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炊煙的味道(尹燕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炊煙的味道》中國當代作家尹燕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炊煙的味道

有人就有煙,有煙就有人,荒無人煙就有些好說而不好聽了。

每到早晨,古樸的村莊裡最生動的不是雞啼鳥鳴,也不是老牛山羊驢叫喚,更不是晃蕩的青枝綠葉和映入眼帘的綠波,是炊煙,是噴香的炊煙味道。 炊煙靜悄悄,老太太或丰韻的小媳婦從柴垛撕下柴禾,或者扯來一些干樹枝子、玉米稭、谷稭、麥穰子等,塞進灶膛里,煙開始濃重粘稠的從煙囪擁擠而匆忙奔涌而出,烏雲翻滾,柴可能有些潮潤,經過醞釀交斗,風箱「呱呱達達」幾聲不情願的鈍響,突然老牛大憋氣時的吐出一口氣,火苗在爐灶里跳躍蕩漾,炊煙變成了青藍,在初升的陽光里透明的閃爍,捉摸不透,變幻無定。

你看看宋代詩人寫的炊煙句子怪有意思: 「疏林外、一點炊煙。 田舍炊煙常蔽野。 苒苒炊煙一縷。 一點炊煙時起。」 詩味濃厚卻實在有些太柔弱的煙火了! 與炊煙搭伴的是草屋、泥屋、半石半泥屋,這些屋就叫飯屋子,是中華歷史上最長最有實用性的建築物之一,炊煙和飯屋結緣才有厚重的歷史感,也有田園風光和詩意,給人溫馨安祥的愜意感。這個煙要從高樓與豪宅冒出,可就恐怖了,也會忙壞了消防隊。 中午的炊煙有些矯健而昂然,直穿蒼穹,微風一吹,它就四下不定,像黑龍又像臥牛,還象奔馬,從山上看,家家戶戶炊煙纏綿,毒毒的柔柔的,抑或不冷不淡的依季節的不同而照射,炊煙也融進藍天白雲里去了。那也是一種壯觀,伴和着莊戶人家的苦味日子度過。

晚上的炊煙更有味道,借點古騷人之句調拌加重一些胃口吧,你看: 如宋代韓淲寫的《偶興·其二》中有:「輕風度林杪,亂山啼子規。流水去無跡,茅檐雨霏微。乍暖復薄寒,時時整巾衣。炊煙晚色起,呼童掩柴扉。」 宋代高觀國寫的《留春令(淮南道中)》中有:「斷霞低映,小橋流水,一川平遠。柳影人家起炊煙,仿佛似、江南岸。馬上東風吹醉面。問此情誰管。花里清歌酒邊情,問何日、重相見。」 你看看人家宋代韓淲和高觀國老先生怎麼寫的來,輕風徐來,亂山鳥啼,天晚斜陽,煙霧瀰漫,小橋流水,晚霞歸醉人,呼童關柴門。詩人看到的是詩意,農民自有樸素的自足與切骨的痛。 一個村莊如果有了坎煙的不斷騰空,這個村莊就有生機,就有活力,就有希望,就能有繁衍生息的能力。 只要炊煙有裊裊升空,就看到了父母,就看到了妻子及兒女,就聽到切菜的聲音,就聽了開水鍋里的蒸騰聲,好在窩頭餅子是詩詞,白菜蘿蔔是曲譜,她才唱出好聽的歌。炊煙是真情的呼喚,在田裡的勞力渴了麼?餓了麼?親人,飯食熟了,儘管是粗茶淡飯,也會雨露滋潤禾苗壯,男子漢會挺起勞作的脊樑。

炊煙使人安祥,更是安慰,累了渴了餓了,看到炊煙就會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堅持把活幹完。他會聞到炊煙的味道,是豆稭,是杆草,是玉米稭?是山草,是茅草根?有甜味呢?不是一家人,不會進一家門,聞着炊煙也不會走錯門檻的。 陰雨天,炊煙低下了頭,它升不高,勞力不下地,不用它打招呼了。冬天,飯屋煙霧迷漫,老人淚眼婆婆娑,煙暖煙暖,老人畏寒,也好取個暖,才好哩! 透過詩意的綠葉,看盡笑盈盈的晨光,或融入晚霞,或遊蕩在山巔原野,炊煙給了我們詩意的生命,繪就了水墨畫,線條簡潔,卻永留記憶中。

炊煙少了,有的乾脆就消失了。不必說,也不好說,誰將來不是一縷青煙呢?不必悲劇,人總得往前過哩!

2020.7.6日下午[1]

作者簡介

尹燕忠,男,中共黨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