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炎黃子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炎黃子孫

中文名稱 :炎黃子孫

意       義 : 代指華人,意指中華民族的後代

來       源 : 炎帝與黃帝的後輩,取其簡稱

「炎黃子孫」稱呼的來歷,最早可以定位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戰國時期史書《國語.周語下》記載太子晉言:「……夫亡者豈無寵? 皆黃、炎之後也。」說那些失去姓氏的人不是沒有人愛,他們也都是黃帝炎帝的後人。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韋昭說:「鯀,黃帝之後也;共工,炎帝之後也」,「虞、夏俱黃帝、顓頊之後」,由此可以認為「黃、炎之後」就是「炎黃子孫」稱呼的萌芽了。秦漢以來,隨着「大一統」觀念的出現,司馬遷在《三代世表》里說: 「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1]。首次提出了「黃帝子孫」一語。

炎帝

炎帝(Yandi;Yan Emperor ),華夏始祖之一,中國遠古時期部落首領。 又稱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於姜水之岸(今寶雞市境內)。炎帝制耒耜,種五穀。立市廛,首辟市場。治麻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製作陶器,改善生活。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與黃帝結盟並逐漸形成了華夏族

黃帝

黃帝(Huangdi;Yellow Emperor )(前2717年~前2599年)。軒轅黃帝為華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故改姓姬,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以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載入史冊。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在此期間有了文字。黃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炎黃子孫是指中華民族的後代。亦作「黃炎子孫」。

悠久傳承

後來的傳說的幾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被認為是黃帝的直系子孫,連蠻、夷也被納入這個系統。後世的帝王也聲稱他們是黃帝的後裔。幾乎所有的姓氏都把自己的遠祖追溯到炎帝、黃帝或他們的臣子。而接受了華夏文化的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等等)也聲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也自認為契丹是炎帝苗裔。

在清朝末年,這個觀念隨着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更加廣泛地流傳。清末反抗滿族統治的早期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做口號取得漢人的支持,激進的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而溫和的改良派則認為「中國皆黃帝子孫」。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和蠶食,包括少數民族人士 [2]在內的有識之士號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黃子孫」為旗幟凝聚中華。在面對外國強敵侵略而處於亡國亡種的危機下,「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的概念,成為以祖先崇拜為基本文化的中國人構建民族凝聚力的符號。抗日戰爭時期,「炎黃子孫」的稱謂在抗敵烽火中定型為中華民族的指代符號,成為號召與激勵海內外華人共同抗戰的一面旗幟 [3]。在中華民國時期,「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全體中國人皆為炎黃子孫已成為共識 [4]

民族構建

傳說中炎帝、黃帝是四千多年前中原大地的兩個部落首領,他們聯手擊敗了蚩尤部落,確立了華夏族群在中華大地的優勢地位,炎黃兩大部落並最終融合成華夏部落,並在春秋戰國時期最終形成了華夏民族[5]

傳說中黃帝炎帝部落的興起與現代考古所發現的4600年前龍山文化的爆發式擴張吻合,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傳說記載的可信性。

正因為炎黃二帝本身是中國遠古時代對於中華民族的統合做出極大貢獻的領袖,所以從春秋戰國開始,中原的各國至少王室,就紛紛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炎帝、黃帝兩大部落,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恰恰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是華夏族通過長期的交流與溝通,最終完成了華夏族的形成,其表現就是華夏族不但語言、文字、文化、風俗等等都趨向一致,而且大家都把族源追溯到炎帝黃帝兩大部落。

後來,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也紛紛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黃帝、炎帝,希望鞏固自身合法性,例如據《晉書》記載,前秦皇帝、氐人苻堅「其先蓋有扈(黃帝之後)之苗裔」;前燕政權的開創者、鮮卑人慕容「其先有熊氏(黃帝)之苗裔」;後秦政權的開創者、羌人姚弋仲「其先有虞氏(黃帝之後)之苗裔」;建立了夏國的匈奴人赫連勃勃自稱「朕大禹之後」。《北史·魏本紀》說:「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在唐朝的史書中記載,稽胡、庫莫奚、突厥這些民族都是黃帝後代的分支。元朝修《遼史》時稱,「遼本炎帝之後,按耶律儼稱遼為軒轅後」。第一次實現遊牧民族統治全中國的元朝亦對黃帝尊崇有加,《元史·祭祀志》載:「元貞元年初命郡縣通祀三皇,如宣聖釋奠禮。太伏羲氏以勾芒氏之神配,炎帝神農氏以祝融氏之神配,軒轅黃帝氏以風后氏、力牧氏之神配。」清代對黃帝的尊崇更是有增無減,自順治以下10帝中除宣統帝溥儀外,皆遣官致祭過黃帝陵,致祭次數達36次。

