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左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左良
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副院長
出生 1916年2月12日
浙江上虞
逝世 1995年1月19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詩人、翻譯家、教授、英國文學研究專家

王佐良,男,1916年2月12日生,詩人翻譯家[1]教授、英國文學研究專家[2]浙江上虞人。1949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系主任、副院長[3]。1995年1月19日,於北京去世[4]。代表作有《英國詩史》、《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史》、《蘇格蘭詩選》、《英詩的境界》、《英國詩選》、《英國詩文選譯集》、《讀穆旦的詩》,《英國文學名篇選注》等。

人物簡介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詩人、翻譯家、教授、英國文學研究專家,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於北京去世。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華中學讀書。1939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外語系(原清華大學外語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國牛津大學為攻讀英國文學研究生。

1949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系主任、副院長。

擔任職務

中國莎士比亞學會、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第一屆副會長,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第一屆會長,北京外國語學院顧問兼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外國文學》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主要著作

王佐良先生專於英國文學的研究。著有《英國十七世紀劇作家韋勃斯特的文學聲譽》(英文)、《英國文學論文集》,《英語文體學論文集》和《風格和風格的背後》等,譯有〔英〕《彭斯詩選》,中譯英《雷雨》(曹禺著),《中外文學之間》,《論契合比較文學研究集》,《照瀾集》。

王佐良先生是詩人,講詩、評詩、譯詩得心應手。他的不少著述是講詩的:《英國詩史》、《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史》、《蘇格蘭詩選》、《英詩的境界》、《英國詩選》、《英國詩文選譯集》、《讀穆旦的詩》,《英國文學名篇選注》等。

上中學時,他已在報刊上發表詩作多首。在西南聯大寫的兩首詩被聞一多先生選入他的《現代詩鈔》。上世紀40年代是他寫詩的旺盛時期,寫了《春天,想起了莎士比亞》、《異體十四行詩八首》、《去國行,1947》、《倫敦夜景》、《巴黎碼頭邊》、《1948年聖誕節》等詩作。

獲獎情況

1988年,《論契合——比較文學研究集》獲「北京市首屆哲社與政策研究成果榮譽獎」

1990年,《論契合——比較文學研究集》獲「全國比較文學榮譽獎」 1991年,《英語文體學引論》(與丁往道合著)獲「北京市第二屆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2年,《英語文體學引論》(與丁往道合著)獲「第二屆全國高校優秀教材優秀獎」[5]

1992年,《論契合--比較文學研究集》獲「教委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獎」

1994年,《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史》獲「北京市第三屆哲社優秀成果一等獎」[6]

1995年,《英國詩史》獲「教委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7]

1995年,《英國二十世紀文學史》(與周珏良聯合主編)獲「全國高等學校出版社第二屆優秀學術專著獎特等獎」

1995年,《歐洲文化入門》(與祝珏、李品偉、高厚堃合編)獲「國家教委第三屆高校優等教材獎一等獎」

1998年,《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史》(與何其莘聯合主編)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

1999年,《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史》(與何其莘聯合主編)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

人物評價

王佐良先生學生時期就寫詩,並有英文詩發表,又有中篇小說《昆明居》為世人所知。五十年代起以雙向翻譯從事文化交流和文學研究,把中國戲劇文學名著《雷雨》等作品譯成英文,把英詩多種移譯為中文,主張以詩譯詩,存原詩風貌;研究英國文學的中英文論著,以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詩歌兩個領域為主。集詩人、翻譯家、研究工作者於一身而各有成就。

王左良
王左良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與許國璋、吳景榮曾被譽為新中國的"三大英語權威"。他為新中國英語教育和英語翻譯所做出的貢獻,已有不少文章做過回憶和論述。

一、正統教育,不守成規

王左良1980年春《譯林》創刊後不久,我慕名找到王佐良想請他出任編委。起初以為,他出身牛津大學,又長期從事英國古典文學研究,對於《譯林》以介紹外國健康的通俗文學為主未必會支持,他坦言,不能以自己的愛好要求別人。"文革"害得許多人都不看書了,多登一些好看的通俗文學,能把人們吸引過來看書,這就了不起。他答應當編委,但有個要求,希望刊物也刊登一些外國詩歌。在後來的辦刊實踐中,我努力照他的話去做。1986年秋,我突然收到他的一封信,說他雖然不大看足球比賽,但讀了《譯林》上介紹法國球星普拉蒂尼的人物傳記,增加了許多足球知識,文章也有趣,希望多登類似作品。這充分表明他的思想一點也不守舊。

二、治學嚴謹,不容浮誇

1987年,我和卞之琳、王佐良等好幾位譯界學者赴香港出席"當代翻譯研討會"。會上,由於王佐良的英文報告要比卞之琳的中文報告受到更熱烈的歡迎,我在會議通訊中寫了"王佐良教授所做的主旨報告,獲得與會人熱烈的歡迎"。他發現後相當嚴肅地要我更正,他說,卞先生是在大會講,他只是在分組會上講;卞先生講了"五四"以來中國的詩歌翻譯,他只是講近些年部分英詩中譯情況,所以做主旨報告的,只能寫卞之琳而不能寫他。還有一次他告訴我,他著《英國詩史》書稿,壓在一家出版社快兩年了。我笑說:"您跟他們社長那麼熟,打個電話催一下,還怕他不出?"他說:"越是熟人,我越不想靠關係來出書。我的書,全憑它的學術價值。"看他這麼自信,我就進言:"把書稿給我看看,好嗎?"他爽快回答:"行。但你絕不要礙於我的人情。"後來書稿很快由譯林社出版了,還榮獲了"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的一等獎。

三、不擺架子,自視平凡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約了梅紹武、屠珍夫婦去清華園王家探望。王佐良住的還是老清華的舊式平房,冬天還靠燒煤爐取暖。我問他怎麼還住這種房子,他笑答,北外那邊宿舍很緊,他老伴又在清華工作,老房子住慣了就湊合着住吧。在生活上滿足於低標準的"湊合",這正是王佐良身居高位卻自視平凡的一種境界。我又回想起,1987年在南京召開全國外國文學學會年會,有一天傍晚,我請王佐良、李賦寧去夫子廟吃小吃。本與司機約好時間來接,哪知因出了交通事故車子被扣。那時南京出租車還很少,我只好帶着兩位老先生倒了兩次車回到飯店。事後那位司機要我帶着他去向兩位先生"賠罪"。王佐良聽後大笑:"這麼多人都乘公共汽車,為什麼我們乘了你就有罪?我們也是普通人啊!"還有一次在香港,正巧我與王佐良同住一個房間。香港賓館客房裡一般不供應開水,需要的話,要打電話叫人送。可是王佐良常常是自己去熱水爐打開水,而且還替我多帶一瓶。每到用餐,王佐良找個乾淨、方便的吃處就行。在那不起眼的小飯館裡,人們想象不到,他就是週遊過許多國家、中英文都精通的大學者。

王佐良先生雖然走了,但他的學術風範和人格品德,將永遠銘記在後人的心中。


視頻

「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大會在北京舉行 2016年07月27日發布

許淵沖爆料和王佐良「翻臉」往事,因翻譯方式,兩人成了「敵人」   2020-09-28

參考來源

  1. 詩歌翻譯家——王佐良 ,品詩文網
  2. 王佐良教授 ,中國在線, 2011-09-15
  3. 王佐良生平簡介 ,豆丁網
  4. 北外紀念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 ,中華網, 2016-07-21
  5. 王佐良 ,名人簡歷網
  6. 王佐良 ,新浪網, 2016-08-16
  7. 著名翻譯家王佐良 簡介 ,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