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記題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牡丹亭記題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論文。湯顯祖著。今收入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的《湯顯祖集》卷35《玉茗堂文之八》。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文一開始就把《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麗娘視作「有情人」的典型。她嚮往真正的愛情,但這種真情無法在現實中實現,只好向夢中尋覓,並由夢而病,由病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湯氏認為,象杜麗娘這種「情之至」者,是可以超越生死界限的,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既如此,「情」就不是「理」所可以否定的。所謂「理」,指的是壓抑甚至扼殺個體人性之情的封建倫理。文章指出:「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這種反對封建的綱常倫理,強調情感解放,個性自由的思想,成為湯氏「唯情」說的基本美學內涵。還認為,「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夢成了作者追求人生真情,實現自由生活的理想所在。這顯示了湯氏美學的理想主義特徵。總之,本文反映了明中葉隨着資本主義的萌芽而產生的人文主義時代意識,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美學精神。這使湯顯祖成為中國近代美學的最早開創者之一。
作者介紹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萬曆進士,曾任南京禮部主事。早年受學於泰州學派王艮的三傳弟子羅汝芳,並與李贄、公安三袁等多有交往,受後者影響頗深。著有包括《牡丹亭》在內的傳奇5種。有《玉茗堂集》等。湯顯祖全部美學思想的核心是「唯情」論,《牡丹亭記題辭》一文則是其代表作之一。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牡丹亭記題辭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讀?《連線》雜誌為你推薦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書是一種按某種體例編排的專供查找特定資料而不是供系統閱讀的書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