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牛丸是中國大陸客家與潮州的特色小吃,為使用牛肉所做成的肉丸,由於香港及廣東省珠三角地區有相當的祖籍潮州或汕頭的居民,故牛肉丸亦在這一帶流行。
由來
牛肉丸來源於客家菜。早期賣牛肉丸的小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們挑着小擔在汕頭市挨街串巷叫賣。尤其晚上,在韓堤路八角亭至公園後面的韓江一帶,常有穿梭小舟,船頭掛着一盞小燈,專為停泊在那裡的客家貨船供賣夜宵,專賣牛肉丸湯。20世紀40年代的新興街一帶飲食攤檔甚多,以羅錦章製作的牛肉丸最具特色而聞名。
以後又有外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鎮邦街牛肉丸,各小食攤檔均有經營。改革開放以來,牛肉丸成為潮汕美食美名遠揚,其中尤以用料上等口味正宗的壟美齋牛肉丸著稱。
香港
潮州的手打牛丸非常著名,但香港產的牛丸較少潮州牛丸的咬勁。牛肉丸與牛筋丸等肉丸多為香港冬季打甂爐(火鍋)之常用佐餐熱門食品之一。或者作為湯麵和河粉、米粉之伴餐食品,如魚蛋牛丸麵、牛丸米(粉)等。
1999年,消費者委員會對香港能售賣的35個牛丸樣本進行測試,有一個測試樣本含有禁用的水楊酸,另一個樣本含過量苯甲酸,其餘的均通過測試。
周星馳導演的電影《食神》內,就以「爆漿攋尿牛丸」為內容之一。
2013年5月,香港有線電視《新聞刺針》記者驗出潮苑粉麵店及佳寶凍肉店的牛丸不含牛肉成份,引起社會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