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錕,男,出生於1973年9月。甘肅天水人,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浙江師範大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1]

原圖鏈接王錕:出生於1973年9月。甘肅天水人,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目錄

人物事跡

 
原圖鏈接王錕:科研院副院長王錕到行知學院作科研申報專題的講座。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後,現為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曾被聘為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原圖鏈接王錕:浙江師範大學科學研究院王錕副院長致辭。

現任中華朱子學會理事,省哲學學會理事,浙江省朱子學研究會副會長。入選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和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計劃。[2]

 
原圖鏈接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院徽整體顏色為藍色,標誌外圈為學院中英文名稱: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及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使用中文簡體字。

主要致力於中國哲學的研究。出版《孔子與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和《朱學正傳———北山四先生理學》、《懷特海與中國哲學的第一次握手》等專著3部,在《哲學研究》、《光明日報》、《中國哲學史》、《世界文化論壇》(美)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省哲社一般項目1項,曾獲省社聯首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等獎項3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子項目「浙東學派編年史及相關文獻整理與研究」。[3]

 
原圖鏈接王錕:2018年5月5日,「《西洋記》與海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師範大學隆重召開。

開設課程

 
原圖鏈接王錕:參加學術討論會。

《中國哲學與傳統文化》、《論語讀講》《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社會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

已完成或正在承擔的課題

  《北山四先生理學研究》,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排名第一。

已出版的著作

  1. 《孔子與二十世紀中國思想》,齊魯書社,2006年8月。

  2. 《朱學正傳——北山四先生理學》,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年5月。

已發表的主要論文

  1.《「天地以生物為心」——朱熹哲學的生本論》,《哲學研究》2006年2期。

  2.《儒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會通的審視及反思》,《哲學研究》,2010年1期。

  3.《國學的原義、演變及內核》,《光明日報》,2008年9月8日。

  4. 國學:民族自信力的試金石, 《光明日報》2007年1月11日。

  5.《儒學的目的性問題》, 《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4期。

  6. 《尋求「精英思想」與「民眾觀念」的統一》,《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7. 《儒學對唯物辯證法形成的影響》,《馬克思主義研究與現實》,2007年第3期。

  8.《17、18世紀歐洲文化視野的孔子》,《 孔子研究》,2001年第4期。

  9. 《從巫儀文化到實踐理性——以<周易>和「三禮」為視鏡》,《人文雜誌》2002年第2期。

  10. 《義務乎 幸福乎 愛乎 》,《世界文化論壇》(美)2009年第3期。

  11.《 論懷特海哲學對牟宗三的影響》,《哲學門》2009年4期。

所獲學術榮譽

  1. 論文《儒學的目的性問題》 ,獲浙江省社科聯首屆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6年。

  2.論文《尋求「精英思想」與「民眾觀念」的統一》,獲省社聯第五屆青年社科優秀成果獎,2008年。

其他榮譽與稱號

  2005年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 第三層次。

《光明日報》刊發研究成果

2012年1月9日、2月13日及2013年6月17日,《光明日報》分別刊發了法政學院王錕教授的文章,這是他在中西哲學比較視域下闡述其中國哲學特質和路徑研究成果的「三部曲」。

中國哲學的「路徑預設」》一文探討了中國哲學在宇宙本體論、思維方式和人生觀方面的「預設」。文章認為:相對於西方哲學,中國哲學在宇宙論上主張「萬物一體論」,在本體論上以變動生生、相互關聯的「事物」作為最真實存在,在思維上主張「關聯感通的致思方法」,在人生觀主張「成己成人的善治論」,這些觀點密切相關,前後勾連,成為一有機整體,呈現出不同於西方哲學路徑的鮮明特色,這就是中國哲學特有的路徑預設。

中國哲學路徑的發生》一文則回答了中國哲學特有「路徑」何以發生。文章認為:相對於西方,中國哲學路徑發生於中國文明的「軸心時代」,有其賴以生長的歷史土壤。即正是在大一統的大陸國家型世界觀、與自然打成一片的農業生活方式、整體又有差序的家族社會、重視經世致用的士人階層以及相互調適的人神關係等諸多因素的「合力」,最終塑造了中國哲學的特殊路徑。

哲學家的文化心態》一文則是深入哲學家的文化心態,進一步提煉中國哲學的特質。文章認為,相對於西方「探究型」的哲學,中國哲學是「關懷型」的哲學,體現在主客交互的認識論、一個而非兩個的世界觀、實踐型的哲學家人格及「經典詮釋型的」創作方式。

上述三文以理論預設、歷史根源和文化心態的遞進次序,對中國哲學的特質和路徑進行探討。該研究成果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等網站轉發,引起了學界的關注。[4]

參考文獻

  1. 金廣早新聞》:浙師大科研院副院長王錕:金華精神就是篤實和包容 來源:金華之聲 發布:2018-05-22
  2. 王錕教授當選浙江省朱子學研究會副會長 .浙江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6-03-18]
  3. 校報報道我院王錕教授 .浙師大法政學院網站[引用日期2016-03-18]
  4. 《光明日報》刊發王錕教授研究成果 .法政學院[引用日期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