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齕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齕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
出生 秦國
逝世 公元前244年
國籍 華夏族

王齕號信梁,戰國末期秦國大將,初為白起的鋒芒所掩蓋,白起死後也未有大功績,但是王齕經歷三代秦王,為秦國宿將,與蒙驁王陵交替征戰,始皇帝二年,王齕戰死 。 [1]

人物簡介

長平之戰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將領白起率軍攻打韓國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國,使韓國的上黨郡同韓國的聯絡切斷,上黨郡太守馮亭以上黨郡歸附趙國。[2]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時任左庶長的王齕率軍攻打韓國,奪取上黨,上黨太守馮亭投降趙國,趙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屯兵,準備接收上黨並防備秦軍。同年四月,王齕因此攻打趙國,趙國派將領廉頗率軍還擊秦軍。秦、趙兩軍士兵時有交戰,趙軍士兵冒犯秦軍偵察兵,秦軍偵察兵斬殺趙軍副將茄(姓氏不詳,名茄),戰事日益擴大。 六月,秦軍攻破趙軍陣地,奪下兩座城堡,抓獲四名尉官。七月,趙軍高築圍牆,堅壁不出。秦軍實施攻堅戰,俘虜趙軍兩名尉官,攻破趙軍陣地,奪下西邊的營壘。廉頗固守營壘,採取防禦態勢與秦軍對峙,秦軍屢次挑戰,趙軍堅守不出。趙孝成王多次指責廉頗不與秦軍交戰,秦國丞相、應侯范雎派人到趙國花費千金施行反間計,大肆宣揚道:"秦國最懼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帶兵,廉頗容易對付,他即將投降秦國。"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因廉頗軍隊傷亡很多,而且屢次戰敗,但卻堅守營壘不敢出戰,再加上聽到許多反間謠言,便信以為真地派趙括取代廉頗率兵反擊秦軍。

秦國得知趙括當上將領,就暗地裡派白起擔任上將軍,讓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下令軍中有敢泄露白起出任最高指揮官者,格殺勿論。趙括一到任上,就發兵攻擊秦軍。秦軍假裝戰敗而逃,同時布置兩支突襲部隊逼近趙軍。趙軍乘勝追擊,直追到秦軍營壘。但是秦軍營壘十分堅固,不能攻入,而秦軍的一支突襲部隊兩萬五千人已經切斷趙軍的退路,另一支五千騎兵的快速部隊楔入趙軍的營壘之間,斷絕它們的聯繫,把趙軍分割成兩個孤立的部分,趙軍運糧通道也被堵住。這時秦軍派出輕裝精兵實施攻擊。趙軍交戰失利,就構築壁壘,頑強固守,等待援軍的到來。秦昭襄王得知趙軍運糧通道已被截斷,就親自到河內,封給百姓爵位各一級,徵調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全部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救兵,斷絕他們的糧食供應。

同年九月,趙國士兵斷絕口糧已經四十六天,軍內士兵們暗中殘殺以人肉充飢。困厄已極的趙軍撲向秦軍營壘,發動攻擊,打算突圍而逃。他們編成四隊,輪番進攻四、五次,但仍然不能衝出去。他們的將領趙括派出精銳士兵並親自披掛上陣,率領他們與秦軍廝殺,結果秦軍射死趙括。趙括的部隊大敗,趙軍士兵四十多萬人向秦軍投降。白起認為趙國士兵變化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要出亂子,於是用欺騙伎倆將這些降兵全部活埋 ,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年紀尚小的士兵放回趙國。此戰前後秦軍共殺死趙軍達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 ,史稱長平之戰。

屢攻趙國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十月,白起兵分三路攻打趙國,派王齕率軍攻打並奪取趙國的武安和皮牢。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當時五大夫王陵奉命率軍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王陵進攻邯鄲,但戰果甚少,進展不大,秦國便增派部隊援助王陵繼續作戰。結果王陵部隊損失五個軍營,秦昭襄王因王陵作戰不力而將其免職,改派王齕代替王陵統率部隊。 八、九月,王齕圍攻邯鄲,但沒能攻克下來。楚國派春申君黃歇同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率領數十萬大軍攻擊秦軍,秦軍傷亡慘重。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二月,秦國調動更多士兵駐紮在汾城附近。當時王齕繼續攻打邯鄲,但依舊未能攻克下來。恰逢各國援軍向王齕進攻,王齕幾次敗退,告急使者往返於秦國。 魏無忌率領援軍在邯鄲城下大敗秦軍,王齕於是撤除邯鄲圍軍退走 ,迴轉投奔汾城附近駐軍。二個月後,王齕進攻汾城,隨即跟隨張唐攻克魏國城邑寧新中,將其改名為安陽。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趙國將領樂乘、慶舍率軍攻打王齕軍隊,將王齕軍隊擊敗。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王齕攻克上黨各城,秦國將其地設置為太原郡。

