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琴河感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琴河感舊

作品名稱:琴河感舊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吳偉業

琴河感舊,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婁東詩派開創者吳偉業所作的一首詩詞。

正文

其一

白門楊柳好藏鴉,誰道扁舟盪槳斜。金屋雲深吾谷樹,玉杯春暖尚湖花。

見來學避低團扇,近處疑嗔響鈿車。卻悔石城吹笛夜,青驄容易別盧家。

其二

油壁迎來是舊遊,尊前不出背花愁。緣知薄倖逢應恨,恰便多情喚卻羞。

故向閒人偷玉箸,浪傳好語到銀鈎。五陵年少催歸去,隔斷紅牆十二樓。

其三

休將消息恨層城,猶有羅敷未嫁情。車過捲簾徒悵望,夢來褍袖費逢迎。

青山憔悴卿憐我,紅粉飄零我憶卿。記得橫塘秋夜好,玉釵恩重是前生。

其四

長向東風問畫蘭,玉人微嘆倚欄杆。乍拋錦瑟描難就,小疊瓊箋墨未乾。

弱葉懶舒添午倦,嫩芽嬌染怯春寒。書成粉箑憑誰寄,多恐蕭郎不忍看。[1]

作者介紹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世居江蘇崑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2]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代表作品《永和宮詞》、《洛陽行》、《蕭史青門曲》、《圓圓曲》等。

吳偉業他一生寫詩千餘首。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梅村詩餘》,傳奇《秣陵春》,雜劇《通天台》、《臨春閣》,史乘《綏寇紀略》,《春秋地理志》等。 

詩以宗法唐人為主,兼取宋代蘇軾、陸游。《四庫全書總目》評論說:「其少作大抵才華艷發,吐納風流,有藻思綺合、清麗芊眠之致。及乎遭逢喪亂,閱歷興亡,激楚蒼涼,風骨彌為遒上。」頗能概括其特色及前後變化。[3]

吳偉業,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左庶子等職。清順治十年(1653)被迫應詔北上,次年被授予秘書院侍講,後升國子監祭酒。順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喪為由乞假南歸,此後不復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