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常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常新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王常新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國 籍;中國

王常新,男,漢族。1957年生於山東淄博市高青縣與著名畫家乍啟典老師是同村。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1]

王常新簡介

自幼喜愛繪畫藝術,幾十年來受到著名畫家乍啟典老師的指導與教誨,受益匪淺。

1975年在縣美術公司擔任設計創新工作。

1980年進修於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校,受教於郭志光楊耀老師,學習花鳥、山水。

1987年進修於山東美協舉辦的國畫創作班,受教於劉懷勇孫墨龍老師。

1998年考取中國美術學院花鳥研究生班,受教於馬其寬徐家昌田原閔學林老師,2000年畢業。

2000年至2012年謝絕一切活動和社會應酬,潛心研究傳統繪畫藝術,從傳統中吸取營養、豐富並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使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審美結合起來,形成了個人繪畫風格。

自敘

王常新

在不知不覺中,從事繪畫藝術已近四十年,回顧走過的路程,快樂苦悶探索追求並存。為了生活做過臨時工,種過地,做過小生意,坎坎坷坷一路走來也非易事。

光陰似箭,歲月無情。現已步入華發之年,雖未有太大的成績,卻也樂此不疲,還在堅持努力地的學習,依然固守三尺畫案,潛心研究,從傳統中尋覓吸收自己所需要的營養,既保持民族傳統精華,又強化時代精神風貌。筆墨當隨時代這是我的追求。但不跟風不保守不作秀不花拳繡腿,一招一式,一筆一畫,源於傳統,源於生活,這是我的繪畫原則。

人生苦短,藝路漫漫,近十幾年來謝絕一切商業活動與社會應酬遠離浮躁與喧囂,不求功名,不為利祿,摒棄種種雜念,懷揣一顆平常心潛心從藝。藝無涯,苦作舟,為了藝術願做一名苦行憎,為取到藝術的真經永不言棄,願做一頭老黃牛,默默的耕耘着藝術這方田地。

此畫集的出版得到了同道好友,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是抱着一顆感恩的心,是我十 年來的總結,是獻給支持關心我藝術成長的朋友們。在此,深情的道一聲,謝謝。

王常新之印象

王公常新印象

白鹿

對於王公常新,我先識其畫,後識其人,但此過程卻頗費了些周折。

偶逢老友來我家蹭飯,此君為丹青名手,送我一本美術期刊沖抵飯資,上有此君的大塊訪談。翻閱間,忽見幾幅大寫意花鳥,線條蒼勁,墨色淋漓,氣韻極為生動。尤有一副大鵬展翅擊水,有吃詫風雲、氣吞萬里之勢,幾欲破紙而出,作者正是王常新。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如此老辣?不免心嚮往之。

老友道,此公與我相識多年,但是接觸卻極少,一來此公平素深居簡出,潛心作畫,極少參加商業活動;二來此公不用手機,家中座機亦常無人接聽。遇外出採風寫生,尋他難於大海撈針,真乃逍遙、清淨之人!

逾兩載,途經齊國故都,朋友引薦,初識於先生王府上。王府乃中式布局,鮮花綠樹點綴着四壁圖書,整潔典雅。畫案之上,有四尺整紙山水圖,尚未題款。觀之遠山近水,古木老僧,散發懷古之幽情。先生衣着樸素,但儒雅之懷、書卷之氣,令人如坐春風。初見訥訥,及至談藝論道,言語漸多,璣珠盡出,於是乎,清茗香草間,得窺王公藝術之淵源。

常新先生幼時便有丹青之好,十六歲跟隨同村國畫大師乍老啟典習畫,後入中國美院深造,彈指間,從藝四十載矣,今 年更是推卻應酬,謝絕炒作,每日勤自磨礪,在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中自在徜徉。觀其人,淡泊平和,抱朴守愚,若今之古人。觀其作,卻氣韻純正,讀來酣暢淋漓,充滿情趣,深受傳統文化之浸淫。至於筆法墨法,提案頓轉,濃淡於濕,無不精妙,人畫對比,深具"訥於言而敏於行"的君子之風。

常新先生認為:畫者,境也,此為中國畫之核心,亦為文化傳承之主線。藝術確需創新和發展,但絕不能離開中國畫的傳統精華和文化傳承,否則創作將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觀歷代大家,皆能融入中國文化之脈絡,上可追溯,下可傳承。但凡大家巨作,絕無僅僅依靠技法,而是技法背後的文化內涵、精神境界和人格修養。吳昌碩的金石之氣,任伯年的飄逸之境,八大的出世之意,李苦禪的憨拙之態,均為精神境界之寫照,傳統文化之精華。師古以上乘,借古以開今,在文脈傳承中展示精神境界與時代精神,方能有所成就。