輔政去世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即位,以呂不韋擔任相國,李斯擔任舍人,王齕與蒙驁、麃公等人擔任將軍,共同輔佐朝政。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王齕去世。

史書記載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資治通鑑》卷五至卷六

人物經歷

秦軍宿將

在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戰役長平之戰中,初期和後期的秦軍統帥是秦軍宿將王齕。

從《戰國無雙之魂斷長平》一文中可以一窺王齕的風貌。

戰國時代,北方的趙國自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進行了徹底的軍事改革。趙武靈王志向遠大,眼光不凡、意志堅定、大膽的推行移風易俗,並選練精銳弩弓騎兵。趙國在六國中率先組建起了強大的騎兵部隊。在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間,趙國西破林胡、樓煩、北滅中山,拓地千里。趙國君臣睦、將相和。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良相名將輩出。趙國民風剽悍、崇尚氣力、慷慨悲涼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國強卒練,故迅速成為戰國中後期的北方軍事強國。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國為之側目。在戰國中後期,東方三強(魏、齊、楚)相繼衰落,秦國之威獨步天下之時,趙國實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謂舉足輕重。

前269 年秦派大將胡陽率精兵數萬越韓境上党進攻趙國的閼與,反被趙奢所統領的趙軍精銳突騎所擊敗。至此,事態似乎向着有利於趙國的方向發展,事情果真如此嗎?秦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他在暗中積聚着力量,等待同趙國決戰的有利時機。「山雨欲來風滿樓」,秦趙這兩大軍事強國之間,早晚會有一場惡戰以決雌雄。悲壯慘烈的秦趙長平大戰,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拉開了帷幕。

前265年,秦採納范雎遠交近攻之策,連續4年不間斷的攻韓。相繼占領了韓國的少曲、高平、南陽、野王並阻斷了韓上黨郡與韓國本土之間的聯繫,秦國大規模的伐韓意圖非常明確,一來可削弱韓國並為秦軍東出,開闢通道;二來則可搶前攻占大行山以西各軍事要點,對趙魏兩國造成高屋建瓴之勢,為下一步打擊他們做準備。韓桓惠王在秦軍凌厲的攻勢之下焦頭爛額,知上黨必不保,故獻上黨與秦,求和以自保。韓上黨太守馮亭為促成三晉聯合共同抗秦的局面,拒絕執行王命,反將上黨十七縣獻與趙國。趙國統治集團內部,關於是否受地問題發生分歧,以平陽君趙豹為首的主和派認為馮亭獻上黨是引秦趙相爭的嫁禍之計,不可受地。以平原君趙勝為首的強硬派認為不戰得上黨十七縣,控山西形勝之地機不可失,趙應迅速接收上黨以防被秦國占先。趙孝成王採納平原君之議,派兵接收上黨。趙國虎口奪食置秦國霸權於不顧,深深激怒了強秦。

范雎勸昭襄王轉兵鋒大舉伐趙,還之以顏色,破三晉和縱之勢,以決韓魏兩國之後援。秦逐於當年(前261年)初,令全國男子書年,進行了總動員,發傾國之師攻趙。秦軍兵分兩路,一路出宜陽攻韓國堠氏以防韓魏援趙,用以掩護大軍側翼。秦軍主力由左庶長王齕(論壇有問題此處用了一個同音字)率領出安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取上黨。由於實力懸殊,上黨陷落,韓趙長黨軍民退守趙境長平。秦軍主力迅速向長平推進。

趙國見情況危急,緊急徵發大軍由老將廉頗統率星夜馳援長平。秦趙兩國重兵集團之間的歷史性大決戰,由此展開了。

在此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秦趙兩國所各自擁有的軍事實力。秦國是當時軍事上最為強大的國家,秦軍有奮擊之士(輕銳步兵)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秦地近西北,故民風兇悍尚武,且加秦馬優良,秦車迅猛,故真稱得上是超級軍事大國。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在戰場上的秦軍士兵左攜人頭,右夾生虜,所向披靡,如虎入羊群,甚至於為搶軍功,赤膊上陣廝殺。六國士兵聞秦兵而喪膽。秦軍大將如王乾、蒙毅、白起皆有勇有謀的軍事統帥。秦軍得兵法之教,注重各兵種協同作戰,以步兵方陣為單位,令行禁止、進退有據,作戰經驗豐富,極難對付。此役,秦國前後投入的兵力總數估計在六十萬左右。

