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油三酯偏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甘油三酯偏高
原圖鏈接

甘油三酯(TG)是長鏈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血清甘油三酯是所有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總和。臨床上作為一項重要的血脂常規測定指標,與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共同作為血脂測定的基本項目。隨着對其致動脈粥樣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甘油三酯作為冠心病的一項獨立的危險因素受到重視。甘油三酯正常值範圍應<1.70mmol/L。 [1]

標準

我們將甘油三酯水平分為四級:
正常水平:低於1.76毫摩/升;
臨界高水平:1.76~2.26毫摩/升;
高水平:大於等於2.27毫摩/升;
極高水平:超過11.3毫摩/升。

中文名 英文名 隸 屬
甘油三酯偏高
High triglycerides
高血脂症
治療方法 引起病症 危害
運動、飲食
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堵塞等
造成心血管疾病
甘油三酯偏高原因
[1]

甘油三酯處於臨界高水平和高水平的患者,常常伴有導致冠心病危險性增加的脂質紊亂,如家族性複合型高脂血症糖尿病性脂質紊亂血症。甘油三酯水平超過1 1.3毫摩/升的患者急性胰腺炎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我國正常人血脂水平比相應年齡、相應性別的歐美人低。我國成人血清總膽固醇水平約為180毫克/分升,較歐美人口平均水平(210毫克/分升)約低25%~30%。 [2]

作用

甘油三酯是人體主要的能量儲存庫,它根據身體所需會被分解,大部分組織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產物供給能量,同時肝臟、脂肪等組織還可以進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組織中貯存。

儘管甘油三酯有諸多生理功能,但過多的甘油三酯會導致脂肪細胞功能改變和血液黏稠度增加,並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性,而且,血液中甘油三酯過高還會引起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影響因素

甘油三酯偏高原因
原圖鏈接

飲食不當

飲食不當是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原因。當進食大量脂肪類,尤其是動物脂肪食物後,體內甘油三酯水平明顯升高;當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細的糧食進入體內後,會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

生活方式

甘油三酯偏高原因
原圖鏈接

不正當的生活方式經常吸煙、酗酒、精神緊張或焦慮等,也容易引發血脂異常,出現甘油三酯升高。

遺傳因素

家族中,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出現血脂異常,則後代的患病率也相應增高。

疾病

糖尿病肥胖症腎病肝病等,也有可能引起血脂異常,出現甘油三酯升高。 [3]

危害

膽固醇
原圖鏈接

甘油三酯高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漸漸形成小斑塊,而血管壁上的這些塊狀沉積會逐漸擴大面積和厚度,使血管內徑變小,血流變慢,從而加速堵塞血管的進程,嚴重時血流中斷。

阻塞物脫落還能造成血栓,對人體的損傷都是很嚴重的。發生在心臟可引起冠心病、心梗;在大腦可引起腦卒中、中風;在眼底會引起視力下降,失明;發生在下肢會引起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而致肢體壞死。

此外,甘油三酯高的危害還包括引發高血壓、膽結石、胰腺炎、老年痴呆,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礙,加重肝炎等。 [4]

飲食預防

甘油三酯偏高預防
原圖鏈接

飲食療法是調治各種高脂血症的基礎,尤其是對原發性高脂血症患者,更應該首選飲食調治。飲食控制須做到以下幾點:

  • (1)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是控制能量的基礎。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豬油、肥豬肉、黃油、肥羊、肥牛、肥鴨和肥鵝等。
  • (2)限制膽固醇的攝人量。忌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魚子、魷魚等食物。
  • (3)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來源非常重要,主要來自於牛奶、雞蛋、瘦肉類、禽類(應去皮)、魚蝦類、大豆和豆製品等食品。
  • (4)多吃富含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的食物。如鮮果和蔬菜,可選用降脂食物,如酸牛奶、大蒜、綠茶、山楂、綠豆、洋蔥、菌菇類等食物。
  • (5)限制甜食。糖可在肝臟中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漿中甘油三酯的濃度增高,所以應限制甜食的攝人,尤其不要過多吃糖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另外,儘量採用蒸、煮、燉、氽、熬的烹調方法,少採用煎、炸、炒的烹調方法,堅持少鹽飲食,每日食鹽控制在6克以下。 [5]

視頻

終於找到甘油三酯高的「源頭」

[6]

甘油三酯高是怎麼回事

[7]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

[8]

原來「甘油三酯」偏高都是因為這4個因素

[9]

參考資料

  • 景錄先主編.高脂血症防治必讀:中國婦女出版社,2008.5:8-9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