談興所致,半日光陰轉瞬即逝,於是辭行。先生指畫案笑曰:欣逢同道,本與題贈此幅山水,但學藝不精,有敗筆一處,改日我另作一副,郵寄過去。返程路上,我不由感嘆,不滿意之作絕不出手,常新先生嚴謹認真之態度,真有可染大師"廢畫三千"之風範。

當今畫壇亂象,盡在不言。王公常新這等重內涵修養,棄名利之欲,安寂寞之樂者,寡也。此公何以可為之?我想一言足矣:"我所思兮在泰山"!

壬辰荷用,於青崖居。

根治傳統意境常新

--讀王常新花鳥畫

耿星剛

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人",北方人的性格豁達豪爽,南方人處事精明智慧,藝術亦然。中國北方藝術重氣勢,氣勢雄渾、筆墨萬千;南方藝術講情趣,清泉感染、水暈墨章,這才有了董其昌的"南北分宗",這才有了藝術的多元化。

中國畫自南宋以來,筆墨傳情的"神品"讓位於逸筆草草的"逸品","水墨為上"的文人畫地位日益現彰而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也就是說,注重筆墨情趣的南方藝術成為了文人所推崇的風格。觀王先生之畫,筆歌墨舞,瀟灑酣暢,水墨淋漓,別有情趣,顯然繼承和發揚了古代文人畫的筆墨精髓,然而,王先生畫中更顯露出北方藝術的氣勢和濃郁的色彩。

淄博市古齊國之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代文人墨客層出不窮。我的老友、畫家王常新先生深受齊文化的浸潤,不斷從傳統中國畫中汲取營養,並在不斷探索中形成了自己老辣厚重、瀟灑酣暢的畫風。讀王先生的中國畫,第一印象便是畫作中體現出的濃厚的筆墨功夫,敢於大處落墨,精於焦墨重彩,筆到意處,使畫作充滿通篇大氣而不失生動細節。

一般來說,初畫焦墨者總是吧焦墨和素描等同,認為畫焦墨無非是用毛筆蘸濃墨在宣紙上畫素描,認識不到力透紙背和一筆一畫見"功夫"的用筆內涵,無怪乎黃賓虹先生說:"能水墨淋漓,而後能焦墨渴筆,"又說:"明季垢道人作焦墨渴筆,其後程頌門、褚廷璋輩蕭之,皆不免枯槁之弊,而求所謂潤如春雨、乾裂秋風者,絕不可得。"所以,畫好焦墨畫難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歷史上能畫好焦墨渴筆者甚少,其道理也是顯而易見得了。

焦墨能解決繪畫中"用筆"問題,但是焦墨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從焦墨畫進入水墨畫的境地是解決"用墨"的必然過程。王先生在摸索焦墨畫的同時,自然的產生了想解決"用墨"的想法,用畫焦墨的"用筆"去搭架子,而用恰當的水墨調和,"用墨"去填充融合這個骨架,使畫面有骨有肉,有筋有血,互相既破又不破,既對立又互補,從而達到靈動而又厚重、雄強但不霸悍的境界。王先生的畫,不拘泥於局部的枝節,而是着眼於畫面整體、線條、墨塊的組合與把握。王先生筆下的野鴨和游魚,沒有着力於一個個鴨子和魚具體形狀的表現,而是以奔放恣肆的筆調,表現出群鴨、群魚戲水時歡快熱烈的氣氛。而用墨則大膽潑辣,乾濕並用,極為生動。

王先生的鷹松圖,深得苦禪大師真味。鷹的造型並非具象,而是在寫實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概括、變形,並加工取捨,以意象入筆。因此,王先生筆下的鷹超然脫俗,生動傳神。鷹的爪、眼用濃墨寫出,筆筆勁力,落落大方;鷹的背部羽毛施以濃墨,墨色滋潤,文化豐富,濃淡適宜。松樹老乾、主枝用筆氣勢雄健,又以濕筆墨團點染,與蒼鷹墨色相呼應,增加畫面凝重蒼勁的氣氛。畫中蒼鷹雖立於樹幹之上,卻有展翅縱橫萬里之勢。