當然趙國也不是軟柿子,自齊國衰落後,趙國已成為山東六國中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趙國有帶甲之士(精銳步兵)六十萬,車千乘、騎萬匹。趙國在總兵力的數量上不如秦軍,但趙國以弩弓騎兵見長,趙組建騎兵部隊較早,故趙騎兵訓練有素,且軍事素養高,經驗豐富。這裡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趙步兵的作戰經驗值、勇悍度方面似乎不如秦步兵。此役,趙國投入的總兵力大概在五十萬以上。

前260 年春,秦趙兩軍交戰達到白熱化程度,趙軍副將統率的前鋒部隊,在長平以南與秦軍激戰,全軍覆沒。趙軍初戰皆不利,廉頗率趙軍主力四十五萬退守長平以北,成囤居之勢,築壘自守,避不出戰。四月至七月,王齕率秦軍猛攻趙軍營壘。雙方激烈交戰,秦趙兩軍均損失慘重。趙軍前後六名尉官陣亡,丟失了兩處要地,至七月,趙軍西營壘被秦軍攻占。在數戰不利的形勢下,趙軍憑藉地形,繼續堅壘不戰。秦軍在之前的攻堅戰中,死傷大半,攻勢也逐漸減弱。雙方在戰場上,逐漸進入相持階段。秦見趙軍重兵集團縮成一團死守不戰,一時難以吃掉,逐行反間,派間諜在趙境內,製造謠言,散布輿論。八月,趙撤換廉頗起用年輕將領趙括為大將統率全軍。秦國暗中起用名將白起,並制定了誘其深入,分割包圍、積極打援、聚而殲之的作戰預案,並封鎖一切消息。趙括至長平後,全面推翻廉頗的既定方案,準備同秦軍決戰。秦軍誘趙軍出戰並佯退,趙括不知虛實,自率趙軍主力傾巢追擊,直至秦軍營壘,秦軍出動兩萬五千人的車騎快速部隊,從兩翼迅速穿插至趙軍之後,控制谷口有利地形,切斷趙軍退路,並派五千騎兵監視趙軍大營中的留守部隊。秦軍至此完成了對趙軍主力的嚴密包圍。

秦軍為防止趙軍突圍在趙軍被合圍後,迅速出動輕兵反覆衝擊趙軍,以挫其兵鋒。合圍圈中的趙軍初戰不利,趙括為防趙軍被分割殲滅,命全軍修築營壘工事,聯成一片,堅守待援。趙軍在長平被圍的消息傳至邯鄲,趙統治集團深為震驚,舉國震動。趙國在全國搜集留守部隊,竭盡全力援救長平。為防止趙軍內外聯合破圍,秦昭襄王親赴河內盡征十五歲以上男子從軍,組建了打援兵團自河內直插丹朱嶺,以出趙軍長平大本營之後,實施更加深遠的縱深包圍,徹底地的阻斷了邯鄲與長平之間的一切聯繫。至九月底,長平趙軍被圍,斷糧以達四十六日,趙軍內部割死屍,宰戰馬,殺傷兵為食,人心浮動,瀕臨絕境。趙括知形勢危急,集中所有精銳部隊分為四個編隊,不分晝夜,輪番突圍。趙括身先士卒率趙兵沖秦陣,秦軍萬弩齊發,趙括身中數十箭,猶呼向前,力戰而死。

趙軍大將戰死,趙軍喪失統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突圍無望,在絕望之中,軍心崩潰不復有戰心,遂全體擲兵棄甲向秦軍投降。秦軍受降,在解除趙軍士兵武裝後,只將年幼者二百四十餘人放回,用以震懾趙人之心,而將四十餘萬趙國降卒全部坑殺。這一天,幾乎所有的趙國普通家庭都感到了失去親人的悲痛,母親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們失去父親。天黑了,落雨了,在秋雨纏綿,秋風悽苦的長平谷地,四十萬袍澤同生同死,同休同戚,悲壯慘烈足以感天動地。當長平的雨水與血水交匯成溪流時候,有誰能分得清,這究竟是雨?是血?還是淚?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令人心酸的一幕。

前260年十一月,著名的合縱家蘇代受趙韓兩國君主所託,攜帶重金前往秦國遊說秦相范雎。蘇代言於范雎曰:白起若成滅趙大功,必授三公,君將何以自處?秦相范雎處於維護自身地位與牽制白起的考慮,向秦昭襄王建議有條件的同趙韓兩國構和。昭襄王准議,秦國於十二月允韓國獻洹雍之地,趙國割六城講和,前259年一月秦同趙韓兩國全線停戰。白起對范雎的罷兵休整之議十分不滿,多有怨言,秦國將相不合。秦國罷兵後,趙國決策層內部關於是否如約割地的問題,發生了一番爭議。

