞外,群山四合,茶園翠綠,可領略山林風光。

靈谷洞當年為唐代詩人陸龜蒙探茶發現。陸曾僱人開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罷,留下「龜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遺憾。然宋以後陸續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遊人的遺墨。該洞開發工程始於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開放。

靈谷洞的入口處掩映在翠竹深處,入洞通道險峻,曲折、幽邃,越深越大。整個石洞有6個大石廳。第三石廳在最大、最低的洞底。下有7條伏道相連,上有5條天河匯集,猶如「百川匯海」。廳內巨岩倒掛,壁下一泓清池,稱作「天府靈泉」。第四石廳為全洞精華。深谷底部,有一個17米高、5米多寬、2米多厚的大石幔,色雪白,似飛瀑,自穹頂飛瀉而下,瑰麗奇偉,蔚為壯觀。大石瀑頂部深處有一大石鼓,以石叩之,聲音洪亮,百米以外也能聽到。

此洞發現較早,洞內岩壁上至今還保存有宋、明、清各代遊人的題詩墨跡。曾經湮沒了100多年的靈谷洞,在本世紀80年代初又被重新發現。如今,靈谷洞與善卷洞、張公洞並稱為「宜興三奇」。

靈谷洞,坐落在宜興縣西南的石牛山南麓,陽羨茶場境內,距縣城30公里。唐代詩人陸龜蒙在宜興探茶時,發現了靈谷洞,曾僱人開鑿,因工程艱巨而作罷。前人有詩寫道「虎勢打步倒退行,底石根深存陷阱;龜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這就是說從唐代起就有人陸續探過靈谷洞,今洞內石壁上,留有古代題刻多處。中有落款為「大觀丁亥年三月靈現」的詩寫道:「仙人四海通天下,世見高山此地來,靈谷本是真仙洞,萬古傳來今一逢。」還有落款為「越州人諸李鄉人咸淳三年三月末日」的寫道:「從來無曉亦無□(昏),罕遇神仙一洞門;六六從來三十六,曹溪一派道混淪。」其它還有明永樂、萬曆,清道光、咸豐年間的題刻。據說清代官府怕太平軍駐紮到靈谷洞中,故把洞門封閉至今,與世隔絕了一百多年。1979年開始組織人員考查,經過兩年的開發整理,於1987年正式對外開放。

靈谷洞面積2413平方米,總長347米,內部呈180度不規則的半圓形。進口處掩隱在蒼翠的竹林深處,共分六個石室,有景觀30多處。進洞就是「天橋」,石崖陡峻,撲朔迷離。穹頂有一菱形乳石,光彩奪目,稱為「天府菱玉」。第一石室小洞頻生,洞中有洞,盡處有個只有40厘米的石縫,俗稱「蟹洞」。第二石廳妖小玲瓏,穹頂有古人題刻。廳中乳層次分明,如流水、波濤,如雪山、飛雲,還有「萬古靈芝」、「孔雀石泉」等景觀。第三石廳最大,底層的洞壑有七條伏道相通,上有五條天河匯集,如百川匯海,廳上巨岩倒懸,如斷壁欲傾,山峰將墮。石壁下有一泓池水,稱作「天府靈泉」。第四石廳,深谷有一道岩溶飛瀑,自穹頂飛瀉而下,如長虹垂地,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第五石廳,象水晶宮殿,積石如雲,石上長滿了形形色色的石筍,想象所至,有觀世音、彌勒佛,關帝君、老壽星,猶如一座千佛山。山下淌滿了由岩流聚積而成的乳石,泛出銀砂點點,恍如夜空繁星。第六廳是絢麗多姿的洞府,穹頂高似天庭,乳石高懸,形態各異有若人物形象,有若飛禽走獸,有若花草竹木,有若藤蔓繞掛。

靈谷洞,可在半山觀賞太湖一角,竹海、茶濤、綠野。 它是宜興的代表洞之一。

景觀

第一洞廳面積較小,其中小洞頻生,洞中有洞,過道盡處,有一個僅高40厘米的石縫,俗稱「蟹洞」,未開發前,遊人須匍匐爬行方能通過。其兩旁有許多只有河流才能搬帶來的礫石、卵石和砂土層,層層疊疊,顯示了靈谷洞為地下河塑造而成的特點。現雖另闢通道他去,但仍保留着「蟹洞」的原貌。

第二洞廳的景物布局嚴謹,卻小巧玲瓏,吸引遊人,廳中鐘乳石層次分明,石色鮮艷純樸。有「萬谷靈芝、「孔雀石泉」「等景觀,瑰麗異常,在洞壁還可見流水、波濤、雪山、飛雲等微小景物,襯托大廳美景。

第三大廳最大,是最低的洞府。洞廳上巨岩倒掛錯落,像斷壁欲傾,又似山嶂將墜。石壁上有一泓清池,為五條天河河水匯集,七條伏流相交,水清見底。相傳這池水是「靈谷仙姑」當年沐浴的地方。

第四大廳景色最優美,為靈谷洞之精華所在。洞底見一道石瀑自穹頂噴射而出,直下洞底,如長虹垂地,訇然有聲。瀑布四周,雲霧浮動,水汽迷漫,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意,有「雷霆萬鈞震神州」的磅礴氣勢,又似白龍咆哮,奮爪張須,令人神悚魂驚。

第五洞府稱「水晶宮」。廳內長滿形形色色石筍,或長或短,或敦實或瘦長,想象所至,皆成形物。洞頂布滿了由岩流聚積而成的鐘乳石,似雲錦般美麗。有的鐘乳石是結晶的方解石構成,閃爍發光,像夜空繁星在眨眼。整個洞廳如西方極樂世界的雷音廳,天空悠靜而星光點點,廳內大小千佛聆聽釋迦牟尼講經,聚神凝思。

第六大廳的穹頂高四天廳,這裡鐘乳石高懸,大小不等,形態各異,若人形物象,若飛禽走獸,若花木草竹,不一而足。

靈谷洞內林林總總的鐘乳石造型,龜蛇虎豹、馬牛羊雞、山村黎明、流水飛瀑、男女老少、僧尼道士等構成了一個生氣蓬勃的世界。正如辛稼軒的詞句所云:「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想象所至,所至所顯。

出了靈谷洞,站在山間半腰,遠可眺太湖,天水一色;近可俯視竹海茶園,層巒疊翠。在林蔭山徑盡處,可見百尺摩崖,氣勢磅礴,這就是「靈谷天壁」的聖景

視頻

靈谷洞 相關視頻

靈谷洞(上)宜興「三奇」之一靈谷天府。
游宜興靈谷洞、善卷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