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直 (1916年7月--2014年4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中國共產黨黨員,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人,歷任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14年4月7日7時31分,因病醫治無效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逝世,享年98歲.
目錄
人物生平
革命時期
1931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歷任福建軍區獨立二團勤務員、宣傳員,獨立十師政治部宣傳隊組長,中央紅軍東南作戰軍二縱、紅十九軍三十六師、紅十二軍團三十四師政治部宣傳隊分隊長,福建軍區獨立九團政治處幹事、福建軍區第二作戰分區政治部宣傳幹事、閩西紅軍四支隊總支書記、閩西南抗日討蔣軍四支隊政治處主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秘書處文書、交通總站站長,閩西紅軍一團四連政指等職。先後參加中央蘇區反"圍剿"作戰和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抗戰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二支隊政治部宣傳隊隊長、四團組織股股長,二支隊三團、四團政治處主任,二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新四軍六師十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四十七團政委,蘇南軍區第一軍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蘇浙軍區一縱隊三支隊政委等職。先後參加了浙西、溧陽、高淳、天目山等戰役戰鬥。
內戰時期
國共內戰時期,歷任新四軍六縱十六旅政治部主任,華東野戰軍六縱十六師副政委,十二縱隊三十五旅政委,三十軍八十九師政委等職。先後參加蘇中、漣水、魯南、萊蕪、孟良崮、臨朐、魯西、豫東、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戰鬥。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他轉戰大江南北,出生入死,英勇頑強,沉着果敢,驍勇善戰,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二十軍八十九師政委;1950年10月率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先後任志願軍二十軍八十九師政委、二十六軍政治部主任,先後參加了第二、四、五次戰役和平康、金化、上甘嶺防禦戰等戰役戰鬥。在二次戰役中,部隊面臨嚴重凍、餓等艱苦環境和與裝備精良的美軍作戰的雙重考驗,官兵思想比較混亂,作為師政委,王直同志親臨主攻團進行戰前動員,一邊穩定官兵思想情緒,一邊想方設法克服困難,率部不畏艱險,英勇作戰,將美軍一個營大部殲滅,出色完成了入朝首戰任務,受到軍、兵團首長的表揚,特別是戰時思想政治工作有許多創新經驗,戰役結束後就提升任志願軍二十六軍政治部主任。回國後,王直同志歷任三十一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福州公安軍政委,福建省軍區副政委,陸軍二十八軍政委,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等職。 文化大革命中,王直同志受打擊迫害,但始終相信黨、相信組織、相信群眾,旗幟鮮明地與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抵制和鬥爭。
粉碎四人幫後,王直同志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方針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2]
因病逝世
2014年4月7日7時31分,王直因病醫治無效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逝世,享年98歲。逝世後,習近平、劉雲山、范長龍、許其亮、朱鎔基、賈慶林、賀國強、趙樂際、常萬全、盧展工、張萬年、遲浩田、傅全有、梁光烈、陳炳德等領導同志發來唁電錶示哀悼,對其家屬表示慰問和送花圈。送花圈的還有: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瀋陽軍區、北京軍區、南京軍區、蘭州軍區,福建省委等單位的領導同志,與王直同志一起戰鬥工作過的老首長、老同志,王直同志生前友好和家鄉的黨委、政府等。王直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南京軍區蔡英挺司令員、鄭衛平政委派人前往慰問。
2014年4月13日上午,王直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福州舉行。南京軍區副政委吳剛、政治部副主任郭禮雲、聯勤部副部長曹文獻、裝備部副部長黃企生,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福建省省長蘇樹林和楊岳、葉雙瑜、張志南、曹德信、徐謙、黃琪玉、陳冬、張帆等福建省領導同志,福建省軍區黨委常委,駐榕干休所老幹部、部隊部分領導和官兵,王直同志的親屬、生前好友、家鄉代表和各界人士800多人來到殯儀室,向王直同志遺體最後致哀。[2]
個人作品