趙郝、樓緩認為:趙國應該儘快如約割地,不然將會招致秦國的大規模進攻,趙國將落得被各國瓜分的境地。虞卿針鋒相對認為:秦國休戰是因為力盡兵疲,豈能割六城強敵而自弱,趙國應該積極的拉攏齊、魏、韓三國,結為外援,以抗暴秦。趙王採用虞卿之策,遣使赴齊商洽合縱事宜,並與魏國簽訂攻守同盟。趙將靈邱之地贈與楚相春申君用以拉攏楚國,並派使節攜厚禮入燕韓兩國交好。趙國君臣深知一旦與秦毀約,必然要導致秦大規模報復性進攻,故趙國上下積極備戰,士氣高漲,務農耕、修兵甲、繕城守、撫遺孤、上下同心、舉國一致、誓死抗秦。

秦昭襄王得知趙國毀約拒不割地還積極遊說反秦,感到被戰敗國趙國無恥的耍弄了,震怒之下決定命白起為將大舉攻趙。白起拒不受命並進言,趙自長平敗後,君臣憂懼,勤於國政,務耕備戰,且卑詞厚禮結交五國,趙為天下強國,雖經慘敗但仍具實力,且完成合縱,專務抗秦,故秦攻趙必敗。白起勸國君慎重考慮攻趙事宜,秦王內心惱怒,但鑑於白起功勳卓著,故隱忍未發。九月,秦國大舉伐趙,為保存實力,趙軍全線收縮,堅壁清野,退守都城。秦將王陵率秦軍主力長驅直入兵圍邯鄲。

秦軍猛攻邯鄲,趙孝成王親自激勵趙人抗秦,平原君更是毀家疏難,盡散資財、獎賞死士,並遣妻女至軍救護傷兵,漿補衣物。趙國軍民上下同仇、群情激奮、死守國都,挫敗了秦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至十月,秦軍士卒傷亡近萬人,邯鄲巍然不動。趙王遣使威脅秦國:如果,秦國不立即停止進攻邯鄲,趙國將依約斬殺秦國質子嬴子楚(秦昭王之子)全家。昭襄王不為所動,命大將王齕率軍增援邯鄲,對趙都發動了更大一輪的強攻。在秦王嚴令之下,秦軍不計任何傷亡猛攻邯鄲,城內趙軍遣精兵猛士不斷出城反擊秦軍,為配合邯鄲方面的作戰,趙國各地的留守部隊也司機打擊秦軍的側翼與運輸線。

殘酷的戰鬥,從前259年秋季一直進行到第二年盛夏時節。經過九個月殊死戰鬥,秦軍傷亡慘重,自副將以下,前後五名校官戰死,士氣低落、疲憊不堪,而趙軍雖傷亡過半,漸感不支,但仍然頑強的堅守着邯鄲。前方軍事不利的消息傳至咸陽,使秦國最高層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歧與爭吵,昭襄王對范雎與白起,表現出強烈的不滿,認為范雎誤國使秦國蒙羞,白起驕恃不為君用。秦王決定再次任命白起代替王齕出任秦軍統帥。武安君白起為了維護軍事將領的獨立性與自己不敗的軍事榮譽,再一次託病拒絕任命。秦王質問白起,白起對曰 :「趙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以軍伐之,趙必固守。挑其軍戰,必不肯出。圍其國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無所得。兵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見其害,為睹其利。」併力主秦國在各國援軍趕來之前,儘快結束這場沒有結果的戰爭。秦王聲色具裂的督促白起「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武安君不為所動,堅決的表示「破國不可復完,死卒不可復生。臣,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為辱軍之將。」秦王雖然被辨的啞口無言,但內心深處是無法接受白起這種失敗論調的,更令這位精明的大王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威信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在惱羞成怒之下,秦昭襄王決定剝奪白起的一切官職與爵位,降為士伍,之後又余恨未盡的賜劍令其自裁。而此時,迫於邯鄲危急的形勢,趙國開始了一番艱辛曲折的合縱求援之路。早在邯鄲被圍之初,趙國派使臣赴齊國借糧,齊國君臣態度曖昧,趙使無功而返。秦軍圍攻邯鄲漸緊,趙國請求姻親之國魏國依約發兵相救。

