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東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匡(東漢) 王匡(2世紀?-190年代?),字公節,中國東漢末年的地方軍閥。兗州泰山郡(位於當今中國山東省泰安市東北方)人。 官至河內郡太守。起初,在大將軍何進底下,擔任大將軍府掾。何進去世後,受拜為河內郡太守。董卓執政時,與各地群雄,同時起兵來討伐董卓。最後,因妹夫胡母班的親屬和曹操的聯手攻擊,而離世。在紀傳體史書《三國志》和《後漢書》中,皆有敘述到相關事跡;但是,沒像其他群雄一樣,擁有個人傳記。
人物生平
仕於何進年輕時的王匡與當時清流派名士蔡邕的交情要好。本身不吝嗇財物,熱衷地將金錢大量的施捨他人。因為這些事跡而使他聞名天下。
中平年間,王匡被大將軍何進任用,擔任大將軍府掾。當時何進有意誅滅宦官,在強迫其妹何太后支持他後,於中平六年(189年)徵召許多名豪傑一同招兵買馬,做好殲滅宦官的準備。因此,屬於何進部屬的王匡為了執行他的命令,返回家鄉兗州泰山郡徵兵。他成功徵招五百名強健的弓箭手,並且運往位於西邊的京師洛陽,準備在起事時使用。然而,在同年八月戊辰日(9月22日),以張讓為首等多名宦官搶先殺害何進,使得整體計劃化成泡影。王匡知道消息後有意躲避家鄉。不久,袁紹再度聯合大家討伐宦官,使得王匡決定與袁紹等人聯手。最後,以袁紹、王匡為首的人馬率軍進入承明堂,順利地除掉中常侍高望等二名宦官,以及其他宦官。政變發生後,王匡返回故鄉觀察時事,不久受朝廷的徵召,成為河內郡太守。
起兵討董初平元年(190年)正月,由於董卓專政,控制漢獻帝,時任河內太守的王匡與各地的群雄(大多是關東地區)以討伐董卓為名義起兵。王匡與袁紹在河內郡駐紮軍隊,接着群雄互相結為聯盟,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後來,王匡派從事韓浩率領兵馬,於孟津(離當今河南省孟縣西南方三十五里一帶,隸屬於河內郡河陽縣)駐守,並且派遣「泰山兵」到河陽津駐守。不過,由於董卓虛張聲勢,使王匡軍誤認敵方會從平陰縣(為今河南省孟津縣東方,隸屬於司隸河南尹)渡河,而死守河岸。使得董卓得以用精銳部隊經小平津渡河到其後方襲擊,最後王匡軍幾乎全滅。王匡在得知自己的軍隊被全滅後,返鄉招募兵馬。沒多久,獲得數千名強悍又勇猛的兵卒。東山再起的王匡轉而與張邈商討雙方的盟約。
在討伐董卓期間,為了穩固基地河內郡,王匡派幾名讀書人到郡縣中暗中觀察官民的行為。只要發現有人犯罪,就抓來押入牢房,嚴刑拷問他們。這些嫌犯必須拿出錢財或物資才可以抵罪,否則就要與其宗族一同處刑。王匡想要藉由這個手段提升個人威嚴。在實行的過程中,王匡由一名讀書人的報告得知常林的叔父毆打賓客。他的心情感到不悅,決定派人收押。事後,王匡收到一封由胡母彪寫的書信。在信中才知道這樣的策略已使百姓們批評不斷。最後他饒恕常林的叔父,並且免除其罪名。
戰敗去世同年,董卓派遣大鴻臚韓融、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等數名朝廷重臣,攜帶詔書到河內郡,遊說駐守在當地的袁紹。然而,袁紹不接受他們的遊說,於是派遣王匡收押他們進入牢獄,並為了在眾軍面前,做處刑的準備。受押解的官員中,胡母班為王匡的妹夫,故在獄中寄書給王匡,並在書信中批判王匡,同時請託王匡在自己死後,要多多照料被遺留下的二位兒子。王匡讀完胡母班的書信後,抱起胡母班的二位兒子而開始哭泣。此後,胡母班與吳循、王瑰等人,同時被斬首。王匡雖是奉命行事,但還是讓胡母班的親屬感到不滿,於是找曹操達成聯手合作的協議,最終使王匡因他們的攻擊而去世。但是,具體情況仍無法得知。
歷史評價
《英雄記》曰:「輕財好施,以任俠聞。」
對於王匡的評價多由時人評論,但負面的比正面的較多。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在《英雄記》對匡的介紹中,讚賞他是一位不吝嗇錢財並願意施捨的俠客。另外,在明代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肯定他是位「仗義疏財,揮金似土」的諸侯。
至於,負面評價方面,許多是在討伐董卓期間出現。像是,他藉由拷問河內郡當地官民,提升威嚴及獲得資源,引起胡母彪以寄送書信,批評他對待官民的施壓。還有,胡母班在被他關入牢房時,透過送匡書信,針對匡押解他到牢獄的舉止,感到不滿。但是,仍把自己孩子的往後照料,交給匡全權處理。
另外,過去跟王匡有良好關係的蔡邕,在寫給董卓的文章,直言被卓打敗的王匡是名「逆賊」。
家族成員
根據存世於今的文獻記載,王匡有一位妹妹,嫁給同地出生的胡母班。此外,胡母彪雖與匡為同縣出身,但並無證據說明胡母彪為胡母班、王匡之親戚。
後世影響
因使妹夫胡母班斬首而去世,影響到王匡必須照顧胡母班的二位兒子。除此以外,也影響到他的存活。方詩銘在《三國人物散論》提出一種說法,認為曹操為了掌握兗州,決定屏除兗州地方勢力,而王匡為他的眼中一釘。接着,就以班的親屬對於王匡的仇恨,作為與他們的一時聯合,更促使曹操有機會,攻滅王匡及他的勢力;先前,有跟王匡結為盟軍的張邈,也因此被削弱能作為外援的勢力範圍。
另外,在王匡派遣的「泰山兵」敗於董卓軍沒多久,蔡邕藉這場戰役結果,寫一篇祝賀董卓的文章。
文學形象
在明朝嘉靖年間刊行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當中,王匡最早在卷一的第九回〈曹操起兵伐董卓〉被提起,直到同樣是收錄在卷一的第十回《虎牢關三戰呂布》為止,就沒在出現往後的任何一回目。後來,在毛宗崗修訂的版本中,王匡惟獨在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出現。然而,在趙聰之對整部書進行修增的版本中,使王匡在第四回《十常侍施計殺何進》首次登場,直到第七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宣告他去世的消息。
上述這三種版本在內容上有些差異,但提起匡在起兵討董的介紹幾乎相同。曹操發檄詔至各方群雄後,已任河內郡守的匡,跟袁紹等人同時起兵,並成為第五鎮部隊。接着,向眾人提醒以奉著大義之名討董,就必須推舉一位能夠發號施令的盟主,隨後眾人一致同意推紹為盟主。不過,嘉靖本沒王匡的提議。而在使紹為盟主的提名人設定方面,毛版寫是曹操,但在趙版改為臧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