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西彥 | |
---|---|
作家 | |
出生 | 1914年 |
逝世 | 1999年9月24日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 | 漢族 |
職業 | 教授 |
知名於 | 作品風格獨特 |
知名作品 |
《第一塊基石》 《煉獄中的聖火》。 |
王西彥(1914-1999.9.24)浙江義烏人。原名正瑩,又名思善,小名餘慶,浙江義烏青塘下村人。著名作家、文學教授,中共黨員,1948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37年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歷任福建永安《現代文學》月刊主編,桂林師範學院、湖南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教授,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二、四屆理事。主要成就在文學評論和散文上,以小說家的創作甘苦豐富他的作家研究,評論魯迅、茹志鵑作品頗多見道之言;又以小說家的細緻、傳神筆墨創作散文,長於刻畫人物。《第一塊基石》、《煉獄中的聖火》分別成為兩者的代表作。 [1]
人物生平
- 1930年在義烏初中畢業後到杭州民眾教育實驗學校就讀。
- 1933年入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讀書,開始文學創作。最早的短篇小說《車站旁邊的人家》。
抗戰初期,赴武漢參加戰地服務團,到魯南、蘇北戰地作民運工作。 武漢淪陷後,到湖南《觀察日報》和塘田講學院從事編輯、教學工作。
- 1940年到福建永安主編《現代文學》月刊。
- 1942年後,先後擔任桂林師院、湖南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等校教授。
- 1946年寫的短篇小說《人的世界》作品在思想內涵和藝術表現上頗具特色。
抗戰後期開始寫長篇小說"追尋"三部曲:《古屋》、《神的失落》、《尋夢者》。同時又寫作"農村婦女三部曲":《村野的愛情》、《微賤的人》和《換來的靈魂》,但第3部未完成。
- 1953年擔任上海《文藝月報》編委。
- 1955年後從事專業創作,發表了很多作品。長篇小說《春回地暖》以較大篇幅描寫農村變革的急劇鬥爭,稍後又出版了描寫知識分子尋找道路的長篇小說《在漫長的路上》(第1部)。
- 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
- 1999年9月24日,王西彥逝世。
王西彥從18歲發表第一篇小說《殘夢》開始,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在文學道路上整整跋涉了68個年頭,創作了100多個短篇小說和十幾部中長篇小說、100多萬字的散文以及大量的理論研究文章,選編成《王西彥選集》一套5卷。 [2]
家庭背景
1914年11月22日,王西彥出生於一個小康家庭,父親王守倫是一位農村私塾教師。三個姐姐都在襁褓中"抱"給別人當童養媳,他和哥哥幸運地進了學堂。6歲,隨哥哥上國民小學。學校設在一個名叫"西竺庵"的廟宇里,小小的西彥每天都和佛像作伴。
有一次,哥哥從父親的小書櫃裡拿出有插圖的《三國演義》和《封神榜》,王西彥也跟着廢寢忘食地讀起這些神奇的故事。課餘時間,他常常聽堂叔講"赤壁之戰"等故事,使他對關老爺和周倉的神像感到非常親切,於是吐口水到毛筆上,從關帝爺身上蘸來顏料在紙上畫起這些人物的形象來,還想長大後當一名畫師。由於他筆下的人物形象逼真,因此在村里還得了一個"小畫家"的美稱。
不久,王西彥母親病逝,王西彥因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又不滿國民小學私塾式的教育,要求去縣城上學,父親就把年僅12歲的他送到義烏最早的官辦學校繡湖小學讀書。到了縣城,就像"一條田澗里的小泥鰍一下子闖入小溪"。走出農村步入縣城的他,十分珍惜這個美好的時機,刻苦學習,兩年後考進剛剛起辦的縣立初中,開始閱讀魯迅的《吶喊》、《仿惶》等作品,這使他看到了"三國"和"封神"以外的另一世界。
