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家沙點心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家沙點心店
圖片來自mylifebits

王家沙點心店[1],是一家中華老字號上海餐飲點心店,以生產中式傳統小吃而聞名,有「上海點心狀元」之稱,隸屬於上海梅龍鎮(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1945年(民國34年)的王家沙目前也經營上海菜的中菜館,總店位於上海南京西路805號,在香港日本等地也設有分店。

上海梅龍鎮(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梅龍鎮綠楊村、王家沙與凱司令四個老字號的餐飲與食品品牌,皆為上海市著名商標。[2]

發展歷史

創建

王家沙創始人姚子初原為《申報廣告科科長。1940年日本對歐美全面宣戰,占領了上海的英法租界。1942年12月6日,日本海軍陳彬龢以「軍管會」的名義接管《申報》,並任命陳為社長。姚子初與其發生衝突,遂離開《申報》報社。

姚子初離開《申報》社後,入股其妾兄長鄒氏開設於南京西路805號的一家燈飾店。當時燈飾店的主要客戶群為在滬外籍人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燈飾店以難以維持生計。後又接內戰動盪局勢,鄒氏攜款逃亡。姚為謀生考慮把燈飾店重設。他們見當時位於梅隴鎮的「圓緣香小吃店」的生煎饅頭和酥餅十分受大眾歡迎,於是萌生了開辦小吃店的想法。

命名與選址

1945年4月5日,王家沙正式開張。後來因為其地段好,店名響亮,原先圓緣香的點心師傅紛紛跳店,王家沙日益發展紅火。王家沙的命名由王家厙而來。王家厙是中國上海靜安區東部一老社區。王家厙以靜安寺路(南京西路)、卡德路(石門二路)、同孚路(石門一路)、愛文義路(北京西路)等圍成一個中心地帶,附近為當時上海的高級辦公商住區與高檔里弄住宅區,是進行餐飲商業的優良地段。當初命名時考慮到名聲效應,姚子初用諧音為點心店取名王家沙。此後,王家沙這個名字越來越響亮。[3]

發展

王家沙在質量上以鮮取勝,選用的雞肉為當天活殺的草雞,蝦仁均為活河蝦,豬肉採用剛宰殺的豬腿精肉,保證食物新鮮美味,並且服務以笑待客很快在上海灘聚攏了很高的人氣,並形成了蝦肉餛飩、蟹粉生煎、豆沙酥餅、兩面黃這四款特色點心,被稱作王家沙「四大名旦」,成為上海家喻戶曉的小吃地標。[4]1956年在公私合營計劃政策中,王家沙成為合營企業。經過眾多事故變遷,王家沙的點心依然保持了很高的製作水準,受到了上海各階層民眾的歡迎。[5]

1980年代後期,王家沙以上海點心為基礎,形成了小籠饅頭生煎饅頭餛飩、糕團、湯糰等八大系列。其中,蟹粉小籠、蟹粉湯糰、松糕、八寶飯、棗粒包、蘿蔔絲酥餅、蘿蔔絲包、蟹粉鍋貼、棗粒湯糰、雞蝦肉生煎等十個產品獲得「中華名點名小吃」稱號。

2001年,王家沙改制成立上海王家沙餐飲有限公司,先後兼併了滬西狀元樓友聯生煎紅甜心等上海知名點心品牌,在王家沙小吃店中首創了蟹粉湯糰。2000年代後期,王家沙在經營上不斷擴展,對南京西路總店進行了改造,並在上海開設了8家直營連鎖店的同時,又於2002年在香港開出了5家分店,打進香港餐飲市場。2003年,日本電視台來店拍攝他們手工製作的精彩作,在東京的早間新聞中播出。同年,王家沙將分店開往了日本橫濱[4][6]

2008年,王家沙的點心製作被評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3]近年來,王家沙還挖掘了瀕臨失傳的老虎腳爪梅花糕油墩子等江南傳統點心,也應季銷售改良過的年糕團、臘八粥、桂花糖粥、香酥餅、青團等傳統點心品種。[6]

