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無畏艦(Dreadnought)是一種活躍於20世紀初期的戰艦類型。1906年,英國皇家海軍的「無畏號」下水服役,由於其技術與設計之先進遠超過同時代的戰艦,故以其為名自成一種新型戰艦的類別——「無畏艦」,而落伍的舊式戰艦則全部被歸為「前無畏艦」,意指「無畏艦」出現前設計者。
「無畏艦」具兩種革命性的創新設計,一為採取「全重砲」武裝配置,其裝備的大口徑火砲數遠超過以往的戰艦,二為使用蒸汽渦輪發動機[1] 作為推進系統。隨著「無畏艦」逐漸成為海上力量、乃至於國力的重要指標,各國展開了規模巨大的「無畏艦」建造競賽,遍及歐洲、亞洲和美洲國家,尤其是英國與德國最為激烈、建造數量最多。「無畏艦」造艦競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並一直持續到開戰當年,在僅僅五年造艦技術迅速發展的時間裡,「無畏艦」在火砲口徑、噸位、裝甲和推進力都有了飛躍性的提高,甚至出現了在前述的技術指標上發展到極致的「超無畏艦」,而原先領先全球的「無畏號」反而在開戰後成了落伍的二線戰艦。一次大戰結束後,世界海軍列強為避免再因造艦競賽重起戰端,召開了「華盛頓裁軍會議」,以此限制各國海軍軍艦的噸位和武裝,但許多艘「超無畏艦」依舊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在20世紀初世界各國耗費大量資源、爭相建造「無畏艦」,但歷史上卻只在1916年爆發過一次「無畏艦」艦隊間的大規模交戰——「日德蘭之戰」,為英國與德國的主力艦隊於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進行的一次海戰,儘管雙方兵力投入之多,卻沒有產生什麼決定性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後來建造的軍艦皆全部具備了「無畏艦」的技術概念,故該名詞也不再作為特定艦種之類別而無再使用,另外「無畏艦」一詞亦可用於具備其特徵、在「無畏艦革命」展開後出現的新式戰艦類型——戰列巡洋艦之上。
起源
遠距離砲戰的需求
「無畏艦」的出現可起源於二十世紀初各國海軍謀求戰艦可執行遠距離砲擊的嘗試。1890年代初,各國海軍對海戰主力的戰艦設計已基本定型,當時戰艦的武裝一般為4門口徑12|in的主砲以及6到18門、口徑在4.7|in與7.5|in之間的副砲(或稱「速射砲」)。海戰模式則是戰鬥開始時,雙方艦隊會先在遠距離進行對射,再於交戰距離拉短時以射程較短的副砲投射充沛的火力摧毀敵艦,換句話說,決定海戰勝負的是小口徑、射程較短但發射效率較高的副砲,而非主砲。在當時兩艦隊進行海上砲戰時,若彼此相隔距離短,艦砲可以直接瞄準目標,以趨近水平的彈道攻擊敵艦,不僅命中率高、其副砲也可以發射效率高的優勢在短時間內對目標傾瀉火力,但如果交戰距離拉長到一定程度,艦砲就需要提高仰角將砲彈以弧線彈道的方式射出,才能擊中遠方的目標,此種射擊法需要進行複雜的落點預測計算,同時還要克服海上船體的搖晃造成的誤差,遠比近距離交戰困難得多。
另一方面,差不多同一時期,陀螺儀裝置技術也已實用化,使另一種海戰武器——魚雷的射程大幅增加,甚至超過了戰艦副砲的射程。因此戰艦若要在魚雷的攻擊範圍外進行砲戰,原左右勝負的副砲會因為戰鬥距離拉長而命中率下降、也喪失了高發射效率的優勢,而若想要以主砲進行精準射擊,必須齊射來觀測彈著點、進行計算與修正,倘若艦砲口徑不一,計算工作將非常繁瑣複雜,射擊速度過慢、效率也很差。為解決此一兩難,出現了「中間砲」此一設計。「中間砲」是口徑與射程介於主砲與副砲的艦砲,用於主砲發射完進行緩慢地裝填動作時可以繼續發揚火力,並以比副砲遠的射程來排除魚雷之威脅,由於「中間砲」被視作重砲的一種,與同為重砲的主砲共同裝備者即被稱作「混合口徑全重砲艦」(All-big-gun mixed-caliber)。