艱苦求學
1930年,考上了省立民眾教育實驗學校。由此,"一條小船駛進了大江",王西彥如魚得水。學校圖書館的大量藏書深深地吸引了王西彥,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場所,廣泛閱讀各類文學書籍。
他不但讀到了《水滸傳》、《紅樓夢》,讀到了魯迅和茅盾,還讀到了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柯夫、高爾基等文學大師的作品,尤其是對《萌芽》、《拓荒者》等"左聯"刊物,就像一個"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一樣撲到了書本上。
他嗜書如命,學習大師們的創作方法和技巧,甚至把魯迅和契柯夫的一些作品抄在筆記本里,加深理解。那年,他翻譯了契柯夫的短篇小說《詢問》。通過對進步文學刊物和優秀文學作品的廣泛接觸,使王西彥對文學有了進-步的認識,畫師夢換成了作家夢。
開始創作
1931年,王西彥在南京《橄欖月刊》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殘夢》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在杭州讀書的三年,王西彥大量閱讀文學作品,開始透過文學表面的東西,思考隱蔽在文學深層的真正內涵。"既然接受了火種,就得用來發光發熱",畢業前夕,短篇小說《車站旁邊的人家》的寫成,宣告了他對生活與藝術的探求的開始。
1933年暑假,王西彥放棄回義烏當首任民眾教育館館長的機會,隻身到北平。得到了私立中國大學國學系主任吳承仁先生的幫助,進入該校讀書,使他得以住在浙江會館那間小房子裡提筆學習創作。小說《車站旁邊的人家》在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發表,更加激發了王西彥投身文學的濃厚興趣,王西彥先後在《作家》、《國聞周報》等進步文學刊物上發表作品,又實現了自己當作家的夢想。
由於在《大公報》上發表作品,在一次內該刊編輯肖乾宴請青年作者的宴會上認識了沈從文先生,並隨後到沈府拜訪,受到了沈從文的熱情款待。在寫作上,受到了沈從文很多教益。
愛國活動
1935年"一二·九"運動之後,經王西彥和谷牧等人協商,成立"北平文藝青年抗日救國協會",由王西彥負責宣傳工作。這個時期,王西彥一面寫作,一面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和"左聯"的活動,成為北平左翼革命文藝運動中頗為活躍的青年作家。
1936年10月,得知父親病重的消息,王西彥匆匆趕回義烏,在父親病床前盡了-個作為兒子的責任,7天後,父親病故。
不久,他重赴北平,繼續以家鄉農村生活為題材寫作短篇小說。這一-時期的作品,所寫的幾乎都是作者親眼所見的鄉村農民悲苦生活的寫照,沒有半點藝術虛構的成分。他認為"一個作家必須描寫真實,描寫自己最熟悉並為之激動的社會生活"。 [3]
抗戰烽火
1937年7月抗戰爆發時,王西彥剛從中國大學國學系畢業,就匆匆乘車離開了生活近五年的北平,南下浙江家鄉,稍後到溫州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在抗戰的烽火中,王西彥迎來了自己創作的春天。1938年春,王西彥經南昌、九江、武漢,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戰地服務團",到魯南、蘇北戰地做宣傳工作。在戰地,王西彥親眼目睹了國民黨軍隊狼狽潰退和古運河兩岸貧苦農民的保重災難,中國在侵略者的肆意踐踏之下,人民流離失所。他把這些材料整理成文,寫了許多反映民眾困苦的短篇小說和戰地報告,還經歷了一場全國矚目的"徐州大會戰"。湖南"平江慘案"後被迫回到浙江金華。回家鄉後的王西彥積極支持金華一批共產黨文化工作者和進步人土創辦《抗戰論壇》、《浙江潮》、《東南戰線》等抗日報刊並為它們撰稿。在這裡,他看到了家鄉父老們同樣面臨着同魯南、蘇北人民一樣的深重災難。這時,正好一位中共負責人要他到福建永安去籌備《現代文藝》月刊,他不假思索地去福建主編這個刊物。他把一路的見聞以及家鄉人民那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情景都寫進了小說《眷戀土地的人》,原有那個"誰在抗戰"的問題在他腦子裡越來越清晰,所以這個時期的作品以及在《現代文藝》的編輯中,他都儘可能地加以體現。
