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湧泉 |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主治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奔豚氣。操作方法為直刺0.5~1寸。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湧泉穴
- 出處:《靈樞·經脈》
- 隸屬經絡:足少陰腎經
- 主治: 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
- 功能: 開竅、瀉熱、降逆
- 主要配伍: 配水溝、內關主治昏厥
- 特殊主治: 井穴
- 五行屬性: 木
- 操作:直刺0.5~1寸
目錄
1 名稱釋義
2 功能作用
3 定位
4 解剖
5 主治
6 操作
7 臨床運用
8 配伍
9 附註
名稱釋義
(1)湧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該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故名。
(2)地沖。地,地部也。沖,衝突也。地沖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體表。理同湧泉名解。
(3)腎經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氣血運行是體內經水由地部孔隙外出體表,故為腎經井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體內外出體表的高溫水液,出體表後水液大量氣化為天部的水濕之氣,此氣因氣濕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層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較低層次,只表現出木的一發特徵,故其屬木。
功能作用
散熱生氣。
定位
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解剖
下為跖腱膜、趾短屈肌腱和第2蚓狀肌,深層為骨間肌;布有足底動脈弓;有足底外、內側神經和第2趾足底總神經分布。
主治
1.昏厥、中暑、癲癇、小兒驚風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頭痛,頭暈;
3.咯血,咽喉腫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熱;
6.奔豚氣。
操作
直刺0.5~1寸,針刺時要防止刺傷足底動脈弓。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休克、高血壓、失眠、癔病、癲癇、小兒驚風、神經性頭痛、遺尿、尿瀦留等,為急救穴之一。湧泉藥物敷貼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配伍
配水溝、內關主治昏厥;
配前頂、印堂、神門主治小兒驚風;
附註
足少陰腎經的井穴。[1]
視頻
參考文獻
- ↑ 湧泉穴——人體強腎第一要穴!生命活力之源!,百年養生, 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