魏安厘王命大將晉鄙率精兵十萬北上,秦王派使臣赴梁言於魏王:邯鄲不久必下,諸侯但有救趙者,秦必攻之。魏王震恐,命魏軍屯與漳水之南,原地待命。魏軍觀望不前,秦軍猛攻邯鄲,平原君心急如焚,寫信給內弟魏公子無忌,請信陵君設法相救。信陵接信後,知邯鄲危急,數次入宮苦諫魏王發兵救趙,但魏王畏於強秦,顧慮重重,未至可否。平原君在無奈之下,率門客赴楚求援,楚考烈王被秦國打怕了,恐殃及本國,百般推託,後毛遂以楚國國恥激之,楚王深受震動,最終與趙達成合縱,並命春申君黃歇率軍救趙。而此時,信陵君在苦諫無效的情況下,採用侯生之謀,使魏王寵妾如姬竊取調兵虎符,赴鄴殺晉鄙奪取兵權,精選武卒八萬直趨邯鄲。至十二月初,魏楚兩軍均已趕到邯鄲外圍,秦國也不斷的增兵汾城(河東之地)以為聲援,並命鄭安平率軍增援邯鄲,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揮魏楚聯軍,對秦軍發動了強大的攻勢,魏軍擊於西,楚軍擊於東,趙軍應於內,秦軍三面受敵,全線崩潰。王齕率秦軍主力向西倉狂敗退了數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鄲城南駐防的秦軍鄭安平部兩萬人,被趙軍重重圍困。鄭安平部遠離主力,糧秣斷絕,突圍無望,只得全軍降趙。三國聯軍乘勝進攻汾城,秦軍大敗,被迫撤至河西,夾河對峙。聯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之地,聲威大震,而秦軍也在積聚力量,伺機捲土重來。

至此,秦趙戰爭第一階段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邯鄲戰後,秦國士卒死傷大半,丟失了六年以來所侵占的所有的領土,由於百戰精兵大半血染長平,折戟邯鄲,秦國在數年之內喪失了持續進攻的能力。而趙國經此一戰,軍隊死傷數十萬,邯鄲僅以城免。趙國從軍事強國的寶座上跌落,漸入式微。規模宏大的長平――邯鄲之戰,不僅在當時震動天下,給參戰國秦趙兩國之人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後世對此戰的成敗得失也頗為津津樂道。這場戰役的勝敗對秦趙雙方的意義是不一樣的,秦趙兩國各一勝一敗,秦國最終慘敗而未傷根本,趙國最終慘勝而元氣大傷。通過長平大戰,秦國殲滅了趙國足夠多的有生力量,趙國一蹶不振,六國弱勢以成。當秦人在函谷關內向外看的時候,自豪的發現,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挑戰他們的軍事霸權了。秦人已經處於那個時代的頂峰,一百二十多年來,無數秦軍袍澤懷着氣吞山河的壯志,用鮮血與烈火凝聚的統一之夢,即將進入最後二十年的衝刺了。

王齕先戰平廉頗,然後輔佐白起全殲馬服子趙括45萬趙軍,後為信陵君指揮魏楚聯軍擊敗,范雎摯友秦將鄭安平投降長平、邯鄲之戰結束。

(史載: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昭王殺白起。趙、楚、魏三國里外夾攻,大敗秦軍,秦將鄭安平投降,秦相范睢被殺。)

有一種說法:齊之技擊不如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如趙之勁騎,趙之勁騎不如秦之死士。

秦之銳士號稱戰國第一,趙之勁騎敗落是符合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但是楚之擊技,魏之武卒聯手,驗證的成吉思汗的名言「團結就是力量」。

〔《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卷二〕

善師篇〉第十一

經曰:兵非道德仁義者,雖伯有天下,君子不取。周德既衰,諸侯自作禮樂,專征伐,始於魯隱公,齊以技擊強,魏以武卒奮,秦以銳士勝。說者以孫、吳為宗,唯荀卿明於王道而非之。謂:齊之技擊是亡國之兵,魏之武卒是危國之兵,秦之銳士是干賞蹈利之兵。至於齊桓、晉文之師,可謂入其域而有節制矣。故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敵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當湯武之仁義。

故曰:「善師者不陣,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

黃帝獨立於中央而勝四帝,所謂善師者不陣也。湯武征伐,陳師誓眾,放桀擒紂,所謂善陣者不戰也。齊桓南服強楚,使貢周室;北伐山戎,為燕開路,所謂善戰者不敗也。

楚昭王遭闔閭之禍,國滅出亡,父兄相與奔秦請救,秦人出兵,楚王反國,所謂善敗者不亡也。凡兵,所以存亡繼絕、救亂除害,故伊、呂之將,子孫有國,與殷周並,下至末代,苟任詐力貪殘,孫、吳、韓、白之徒,皆身被誅戮,子孫不傳於嗣。蓋兵者,兇器;戰者,危事。陰謀逆德,好用兇器,非道德、忠信不能以兵定天下之災、除兆民之害也。

