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物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物色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泛指各種自然事物的形貌。「物色」本義為牲畜的毛色,引申指物體的顏色,進而指景物、景色。南朝劉勰(465?—520)在《文心雕龍·物色》中專門對自然景物與文學創作的關係進行了討論。他認為「情以物遷,辭以情發」,自然景物作為審美對象能夠引發人們的創作衝動,從而發為文章。優秀的文學作品,既要做到「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細膩描摹景物;也要「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情景交融。《昭明文選》中賦類有「物色」一目,專門收錄寫景出眾的作品。

引例1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劉勰《文心雕龍•物色》) (四季不斷交替,陰冷天氣使人沉鬱而溫暖陽光使人感到舒暢;自然景物不斷變化,也使得人的心情隨之波動。)

引例2

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榮。 (鮑照《秋日示休上人》) (黃昏的景色使人愁思綿長,秋天的霜露讓清晨的花草感到寒意逼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