先後著有《從閩西到浙西》、《艱難的歷程》、《彎弓射日》、《忠於信念》(三集)、《王直回憶錄》、《王直國畫集》、《王直將軍九十華誕國畫作品集戎馬丹青》、《王直將軍山水寫生集》等書。[1]
個人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同年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
人物軼事
主席讚賞
1933年春,第四次反"圍剿"戰爭正在中央蘇區前線激烈展開。這年王直18歲,是紅軍獨立第10師宣傳隊隊員。根據中央軍委北上反擊的命令,王直隨部隊來到中央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紅色首都--瑞金。
由於王直能寫會道又能畫,不久便是宣傳隊的主要骨幹之一,並深得黃隊長的讚賞海當部隊行軍時,王直就和其他隊員提前走在前面寫標語,發動群眾燒開水;每到一個地方,他就向當地群眾散髮油印小報,宣傳紅軍的性質、宗旨、任務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旦打起仗來,這個宣傳隊有的奔赴前線進行戰地宣傳.有的深入敵後進行政治鼓動。在部隊宿營休息時,王直就主動出來教唱紅軍歌曲,有時帶上紙和筆幫助戰士識字。為提高宣傳效果,他把幾個會畫畫的同志叫來,研究一番便成立了漫畫組,走到哪裡畫到哪裡。
一天,王直用掃帚沾石灰水在瑞金街頭牆上畫了《送郎上前線》、《主子與走狗》兩幅漫畫。毛主席看到後饒有興趣地打聽是誰畫畫的,師政治部主任賴玉宏立即把王直拉到主席跟前指着他說:"是他畫的,上杭才撰人。"王直聽後有點不好意思,便低着頭回答:"報告主席,是我昨天畫的,畫得不好。"主席看了看漫畫,又摸了摸他的頭,用濃濃的湖南口音說:"好啊!體這個才溪紅小鬼,畫得不錯嘛!我們做宣傳工作的,就要像這樣多注意搞一些形象化的宣傳,讓群眾一看就懂,讓不識字的群眾也能看得懂,這就希望我們要多通過藝術形式來進行宣傳咿!"主席這番教誨,王直聽後非常激動,時刻牢記在心。[3]
項山戰鬥
項山(大華山)戰鬥是王直將軍參加紅軍三年游擊戰中最艱苦、最難打的一仗。根據上級指示。必須端掉當對盤踞在山上的反動地主武裝。但他們自恃山高路險、森林成片,紅軍攻不上去,便視項山為世外桃源,成天吃喝玩樂,酗酒搓牌。
戰鬥打響了,王直所在的紅軍獨立第十師第一團立即進行爬山強行軍。待到半山腰時,便是深山密林.羊腸小道。衣服掛破了,全身濕透了,但他們全然不顧,越向上走路越難走,快到黃昏時,王直的左腳不慎被刺破,頓時鮮血直流,他撕塊布包紮一下又繼續前進了,幾次摔倒就爬起來,接近山頂,部隊兵分兩路朝敵據點抄去。就在逼近南天門時,突然被敵發覺,有兩個嘴兵慌亂地放了幾槍,接着屋子裡敲響了大鑼,從睡夢中被驚醒的敵人頓時大喊大叫,亂成一團,有的只穿上衣,有的光着身子抓起槍就往外跑。部隊繼續朝敵指揮中心猛撲,突然前面有碉堡,敵人妄圖阻攔,用機槍嚴封去路,王教導員見硬拼不行,瞄了幾槍後便示意身邊的王直開展政策攻勢。"繳槍不殺,紅軍優待白軍官兵俘虜!你們已被包圍了。"一陣喊話後,機槍停住了,乖乖地當了俘虜兵。惡霸頭頭見勢不妙,有的逃命,有的拚命向外扔銀元,紅軍戰士一看便知他們在耍鬼計,都異口同聲地喊着,"不要撿銀元,不要讓他們跑掉"一敵人無處可走,只好繳械投降了。
電影原型
王直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主任"的原型。王直年僅15歲參加紅軍,毛澤東曾點名表揚他的宣傳畫作;王直長期堅持在蘇浙皖邊區進行革命鬥爭,一生戰功卓著。
20世紀90年代後期,記者採訪過王直將軍。就"王主任"的原型這一說法,老將軍曾經對記者說:"從經歷上看,我們兩人確實是相似的。"儘管如此,老將軍仍然謙虛地認為自己並不是"王主任"的唯一原型。王將軍認為,"王主任"這一形象的原型應當是志願軍高級政工幹部的整體形象,他是不是"王主任"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應當通過《英雄兒女》這樣的優秀作品,記住那段歷史,記住革命先輩為了祖國和人民所付出的一切。
《英雄兒女》反映的雖然是抗美援朝中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形象,但創作者主要是以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的戰鬥生活為背景創作的。抗美援朝初期,王直正是第九兵團二十六軍八十九師的政委。1950年10月,王直率部從上海開拔,先到山東,當年11月9日上午到了鴨綠江畔,當天晚上就跨過了鴨綠江。老將軍曾經回憶,當時沒火車,他們只好從冰冷的江水中蹚過去。
1950年11月24日,美軍發起了所謂的"聖誕節總攻勢",揚言在聖誕節解決戰鬥。八十九師的任務是圍殲社倉里的敵人,這是該師出國後的第一次戰鬥,勝負直接影響到我軍軍威。作為政委,王直親臨主攻團進行戰前動員。1950年11月27日晚,戰鬥打響了。八十九師將士充分發揮打近戰和夜戰的傳統優勢,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經過激戰順利衝進敵人指揮所,俘虜美軍7人。1950年12月2日,美軍開始全線南逃,王直親自率領265團追擊。到1950年12月3日10時,我軍將美軍第三師第七團第二營大部殲滅,俘虜美軍80多人,擊斃、擊傷200多人,擊落敵機一架。
由於表現卓著,王直被任命為第二十六軍政治部主任。王直在朝鮮戰場的這一段經歷,與《英雄兒女》中"王主任"的經歷如出一轍。[4]
王直 | |
---|---|
出生 |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 | 1916年7月1日
逝世 |
2014年4月7日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 | (97歲)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王漢清 |
職業 | 中國人民解放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