20世紀初,英國與美國的海軍將領們已認知到未來戰艦之間的交戰距離將會變得更長,後者海軍已在1903年研發射程達的新型魚雷,與黃海海戰中日軍對清軍的炮戰距離相去不遠。1904年,日本與俄羅斯爆發戰爭,該年8月10日,雙方在黃海打了一場距離長達13公里的遠程砲戰,這是至今為止相距最遠的一次戰鬥。俄軍戰艦裝備了有效射程達4公里的「留索式」(Liuzhol)測距儀,日軍艦艇則採用巴爾-史特勞德出產的測距儀,有效射程卻可達6公里,雙方都採用12|in的主砲,且也都從相當遠的13公里距離開砲。與10年前的交戰距離約2公里的黃海海戰相比,距離拉開了6倍之多。1905年5月27日,日俄兩軍又於對馬海峽打了決定性的大海戰——對馬海峽之戰,這場戰鬥中魚雷艇與驅逐艦一天內擊沉四艘俄艦,包括裝甲巡洋艦和戰艦各一艘,顯現出魚雷對戰艦的威脅。
艦砲統一口徑的演進
「混合口徑全重砲艦」在設計過程中常遭遇到是否應將艦砲口徑統一的疑問,也進行過多種方案的討論,如美國海軍砲術權威阿爾格教授(Prof. P.R Alger)曾於《美國海軍學會論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U.S. Naval Institute)的1902年6月號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倡美國海軍應裝備8門12|in口徑主砲的雙聯裝砲塔。同年5月,美軍「造艦補修署」提出一份新戰艦設計圖,後者有著12門10英吋主砲、分配給六座雙聯裝砲塔,其中兩門於艦艏艉、四門於側舷。龐德斯通少校(H. C. Poundstone)於1902年12月提出一份報告給當時的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要求建造更大的戰艦,在報告的附錄裡,龐德斯通提出以較多的11|in與9|in主砲比起較少的12與9英吋砲更優越的看法。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以及「造艦補修署」也在1903至1905年期間各自進行相關的研究,1903年7月,美國海軍在兵棋推演中的結論指出,一艘裝備12門11或12英吋主砲「六角形配置」的戰艦,戰力可以和三艘以上的舊式戰艦匹敵。
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也正進行著類似的研究,1902至1903年期間正流行著裝備兩種口徑的「全重砲」思想,如4門12英吋砲搭配12門9英吋砲,然而海軍本部在1903至1904年期間決定建造三艘以上的「英王愛德華七世級戰艦」戰艦(具有三種口徑的主砲:12英吋、9.2英吋和6英吋),到了1904至1905年建造「納爾遜勳爵級戰艦」戰艦時,「全重砲」設計理念才再度復甦。由於軍艦的長寬限制,艦身中部只放的下單裝的9.2英吋主砲砲塔,無法裝上雙聯裝砲塔,因此設計成4門12英吋砲、10門9.2英吋砲,而沒有6英吋砲。造艦設計師拿貝勒(J.H. Narbeth)提出將武裝改為12門12英吋砲的改進案,但海軍本部並未接受,部份原因是出自於當時日俄戰爭造成的國際緊張,為了加速軍艦的建造速度,也不得不保留舊式的多口徑主砲設計。大口徑砲取代小口徑砲除了使戰艦火力增強外,也能提供更長的射程,而主砲口徑若能統一還能帶來更多後勤與作業簡便的優勢,如美國海軍在考慮是否要以多口徑全重砲艦來設計「南卡羅萊納級」時,砲術專家威廉·西姆斯與龐德斯通就曾指出此舉有利於彈藥補給作業和將非交戰區域的砲塔成員替換於戰鬥中受傷的砲手。
因為只需計算一組主砲射距,口徑統一大幅提高了火控效率,一些現代的軍事學者認為[12|in砲以及較小口徑砲開火後濺起的多道水柱將會造成判斷混淆、難以正確計算射擊距離,因此強調統一主砲口徑的重要性,然而1905年時的火控系統沒有先進到可以大小口徑的主砲都一起齊射、造成混亂的程度,且對於「全重砲」設計的提倡者來說,這種砲擊造成的水柱誤判問題也似乎不是關注的焦點。然而交戰距離拉長使得使用最大口徑的主砲為其必要,進而成了戰艦的標準武裝,12|in砲隨即取代了10|in砲。此外,新式的12英吋砲有著相當高的發彈效率,原有此優勢的小口徑砲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1895年的12英吋砲每四分鐘可以開一次火,而到了1902年大多都上升到每分鐘兩次。
「無畏號」的誕生