看了以上篇章筆者很迷茫按照上面理論,白起身被誅戮,子孫不傳於嗣是壞到短子絕孫無以復加。暴秦短壽亦然。

可是忽必烈說「非也」元用種族劃分血腥統治非常不人道的手段有效的治理着中國,而且國力很強盛,兩次討伐日本,因種種原因討伐未遂若干次。

長平之戰

繼續說王齕,公元前262年春夏間,廉頗在空倉嶺一線布防,王齕率軍於沁河沿線準備突擊。戰事是由趙空倉嶺守軍同秦前哨部隊遭遇開始的,守軍招架不住,秦軍步步進逼。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四月,……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從此太史公極其簡明概括地記載,可以見出:初戰,秦軍攻勢銳不可當,「二鄣城」前文已述其詳,秦軍很快就突破了趙軍空倉嶺一帶呈犄角之勢的防衛體系。趙軍於空倉嶺陷落後,似乎曾作過加固南北兩翼以鉗制深入之敵的努力,所謂「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結果沒有成功,「秦又攻其壘,……奪西壘壁」,終於空倉嶺南北幾十里防線—一西壘壁(一作西長壘)完全陷落了。

長平之戰初期,秦趙遭遇時間、地點、經歷大較如是。這裡有幾個問題需作辨證。其一:《史記》正義所謂「趙西壘在澤州高平縣北六里是也,即廉頗堅壁以待秦,王齕奪趙西壘壁者」云云,其義不經。只有空倉嶺防線才是名副其實的「趙西壘」,而「高平縣北六里」處當丹河東,屬趙軍的東線,而公元前262年七月初戰之時,丹河東尚牢牢在趙控制之中,以至廉頗退守丹東堅壁待秦後,相峙三年,王齕終不能突破丹河防線,其初戰所奪趙西壘,自不在「高平縣北六里」一帶。其二,洪峻先生等主編《中外著名戰爭實錄·長平之戰》)稱,白起預見到趙括的為人與戰法,部署兵力以對,「八月,趙括果然率軍大規模出擊。……秦軍兩翼奇兵插到趙軍出擊部隊的後方,搶占西壁壘,截斷了出擊趙軍與營壘的聯繫,構成了包圍圈」云云。此說除了對戰場格局、兩方戰守態勢本身交代未所確指外,無論與史實上抑或地理上,皆嫌不合。

首先,秦軍攻占趙西壘壁,時當王齕一廉頗三年對峙初期,不是最後白起一趙括決戰之時出奇兵才攻占的,白起及其奇兵固與趙西壘壁無涉。事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這是明白無誤的。其次,趙「西壘壁」,指以天險空倉嶺(今山西高平與沁水交界處)為中心的南至武神山、北達丹朱嶺的南北防線,系長平之戰初期廉頗所構築的,當時趙在上黨地區能夠控制的最西方的首道防線,因稱「趙西壘」,一稱「西長壘」。至白起一趙括最後決戰之時,白起出奇兵插到敵後搶占的,不是趙「西壘壁」,而是橫亘於長平古戰場最東北的百里石長城(由高平、長子交界處的丹朱嶺迤東南直至壺關、陵川交界處的馬鞍壑)背後一線。白起之所以遣奇兵至此,旨在阻絕趙軍可能來自邯鄲方面的一切援兵和糧芻輜重補給,斯處蓋與初戰之時王齕所奪廉頗趙「西壘壁」亦無涉。其三,張習孔先生等以秦軍搶占的趙西壘壁在今「高平縣北的韓王山高地」(《中國古代著名戰役》,天津教育出版社l99l年)。

前文已述其詳,秦之攻占趙西壘壁,時當長平之戰初,趙西壘壁指當時趙軍最西的空倉嶺防線。而韓王山當今高平北與丹河東,屬趙軍丹河防線的縱深陣地,是趙軍的東線,——秦趙最後決戰的地方,遠非三年初戰之時趙軍的西線,這裡自不能稱趙「西壘壁」。其四,張文達、維民先生以長平之役初戰,歷述馮亭「遂棄上黨,引殘軍及難民逃往趙國。至長平關(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才遇到趙國大將廉頗帶領的馳援上黨的二十萬趙軍。但因上黨已失,秦趙兩國軍隊對峙於長平關一線」(《中國歷代軍事人物傳略·白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云云。此蓋於史實與上古文獻記載不合,於地理則與是役之初秦趙遭遇於趙軍陣地西線(西壘壁)——空倉嶺地區亦不合。 

王齕突破了趙的天險空倉嶺及其防衛集群,攻占了其接應和補給基地——四山環衛、三水匯流的完固要塞光狼城,東進丹河的障礙掃除殆盡,一鼓作氣進抵丹河西岸一線,遂形成隔河與趙相峙的態勢。從趙軍方面看,極富實戰經驗而老謀深算的廉頗,或可遭遇中摸透了秦軍戰力不可與之正面硬拼,或可出於保存實力以伺機後發制敵,再未經組織抵抗就撤回丹河東岸沿山一線,固守有利地形,以丹河為依託,全力加固丹河防線。廉頗在丹東不獨有水寬谷深的丹河可憑,更有大糧山、韓王山兩大制高點,可鳥瞰數十里丹河兩岸,敵我動靜,如指囊中。

