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炸菜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炸菜籤,客語發音為婆菜,這是台灣地區古早時期極為普遍的料理,是用蔬菜絲混合粉漿油炸,例如芋頭籤,地瓜籤,絲瓜花,瓠瓜花,九層塔茄子四季豆,都是經常中元節用來炸菜籤的食材,這樣酥脆好吃的古早小點心真的很受歡迎。也是中元節誠心製作用來普渡好兄弟的菜品。

美食由來

中華飲食文化中,油炸是一種簡單料理的方式,酥脆的口感也極受大眾的喜歡。《夢粱錄》,(宋)吳自牧著,即有油炸的記載。油條的起源與宋朝的大奸臣秦檜有關,在1142年,岳飛在風波亭遭秦檜及其妻子王氏所殺害。當時即在殺害地點附近做油炸食品生意的小攤販王二,很生氣地用麵糰捏成一男一女兩個小人的形狀,並把它們背靠背粘在一起,在油鍋裏翻來滾去泄憤,宜至焦酥,並取名為「油炸檜」。其他食鋪見狀,紛紛效仿,於是幾乎整個臨安城都做起了油炸檜,並很快傳遍全國。[1]即是油條的起源。

炸婆菜算是客家人的天婦羅呢! 山城裡的客家人常會用自己種的季節性蔬菜,與麵粉和一和炸成蔬菜餅,吃起來酥脆又有濃郁蔬菜香。[2]

食材

  • 芋頭切絲,勿水洗,留住甜度
  • 地瓜切絲,勿水洗,留住甜度
  • 粉漿:低筋麵粉 150g,太白粉 25g,奶油 15g,水 200cc,糖 18g,鹽 少許拌勻
  • 以盤子為容器,將芋頭籤沾粉漿塑形成一片,移入油鍋,用筷子試,可折斷即可出鍋

習俗

台灣廟會食品。中元節會炸菜籤普渡好兄弟。

視頻

中式美點-炸地瓜(蕃薯)籤
阿基師 偷呷步_炸出漂亮裹粉的炸疏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