費舍爾勳爵,在任職第一海軍大臣期間為英國海軍建造了劃時代的「無畏號」戰艦以及完成許多重大改革,為未來對抗迅速崛起的德國海軍有重大的貢獻。]]
1903年,幾個海軍列強國家開始摸索對戰艦投以「全重砲」的設計,當年10月,義大利海軍造艦師維托里歐·庫尼貝蒂在《詹氏戰艦年鑑》發表一篇名為《英國海軍的理想戰艦》(An Ideal Battleship for the British Navy)的論文,提倡建造一種排水量達17,000噸、裝備12門12英吋砲、裝甲厚達12英吋以及擁有24節航速的新式戰艦。庫尼貝蒂首先將此建議成交給本國海軍——義大利皇家海軍,此時正值後者大量生產新一代的高發彈效率12英吋砲、以大口徑重砲汰換掉過去的小口徑速射砲,但最終沒有被接受,反而是日本、美國與英國成為最早的先行者。該年日本即計畫要建造兩艘世界上第一種採「全重砲」設計、武裝為8門12|in主砲的「薩摩級」戰艦,然而建造途中卻研判裝甲規劃的太薄、要求整個大幅重新設計過,且因日俄戰爭龐大的財政負擔以及原先從英國購入的12英寸口徑主砲短缺,日本不得不改讓這兩艘戰艦同時裝備12與10|in等多重口徑的主砲,當時的設計還保留了傳統的三脹式蒸汽機,皆與後來的「無畏號」相差甚大。1904年5月,首艦「薩摩號」鋪設龍骨。1905年7月,美國海軍也計畫要建造兩艘「全重砲」戰艦——「南卡羅來納州級」,並於11月23日完成設計圖。然而「南卡羅來納州級」的建造速度太慢,1906年3月21日才正式交付性能要求、合同至7月21日才簽訂,12月才真的開工建造,最後比英軍的「無畏號」更晚完工。
1905年10月,在新任第一海務大臣費舍爾勳爵的主導下,「無畏艦」的發展有了空前的突破,此人是一位崇尚新技術與改革的海軍領導者,在當時對「全重砲」型戰艦萌生興趣,並隨之堅定了其建造的決心費舍爾最早堅定提倡「全重砲艦」的意見始於1904年的一份文件,其中便要求戰艦應裝載16門的10英吋主砲,到了同年11月,則把口徑的要求上升到12英吋。1902年時費舍爾也曾建議過戰艦應有「全列同等的火力」,同樣可視作「全重砲艦」的思想,也因此常被歷史學家認定為無畏艦的締造者、皇家海軍的「無畏艦艦隊之父」然而,有研究指出,費舍爾比起戰艦,更關心同樣也具革命性的新式戰艦——「戰列巡洋艦」(為一種擁有戰艦級別火力,但裝甲薄弱、航速高的軍艦)。費舍爾上任後不久即成立設計未來新式戰艦與裝甲巡洋艦的委員會,而後者的第一項任務即是發展新式戰艦,此艦必須擁有12英吋主砲和反魚雷砲,但不裝設中間砲,速度須達到21節(每小時39公里),比當時的戰艦還要快上兩到三節。最初「無畏號」的設計為12門的12英吋砲,由於在主砲佈局上的困難,造艦總監在第一階段還建議「無畏號」回歸成以往4門12英吋主砲搭配16或18門9.2|in中口徑砲的配置,然而經過日俄戰爭英方觀戰武官威廉·克里斯多弗·帕根漢上尉提出的對馬海峽戰役評估報告後,委員會將布局改為10門12英吋砲搭配22門12磅砲(76公釐)的副砲,並裝上當時算是非常先進的蒸汽渦輪發動機作為其動力。無畏號是當時空前巨大的戰艦,但發動機的高效能仍提供其高達21節(24英里/時,39公里/時)的航速,且無論是佔用空間還是成本都比舊式的往復式發動機來的少。費舍爾在「無畏號」的建造工作上也展現了極高的效率,1905年10月2日龍骨才舖下,1906年2月10日就下水、10月3日就完工,展現了當時英國強大的造艦工業能力。
「無畏號」的出現帶給世界各國海軍一大衝擊,以往設計的戰艦與其相比完全過時,甚至以「無畏艦」的名字作為此類新艦種的分類,所有1890年代建造、不具備其擁有的「全重砲」設計、裝備兩種以上主砲的舊式戰艦全被歸為「前無畏艦」,被迫退出一線戰列,改為從事沿岸砲轟與海防等次要任務。至於裝備單一口徑主砲、但依然保有多門大口徑「中間砲」、於20世紀初開工建造的最後一代「前無畏艦」則被稱作「準無畏艦」(Semi-Dreadnought),為「前無畏艦」至「無畏艦」的過渡分類,這些戰艦同樣因為火力完全比不上「無畏號」的標準而過時,包括英國的「英王愛德華七世級戰艦」與「納爾遜勳爵級戰艦」、日本的「薩摩級」與「河內級」、美國「康乃狄克級戰艦」、法國「丹東級」、義大利「伊蓮娜王后級戰艦」皆屬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