炎黃子孫這個名詞強調的是血緣與文化的統合,從四千多年前開始,炎黃部落聯盟到華夏民族再到中華民族,相互彼此通婚、融合,文化相互交流學習,炎黃的血脈流淌在我們彼此的血液里,這亦是我們自稱炎黃子孫的依據。

如此眾多之人均自稱黃帝之後,未必盡合歷史事實,但卻真實地反映了世人對以黃帝為核心的民族先祖譜系的認同。

而中國的絕大多數的姓氏也都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黃帝炎帝。例如中國當今最大的前120姓,據統計,屬於黃帝族的有86姓,占120姓的72%,即:王、張、劉、陳、楊、周、吳、孫、胡、朱、林、何、郭、羅、宋、鄭、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傅、曾、彭、蘇、蔣、蔡、賈、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鍾、汪、田、范、石、姚、鄒、熊、陸、孔、康、毛、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錢、湯、黎、常、武、喬、賴、龐、樊、蘭、殷、施、陶、翟、安、顏、倪、嚴、牛、溫、蘆、季、俞、魯。屬於炎帝族的有6姓,占120姓的5%,即:許、姜、崔、雷、易、章。屬於東夷族的有8姓,占120姓的7%,即:李、趙、黃、徐、馬、譚、郝、江。兼屬黃帝族與炎帝族的有11姓,占120姓的9%,即:高、謝、呂、盧、丁、方、邱、賀、龔、文、洪。兼屬黃帝族與東夷族的有9姓,占120姓的7%,即:梁、沈、任、廖、金、白、秦、尹、葛。總的來說,120大姓絕大多數屬於黃帝系,少部分屬於炎帝系和東夷系。

而這才是絕大多數中國人認同之的根本原因。

重要性

1,黃帝是一定意義上的中華開國者;祭祀黃帝有助於彰顯中華道統的延續,鞏固政權合法性。

炎黃,尤其是黃帝實質上是中國從部落時代走向國家形態的標誌與象徵。根據傳說記載來看,是黃帝統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過炎黃兩大部落的聯合,最終形成了華夏民族的雛形。甚至可以說,黃帝是中國這個國家的締造者,是真正的中華之父,華夏之父。

孫中山先生在《祭黃帝文》里開宗明義地講到:「中華開國五千年,黃帝軒轅自古傳。」實際上亦把黃帝視為中華開國之人。

歷代以來,從春秋開始,秦漢唐宋元明清包括漢族政權少數民族政權無不對黃帝頂禮膜拜,某種程度上是對於自身道統的合法性的追認與鞏固。

而民國以及與共和國的祭祀黃帝、祭祀炎帝亦在與迎合中國人對於中國這個從黃帝開國起的道統綿延不絕的近似於宗教的信仰。或者說,政府的公祭黃帝亦是彰顯自身乃是延續從黃帝以來的中國的道統,強調治權的接續,從而宣誓自身合法性的一個重要手段,絕不可等閒視之。

牟鍾鑒教授指出,黃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統緒,使中華民族之中各個民族有一個共同的心理歸屬,起到了鞏固中華共同體的作用,其意義異常偉大。黃帝信仰又突顯了中華文化的精神,開啟了文化民族主義的先河,其價值亦不可低估[6]

黃帝陵墓

黃帝陵就在中國陝西省黃陵縣的一座長滿了蒼松翠柏的山上,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曆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現在每年清明時節,都有許多海、內外炎黃子孫到那裡去祭祖。

視頻

炎黃子孫相關視頻

《中華五千年》:炎黃子孫
人文初祖, 炎黃子孫的由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