更換筆名
1942年到1948年,王西彥輾轉於廣西桂林、平樂、南寧和福建永安、南平、福州等地,先後當過代課教師、講師、師專副教授、教授,"文協"桂林分會候補理事、贛州分會理事、《改進》月刊編輯。在經歷了一個普通的文藝作家所不容易經歷到的人生時期。之後,王西彥完成了長篇小說《古屋》、《神的失落》、《尋夢者》、《村野的愛情》和《微賤的人》,還有為數不少的散文、雜文、評論文章。他用手中的筆把貧苦農民在國民黨殘酷剝削和日本侵略者凶暴屠殺下的慘狀以及知識分子在動亂年代的彷徨掙扎,表現得淋漓盡致。因為革命和戰爭的需要,王西彥曾不斷地更換筆名,如"邵向陽"、"楊洪"、"施稔"、"細言"、"俞磬"、"憶律"、"斯遠"、"南荒"等都曾在那時使用過。
建國之後
1949年,王西彥在湖南長沙迎來了祖國的解放,隨即被聘為湖南大學教授。1950年3月,被選為長沙市文聯副主席,6月,被選為湖南省第一屆人大代表。後以土改隊隊員的身份參加了湘東平江老蘇區的土地改革運動,並寫出一系列反映土改前後農村動態的報告和散文。1952年、1953年,王西彥兩次跨過鴨綠江到朝鮮戰地訪問。從朝鮮戰場回北京後,由張天翼、沙汀介紹,參加了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後改為中國作家協會)。1954年4月,調任專業作家。
從1937年到1954年,王西彥雖然奔波不定,但在創作上卻是-個輝煌時期。從反映家鄉親人的悽苦到戰地實況的描寫,繼而轉向對知識分子命運的探索,王西彥的作品又上升了一個台階。他在鍥而不捨的藝術追求中,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定居上海
1954年開始,王西彥結束了長期的漂泊生活,定居上海,開始寫作湘東老蘇區土改運動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春回地暖》,這是作者所有長篇小說創作中篇幅最大、用力最多的作品。1955年5月,上海市政協成立,王西彥即擔任第一屆政協委員。1956年6月,王西彥從淮海中路上海市作協宿舍遷至復興西路34號樓一直到病逝。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重用,更加激發了王西彥的創作活力。他憑藉自己以往對農村生活的了解和知識分子的生活經歷以及參加土地革命的經驗,於1954年至1963年的10年間,相繼創作出兩部長篇巨著《春回地暖》和《在漫長的路上》(第一部)。他的理論性文章《唱讚歌的時代》和《論阿q和他的悲劇》等,不僅在文藝理論界產生了較大的反響,[4]
作品
93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古屋》、《尋夢者》、《神的失落》、《村野的愛情》、《微賤的人》、《春回地暖》、《在漫長的路上》,作品選集《王西彥中篇小說選》、《王西彥小說選》(3集)、《王西彥選集》(5卷),文革回憶錄集《焚心煮骨的日子》及散文、理論文集等。
著作書目
- 夜宿集(短篇小說集)1940,商務
- 一段旅程(散文、報告文學集)1940,[5]
- 報復(短篇小說集)1940,改進
- 懸崖(短篇小說集)1940,改進
- 鄉井(短篇小說集)1942,三戶
- 惆悵(短篇小說集)1942,桂林今日文藝社
- 海的呼嘯(短篇小說集)1943,大地
- 家鴿(短篇小說集)1944,[6]
- 林野戀人(長篇小說)1945,良友;改名《村野的愛情》,1983,湖南人民
- 一雙鞋子(短篇小說集)1945,改進
- 神的失落("追尋"之一,長篇小說)1945,[7]