至此,「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就這樣,他充分利用占據的有利地勢,固守陣腳,以不變應萬變,一連堅持數載,實力強而急於戰的王齕卻一籌莫展,始終不能跨越丹河一步——從文獻記載秦軍攻取二鄣城、奪西壘壁後,再無任何陣地易手的記載看,足以說明這種現象。戰局呈現一種不分勝負的膠着狀態。魏晉北朝時期,《上黨記》、《水經注》的作者在當地尚能看到的「(長平)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許里,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遺壁舊存焉」(《水經·沁水注》),正是這種狀態真實生動的寫照。

秦軍遠道而來,糧芻輜重補給維艱,又有好戰嗜殺所謂「虎狼之國」之名,在上黨可謂「失道寡助」;趙軍則以逸待勞,補給可源源而來,又有上黨吏民的全力支持與合作。這就決定了秦軍利於速戰速決,趙則利於持久之戰,而所以「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者,正是這種戰略戰術利害的客觀反映。強秦弱趙之所以有數年相峙局面的出現,則是廉頗戰略思想、軍事藝術遠勝於王齕的客觀反映。上述難分難解的戰局倘若長此下去,顯然將越來越向有利於趙而不利於秦的方向傾斜,秦軍在老馬嶺「詭運置倉」(明萬曆三十四年(空倉嶺建城記)碑),又是這種傾斜日益嚴重的客觀反映。

其實,戰局形勢不可能長此停留在一個水平線上,要麼按着廉頗的戰略思想繼續發展下去,相機反攻,擊潰或消滅秦軍;要麼中生變故,或趙廷自相掣肘,或來自秦廷對策,致形勢向相反方向發展。其結果是,後一種情況的兩種現象都發生了,年少輕躁而軍事知識至多是聊勝於無的趙孝成王,以廉頗以逸待勞、後發制敵的戰略為「不敢戰」,"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干金於趙為反間,……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同時「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更「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如此,廉頗的事業既不得善終,形勢由以久經沙場、富謀多智、老成持重的廉頗為主將的趙軍,對以年輕氣盛、輕慮淺謀、缺乏實戰經驗的王 為主將的秦軍,一變而為由以年輕氣盛、輕慮淺謀、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為主將的趙軍,對以久經沙場、富謀多智、老年持重的白起為主將的秦軍。從此,弱趙與強秦三年僵局、平衡終於被打破,戰局向着利於秦而不利於趙的方向急轉直下。

歷史記載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韓)南陽太行道,絕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日:「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日:「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原君日:「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

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長王 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問,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 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於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四十八年(前259)十月,秦復定上黨郡,秦分軍為二:王 攻皮牢,拔之;司馬梗定太原。韓、趙恐,使蘇代厚幣說秦相應侯日:「武安君禽馬服子乎?」日:「然。」又曰:「即圍邯鄲乎?」日:「然。」「趙亡則秦王王矣,武安君為三公。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趙亡,秦王王,則武安君必為三公,君能為之下乎?雖無欲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嘗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之民皆反為趙,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趙,北地入燕,東地入齊,南地入韓、魏,則君之所得民亡幾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於是應侯言於秦王日:「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其九月,秦復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將。武安君言日:「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長平之戰,有補於《白起王翦列傳》者凡二:一是有關趙括其人,藺相如謂「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括母說,括父趙奢當年嘗言「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更雲奢為將之時,幕有以師事者十數,以友事者百數,凡國家勛賞,悉數散發士卒同僚,一俟受令出征,夙興夜寐,蓋不問家事;而括一旦為將,即目中無人,不可一世,朝廷賞賜,一概帶回自家,一天注意的就是購置上好田宅。二是有關趙括臨戰的作法,所謂「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 

《戰國策·趙策一·秦王謂公子他》有關長平之戰的記載,有補於上述者凡二:一是韓桓惠王答應割讓上黨郡予秦後,嘗遣韓陽傳諭上黨守靳 執行,而超卻誓死不降秦,所謂「臣請悉發守以應(戰)秦,若不能卒,則死之」,韓王乃遣馮亭代靳 。二是對趙廷在論辯是否接受馮亭獻地問題上記載獨詳:趙王喜,召平原君(當為「平陽君」)而告之日:「……今馮亭令使者以(上黨)與寡人,何如?」趙豹對日:「臣聞聖人甚禍無故之利。」王日:「人懷吾義,何謂無故乎?」對日:「秦蠶食韓氏之地,中絕不令相通,故自以坐受上黨也。且夫韓之所以內趙者,欲嫁其禍也。秦被其勞,而趙受其利,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小弱,而小弱顧能得之強大乎?今王取之,可謂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糧,其死士皆列之於上地,令嚴政行,不可與戰。王自圖之!」王大怒日:「夫用百萬之眾,攻戰逾年曆歲,未見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十七),何故不為?」趙豹出。王召趙勝、趙禹……,二人對日:「用兵逾年,未見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趙勝往受地。 

