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白(老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作品欣賞
沒有打旗子的,恐怕就很不易唱出文武帶打的大戲吧?所以,我永不輕看打旗子的弟兄們。假若這只是個人的私見,並非公論,那麼自己就得負責檢討自己,找出說這話的原因。噢,原來自己就是個打旗子的啊!雖然自己並沒有在戲台上跑來跑去,可是每日用筆在紙上亂畫,始終沒寫出一篇驚人的東西,不也就等於打旗子嗎?
票友有沒有專學打旗子的?大概沒有;至少是我自己還沒見過。那麼,打旗子的恐怕——即使有例外——多數都是職業的。憑本事掙飯吃,且不提光榮與否,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不敢輕看戲台上的龍套,也就不便自慚無能,終日在文藝台上幌來幌去,而唱不出一句來。
天才是什麼?我分析不上來。怎麼能得到它?也至今還未曉得。所以,頂好暫不提它。經驗,我可是知道,確是可以從努力中獲得,而努力與否是全靠自己的。努力而仍不成功,也許是限於天才,石塊不能變成金子,即使放在爐中依法鍛煉。但是,努力必有進步,或者連天才者也難例外;那麼,努力總會沒錯兒。於是,我就這樣安慰自己,勉勵自己:努力呀,打旗子的!是不是打末旗的可以升為打頭旗的?我不知道戲班子裡的規矩。在文藝台上,至今還沒有明文規定升格的辦法;假若自己肯努力,也許能往前進一步吧?即使連這在事實上也還難以辦到,好,我在心理上抱定此旨,還不行嗎?乾脆一句話,努力就是了,管它什麼!
這樣,能產生偉大的作品嗎?不知道!這樣,不害羞自己永遠庸庸碌碌嗎?沒關係!不偷懶、不自餒、不自滿,我呀,我只求因努力而能稍稍進步!再進一萬步,也許我還摸不着偉大的邊兒,那有什麼關係呢?努力是我所能的,所應該的;在夢中我曾變為莎士比亞,可惜那只是個夢呀! [1]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正紅旗)。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駱駝祥子》、《趙子曰》、《老張的哲學》、《四世同堂》、《二馬》、《小坡的生日》、《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劇本《殘霧》、《方珍珠》、《面子問題》、《龍鬚溝》、《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戲劇集》、《柳樹井》、《女店員》、《全家福》、《茶館》,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筆名來歷,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絜青、絜予等筆名。因為老捨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捨棄;予,我。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這一筆名,是他在1926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後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現今人們熟知的「老舍」。這個「老」並不表示年齡大,而是含有一貫、永遠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一貫、永遠「忘我」。他用「老舍」這一筆名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慶春是誰。「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2]
他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擔任過小學校長、郊外北區勸學員等職。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