中國畫之道,墨分五彩不易,要用好顏色亦難,稍有不慎就會俗不可耐。而王先生偏偏要在那些色澤陰暗、感覺厚重的古松、頑石旁畫上鮮艷的秋菊、艷紅的牡丹,談何容易!關鍵在於掌握一個"度",就是要在色彩濃淡、面積大小、位置的經營及色墨的配合等方面都必須恰到好處,再加上葦草穿插、鳥蟲點綴,一幅幅生意盎然的畫才躍然紙上,厚重而不失活力,靈動而不輕浮,可謂濃妝淡抹總相宜。

"外師造化,內的心源"。王常新正在中國化的藝術道路上不倦探索,孜孜以求。

筆墨情濃意常新

--走進著名畫家王常新的藝術世界

劉勝三 潘慶

1980年,王常新被山東省外貿廳推薦到省工藝美校進修(山東工藝美院前身),此時他的身份是高青工藝美術廠的技術骨幹。他並沒想到,這次際遇讓他與國畫的緣分再也拆解不開,並在幾十年後成為以筆墨見長、畫風鮮明、意蘊高遠的國畫家。

王常新對國畫的熱愛是骨子裡的。上小學時寫大仿、學美術他就是班內的佼佼者。1970年他初中畢業後在家務農也沒有放棄對畫畫的熱愛,放牛、看坡中途有了靈感,尋根枯枝就地作畫,雖尚顯稚嫩,但也樂此不疲,並且技藝不斷提高。

王常新告訴記者,真正認識繪畫是在1972年,王常新是高城鎮西關人,與一代國畫大師乍啟爽同村,那年,村里接了外貿公司一批工藝品訂單,繪製彩蛋出口日本等國。這時,王常新的繪畫功底派上了用場,並很快成為主力。那時乍老已經調到惠民地區群眾藝術館工作,但每隔十天半月就回來指導一次,再留下一批親手繪製的樣本。這對王常新來說,實在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往往乍老稍一點撥,他就能豁然開朗,再用筆就會讓人耳目一新。後來,王常新到惠民地區水利局工作,兩年間,只要有空他就跑去觀摩乍老創作。乍老也對這個聰穎好學的同鄉後輩青睞有加,不時加以提點,毫不保留地傳授繪畫技巧,在此後的多年間,王常新和乍老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繫,打電話不方便,王常新就寫信求教,乍老也每信必回,並對他寄予厚望。耳濡目染大師風範,這讓王常新受益匪淺,也對他日後嚴謹的藝術態度和畫風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80年的那次進修,是他得以接受比較傳統的國畫培訓,師承楊躍郭志光魏啟厚等大師,學習山水花鳥書法等。深得個中三味後,王常新覺得再也離不開國畫了,中國畫就此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懷着對藝術不懈的追求,1996年,王常新參加了山東省美協舉辦的創作班,多幅作品入選新人新作展並發表;1998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班,師承馬其寬徐家昌閔學林教授。從宋元入手,直至清代虛古任伯年吳昌碩,系統地學習前人筆墨和繪畫技巧,博採眾長為我所用,使自己的繪畫風格和筆墨語言得到升華。2000年,作品《雄視》入選中國美院師生作品赴日本學術研討花鳥畫大展,同年,畢業創作作品《千里波濤一目擊》《清秋圖》被中國美院收藏。

"在中國美院學習兩年,提高技藝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在王常新的畫室里,他認真的說。

在中國美院學習,王常新觀摩大師作品經常一看幾個小時,看着看着就走進了畫裡。他力圖透過一幅具象的畫作揣測每一筆的用意,領略其中功力,並結合理解發展適合自己的風格。美院學習歸來,王常新潛心創作,逐漸形成了老辣厚重、瀟灑酣暢的畫風,把中國畫特別是文人畫那種水墨淋漓,情趣盎然的精髓充分展現出來。

他敢於大處落筆、精於焦墨重彩,幾個起落之間,畫作的意境呼之欲出,整體大氣,細節生動。以焦墨用筆搭建骨架,輔以恰當的水墨調和,使得整幅畫面骨肉勻稱,既對立又互補,達到靈動而又厚重、雄強但不霸悍的境地。同時,王常新不拘泥於局部的枝節,而是着眼於畫面整體、線條、墨塊的組合與把握。時而"疏可走馬",時而"密不通風",使得畫面極為生動。

參考資料

  1. 王常新《情趣》 , 中華古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