《史記·趙世家》相關記載與此參差相仿,當祖於《戰國策》。 

《戰國策·趙策三·秦趙戰於長平》記載又有補於上述者,是廉頗初戰失利而屢遭失亡後,趙廷嘗有「縱橫」之爭及其活動;秦、趙戰於長平,趙不勝,亡一都尉。趙王召樓昌與虞卿日:「軍戰不勝,尉復死,寡人使卷甲而趨之,何如?」樓昌日:「無益也,不如發重使而為媾。」虞卿日:「夫言媾者,以為不媾者軍必破,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論秦也,欲破王之軍乎?其不邪?」王日:「秦不遺餘力矣,必且破趙軍。」虞卿日:「王聊聽臣,發使出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入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從也,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趙王不聽,與平陽君為媾,發鄭朱入秦,秦內之。趙王召虞卿日:「寡人使平陽君媾秦,秦已內鄭朱矣,子以為奚如?」虞卿日:「王必不得媾,軍必破矣,天下之賀戰勝者皆在秦矣。鄭朱,趙之貴人也,而入於秦,秦王與應侯必顯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趙卒不得媾,軍果大敗。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有關記載,則悉祖於《策》文,而《新序》或祖於《策》文或祖於《史記》。《漢書·馮奉世傳》記載:「馮奉世,字子明,上黨潞人也,徙杜陵。其先馮亭為韓上黨守,……趙封馮亭為華陽君,與趙括拒秦,戰死於長平。」 

《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長平》記載: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秦計日:「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蘇秦謂齊王日:「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燕之計過矣。且趙之於燕、齊,隱蔽也,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 

《史記·田完世家》記載雷同,當祖於《策》文,惟「蘇秦」為「周子」(適時蘇秦死已久,當為周子),而「齊、燕」皆作「齊、楚」,又齊王終不聽,秦則破趙於長平。《史記·范睢蔡澤列傳》所謂「(秦)昭王用應侯謀,縱反間賣趙,趙以其故,令馬服子代廉頗將」,是唯一直接披露秦對趙行反間蓋出於范睢陰謀的文獻。《戰國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繕兵》引白起語,獨有戰後顯示出的戰爭創傷及其醫治創傷的情景:秦民之死者厚葬,傷者厚養,飲食鋪饋,以靡其財;趙人之死者不得收,傷者不得療,涕泣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 

綜上所述,記載長平之戰的早期文獻大較如是。中古以來,諷喻趙孝成王易將而趙括誤軍,以及憑弔被坑殺趙俘而即景獻欷的詩賦姑不論,單就文獻史料言,魏晉之時,何晏著書抨擊白起大規模屠降,亦披露個別值得注意的資料:「白起之降趙卒,詐而坑其四十萬,豈徒酷暴之謂乎!後亦難以重得志矣。向使眾人皆豫知降之必死,則張虛卷(拳)猶可畏也,況於四十萬被堅執銳哉!天下見降秦之將頭顱似山,歸秦之眾骸積成丘,則後日之戰,死當死耳,何眾肯服,何城肯下乎?是為雖能裁四十萬之命而適足以強天下之戰,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堅諸侯之守,故兵進而自伐其勢,軍勝而還喪其計。……長乎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趙矣,秦王又親自賜民爵於河內。夫以秦之強,而十五以上死傷過半者……」 (轉引《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集解)其中所云「長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趙」,為前此文獻之所獨出。這個時期,逾出傳世。

公元前256年,趙將樂乘、慶舍攻打王齕軍,大破之。

戰國末期秦國將領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白起為上將軍,王齕為副將,大敗趙國。公元前259年,奪取趙國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統軍圍攻趙都邯鄲,但未能攻克,楚、魏聯軍大敗秦軍。

公元前257年,王齕繼續攻打邯鄲,但依舊未能攻克。恰逢各國援軍向王齕進攻,在邯鄲城下大敗秦軍,王齕撤圍逃奔秦軍增援部隊所在的汾城附近。不久王齕進攻汾城,隨即攻克魏國的寧新中。公元前247年,王齕攻克上黨各城,秦國將其設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齕去世。

影視形象

2017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隋書楊飾演王齕。


視 頻

秦國名將 王齕2020-12-19

參考來源

  1. 王齕 ,名人簡歷網
  2. 王齕 ,百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