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理查德·布萊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理查德·布萊特又譯理查德·布賴特(Richard Bright,1789年9月28日 - 1858年12月16日)是一位英國醫生,也是腎臟疾病研究的早期先驅。他以對腎炎「布萊特氏病」的描述而聞名,基督教愛丁堡大學校友。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亞和西亞一些國家、佛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被列為國教[2]

簡介

布萊特於1807-1813年就讀於愛丁堡大學學院。畢業後,他開始在蓋伊醫院工作,從事醫學教學、實踐和研究。在那裡,他與另外兩位著名的醫學先驅托馬斯·艾迪生和托馬斯·霍奇金一起工作。他對腎臟疾病的原因和症狀的研究使他確定了後來被稱為布萊特氏病(Bright's Disease)的疾病。 為此,他被認為是「腎臟科之父」。 1821年布萊特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愛丁堡大學

愛丁堡大學在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的允許(Royal Charter)和愛丁堡市議會(Town Council)的資助下於1582年展開籌建。翌年大學正式成立,作為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之後的第一所市立大學(Civic University),是蘇格蘭的第4所也是整個英語世界的第6所大學。

愛丁堡大學的建立歸功於奧克尼群島首府柯克沃爾的聖馬格努斯大教堂主教羅伯特·里德,他在1558年去世後將其財產遺留下來作為大學最初的創建基金,並由愛丁堡鎮議會(Edinburgh Town Council)付諸實施,最終在多方努力下於1582年由詹姆斯六世頒發皇家憲章而成立,當年為1582年。因為當時的大學都是由教宗詔書創立的,這便非同尋常。1583年開始在一名年輕的聖安德魯斯大學畢業生Robert Rollock的管理下授課。這是當時第四所蘇格蘭大學,而同期英格蘭只有牛劍兩所。大學最初名為唐尼斯學院(Tounis College),1617年改名為詹姆斯國王學院(King James's College)。18世紀時愛丁堡大學成為了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之一。

視頻

理查德·布萊特 相關視頻

你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有趣歷史嗎?趣聞歷史講解
科普:世界三大宗教的趣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