招牌點心

  • 蟹粉生煎
  • 生煎饅頭: 是王家沙賴以成名的傳統點心,是上海十分受歡迎的點心,王家沙生煎為含有豬肉凍的混水生煎,吃口香鮮鹵多。
  • 兩面黃: 是王家沙的招牌炒麵,也已成為上海炒麵的代名詞。麵條煎至兩面金黃出鍋,再把蝦仁等料作為澆頭,由此得名,也「稱蝦仁兩面黃」。王家沙的「肉絲兩面黃」曾獲得上海飲食協會的「上海特色面」。
    • 兩面黃是一種江蘇省蘇州市傳統的漢族麵食名吃,曾被稱為「麵條中的皇帝」,價格不菲。解放後就很少供應,消失已有二三十年,近年來在蘇州老字號餐飲界再次興起。兩面黃的吃法也很講究,吃之前記得要翻個身,這樣才能吃出「外脆里嫩」的最佳狀態,一碗麵配一碗蛋絲湯,一碟油,上來之後,喝口湯,再撈口面,一定會讓你回味無窮。
  • 蟹粉小籠: 蟹粉小籠的餡採用新鮮蟹粉、豬肉按照一定比例配以調味料攪拌。坯用精選麵粉、水按照一定比例和成,然後用擀棒擀製成圓形的,中間稍微厚,四周稍薄的小籠皮。在包制過程中,要求折襉條紋清晰,餡芯居中不偏,上籠必須開水,成熟不漏底。 蟹粉小籠的大小,丕和餡的重量均有一定的要求。
  • 蝦肉小餛飩:蝦高蛋白低脂肪,又容易消化,對於孩子來說,真是再好不過的食物了。這道點心非常適合不愛吃蝦的小朋友,當你把蝦仁裹進餛飩里之後,孩子並不知道裡面有蝦。
  • 青團: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漢族特色小吃,青色,用漿麥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
  • 鮮肉月餅:江浙滬一帶的漢族特色小吃。蘇式月餅的一種,中秋節節令食品。顧名思義,餡完全是由一大團鮮肉(豬肉)組成,皮脆而粉,又潛伏著幾分韌,豐腴的肉汁慢慢滲透其間,可謂一絕。
  • 蟹粉湯糰:蟹粉湯糰,做法很有講究的,湯糰餡:用新鮮蟹粉、豬肉按照一定比例配以調味料攪拌備用;湯糰坯皮粉:4斤糯米粉加1斤糯米熟芡攪拌均勻。捏出空心殼,捏時要求中間稍厚,邊口稍薄,提襉18隻,提花12隻,提襉清晰,皮薄餡多,餡芯居中,湯糰皮厚薄均勻,收口四周勻稱,包口緊而無縫。要開水下,湯糰下鍋後要用文火,至湯糰浮起時熟。
  • 蘿蔔絲餅:蘿蔔是北方秋冬季的家常蔬菜,因此蘿蔔絲餅也曾為北方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將蘿蔔洗凈刨成絲,用少許食鹽略醃後,擠去水份,放入蔥末拌勻。另用麵粉、雞蛋和冷水調成漿糊狀,再用白鉛皮做成的橢圓形模勺,底層鋪滿粉漿,放入蘿蔔絲,再用麵漿封面,放入油鍋內煎成金黃色脫模即成,食時美味可口。
  • 鍋貼:鍋貼是一種著名的漢族小吃,據說起源於河南開封,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餃子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褳火燒。鍋貼包制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牙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餃子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褳火燒。
  • 蟹殼黃:蟹殼黃是江蘇常州漢族風味小吃,俗稱小麻糕,常與大麻糕相配作禮品用。其餡心有薺菜、蔥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種。其特點:形似蟹殼,色呈金黃,油多不膩,香脆酥鬆,糖餡甜醇,咸餡味鮮。
  • 梅花糕:形如梅花,色澤誘人,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令人回味無窮。梅花糕也是南京、蘇州、無錫風味小吃。它選用上等麵粉、酵粉和水拌成漿狀,注入烤熱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玫瑰等各種餡心,再註上麵漿,撒上白糖、紅綠瓜絲,用灼熱的鐵板蓋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此糕呈金黃色,形如梅花,鬆軟可口,老少皆宜。
  • 冷麵:冷麵入口後,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湯湯水水,順潤喉,而其中的辣、咸伴以酸甜能立刻勾出口水,再配嚼冷麵菜(韓國泡菜,辣白菜,牛肉,黃瓜絲,煮雞蛋,香菜),令人食慾大增。另外,冷麵經濟實惠,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參考文獻

  1. 上海老字號:王家沙點心店,每日頭條,2016-06-13
  2. 梅龍鎮集團四大餐飲品牌喜獲「上海著名商標」稱號. 中國: 上海市靜安區民政局. 2010-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5). 
  3. 3.0 3.1 王家沙的故事. 中國: 新民晚報. 2009-12-25. 
  4. 4.0 4.1 上海王家沙餐飲有限公司. 風雨六十載老樹爆新枝. 中國: 《上海商業》. 2006年5期: 15-16. 
  5. 程乃珊. 王家沙和喬家柵. 中國: 《食品與生活》雜誌. 2011年6期: 53. 
  6. 6.0 6.1 方彭君. 中華老字號"王家沙"的發展史. 中國: 《上海企業》. 2010年10期: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