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理查德·哈密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理查德·哈密頓(英語:Richard Hamilton,1943年12月19日-),美國數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基督教耶魯大學校友。

基督教信仰普遍接受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教義[1],也就是聖父、聖子、聖靈為同尊同榮的上帝[2]

簡介

哈密頓畢業於耶魯大學並於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為Robert Gunning。哈密頓曾任教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聖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哈密頓主要的數學貢獻領域包含微分幾何,特別是在幾何分析。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發現了里奇流(Ricci flow)並提議了研究計劃,由格里戈里·佩雷爾曼證明了威廉·瑟斯頓幾何化猜想及龐加萊猜想並於2006年獲菲爾茲獎,但拒絕受獎。

哈密頓曾於1996年獲得奧斯瓦爾德·維布倫幾何學獎;2003年獲得Clay Research Award。他分別于于1999、2003年獲選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他也於2009因開創性貢獻獲得美國數學學會Leroy P. Steele Prize

於2010年3月18日,格里戈里·佩雷爾曼因為證明龐加萊猜想而成為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設立的千禧年大獎的首位得主。但他於2010年7月1日拒絕受獎,他認為哈密頓的貢獻更為重要。

於2011年6月哈密頓與季米特里奧斯·赫里斯托祖盧共同獲得邵逸夫獎,獎金100萬美元。

視頻

理查德·哈密頓 相關視頻

聖經舊約縱覽05
舊約概論07(上)

參考文獻

  1. 正確認識基督教教義,搜狐,2020-01-14
  2. 歷史上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搜狐,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