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熱入心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熱入心包

的圖片

熱入心包證,中醫病證名。多見於溫熱性質的溫病,乃因溫邪侵入心包.閉阻心竅,以致機竅失靈而出現的證候。

基本信息

病因病機

本病證多由衛分邪熱直接內陷心包所致。葉天士雲:"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導致逆傳心包機理有四:①病者素體心陰不足,心氣虛弱,邪乘虛而入。②邪氣太盛,無以抵禦之功。③失、誤治而引邪入里。④邪熱灼液成痰,或素痰盛,又有邪熱內陷,形成痰熱釀成。

臨床表現

身體灼熱,四肢厥冷,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痰壅氣短,舌謇難言,舌體短縮,舌色鮮絳,脈細數,甚者可兼見汗多,氣短,脈細無力,或兼見汗出淋漓,脈微欲絕

治法

清心開竅,或兼益氣固脫。

常用方劑

清宮湯及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等。

常用中藥

元參心、蓮子心、竹葉卷心、連翹心、連心麥冬、牛黃、水牛角、珍珠、硃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鬱金、冰片、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參、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生玳瑁、琥珀、龍腦、安息香、金箔、銀箔。

常用腧穴

素髎、內關、少沖、少澤、中沖、湧泉、人中。

針灸療法

1.體針:取素髎、內關、少沖、少澤、中沖、湧泉、人中。十宣等穴,中強度刺激,留針20分鐘,每日1~2次。

2.灸法:用艾灸百會、氣海、關元或用細辛末、附片敷貼湧泉穴,以益氣回陽固脫。

預防調護

1.本證十分危重,要加強護理,隨時注意病情的變化,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象、呼吸。體溫等的異常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2.要注意排痰,以防喉間痰阻氣道,引起窒息死亡。

3.體溫過高時,可用酒精擦浴,或濕毛巾效頭額,或戴冰帽,以防腦部受損。

4.環境宜安靜,空氣宜流通,室溫宜涼爽,不要喧鬧。[1]

參考文獻

  1. 熱入心包, 醫學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