- 古屋(長篇小說)1946,文生
- 鄉下朋友(短篇小說集)1947,上海萬葉書店
- 還鄉(中篇小說)1948,中華
- 風雪(中篇小說)1948,文生
- 尋夢者("追尋"之二,長篇小說)1948,[8]
- 人性殺戮(短篇小說集)1948,[9]
- 文學·科學·哲學(文論)1949,中華
- 文學與社會生活(文論)1949,中華
- 微賤的人(長篇小說)1949,晨光
- 輓歌與讚歌(文論)1950,文工
- 幸福之島(短篇小說集)1950,文工
- 在網窯里(短篇小說集)1950,中華
- 新的時代和新的風格(文論)1951,海燕
- 唱讚歌的時代(文論)1951,文工
- 湘東老蘇區雜記(散文集)湖南省文聯籌備委員會
- 人的道路("追尋"之三,長篇小說)1951,文工
- 偉大的人和偉大的作家(文論)1953,新文藝
- 從生活到創作(文論)1954,新文藝
- 為了祖國和人類(報告文學集)1954,新文藝
- 朴玉麗(短篇小說集)1955,中青
- 論阿Q和他的悲劇(文論)1957,新文藝
- 眷戀土地的人(短篇小說集)1957,作家
- 論《子夜》(文論)1958,新文藝
- 新的土壤(中、短篇小說集)1958,新文藝
- 從播種到收穫(文論)1959,百花
- 在漫長的路上(第1部,長篇小說)1962,百花
- 春回地暖(上下冊,長篇小說)1963,作家
- 王西彥近作(小說、散文、文論等合集)1979,四川人民
- 第一塊基石(魯迅作品研究集)1980,上海文藝
- 王西彥散文選 1980,江蘇人民
- 書和生活(文論)1981,花城
- 兩姐妹(短篇小說集)1981,香港文藝研究會
- 煉獄中的聖火(散文集)1982,人文
- 王西彥中篇小說選 1982,香港南方書屋
- 悲涼的鄉土(短篇小說集)1982,花城
- 王西彥小說選(第一冊)1982,湖南人民 ;第二冊,1982,人文
- 憂傷的世界(散文集)1984,浙江文藝
- 晚望(散文集)1984,上海文藝
- 王西彥選集(1-5卷,中短篇、長篇小說、散文合集)1985-1987,四川文藝
- 穿越廢墟(長篇小說)1987,江蘇文藝
- 北美之旅(散文集)1988,花城
- 暮鍾(散文集)1989,上海文藝
人物評價
1998年4月9口,上海市作家協會和浙江師範大學在上海作協禮堂專門舉行了王西彥先生文學創作生涯65周年研討會。60多位著名學者、作家參加了會議,巴金先生特意托女兒李小林送來了花籃,王元化、柯靈等也贈了花籃。研討會上,杜宣贈送了一首詩:"八十五年歲月,尋章摘句生涯。是非成敗且由它,只寫心中實話。"王元化則這樣評價王西彥:"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趕時髦,不迴避危險。"
王西彥是-位勤奮、多產的作家,僅80年代後的作品就達200多萬字,著作等身,名符其實。但他亦向故鄉文學青年談創作時依然說自己是"一直在讀者的寬容下堅持過來的,自己一直抱憾於才能過於平庸,工作不夠艱苦",他一直奉行"勤能補拙"的信條,以自己的辛苦和豐碩的成果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一提的是,王西彥的兒子王曉明,在文學評論上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勢頭,從1987年寫作《沙汀艾蕪的小說世界》到《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他幾乎每年都有專著問世,並多次應邀赴美國參加關於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和講學。1992年,與王安憶等作家一起榮獲莊重文文學獎。
對於藝術,王西彥一直尊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把真實告訴人民"、"我手寫我心"是他的寫作宗旨,巴金說他是"把心交給讀者的","讀了西彥的文章,我仿佛又回到了但丁的世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