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藍型油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甘藍型油菜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學名:甘藍型油菜

拉丁學名:Brassica napus L.

別 稱:Rapeseed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五椏果亞綱

目:白花菜目

科:十字花科

族:蕓薹族

屬:蕓薹屬

亞 種:甘藍型油菜

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油菜三大類型之一。由白菜(AA, n=10)與甘藍(CC, n=9)通過自然種間雜交後雙二倍化進化而來的一種複合種。歐洲是它的起源地。因其葉形和株型與甘藍酷似,故名。染色體組為AACC, n=19。 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由朝鮮日本英國引進的,已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尤以長江流域各省油菜主產區分布最為集中。世界上以歐洲偏北部各國和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區的偏南部分布較多。 甘藍型油菜是三種油用油菜(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藍型油菜)中籽粒產量最高的種類,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流域大量種植,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甘藍型油菜不僅可生產食用油,而且其餅粕富含蛋白質,也可作為動物飼料。 [1]

甘藍型油菜特徵特性

甘藍型油菜株體較大,發育中等,生育期較長。苗期株型因品種不同而異,冬性強的歐洲品種, 甘藍型油菜(5張) 株型匍匐性強,越冬時生長點下陷,能耐低溫;

春性強的亞洲品種,直立性強,主根發育中等,支細根較發達。基葉葉形橢圓或長橢圓,伸長基莖葉出現明顯的琴狀缺刻。薹莖葉披針形,都不具琴狀缺刻;薹莖葉半包莖着生,是甘藍型油菜顯著的共同特點之一。

葉質似甘藍,葉肉組織較緻密,葉面被或不被蠟粉。葉色常綠、淡綠、濃綠呈藍綠。葉面平滑不被刺毛,或在苗期少被刺毛,成長葉無刺毛。分枝性較強,原產歐洲的甘藍型油菜分枝部位一般較高,株高中等或較高。

花較大,黃色,花瓣平滑,部分皺縮,重疊呈覆瓦狀或側疊狀。花序中間花蕾着生位置高於開放花朵,開花時花葯一般內向開裂或半內向開裂,自交親和性強,自交結實率高,一般70-80%以上,屬常異花授粉作物,但可分離出正交不親和系。

角果果皮組織發育中等,過熟果皮易開裂,在中國西北乾旱地區尤為顯著。種子較大,一般千粒重3.5-4.5g。種皮蟬褐或紅褐,少數土黃色。種皮表面網紋淺,不具辛辣味。種子含油量高,一般35-45%,最高可達55%以上。

甘藍型油菜栽培技術

油菜是我國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是冬季油料作物,不與其他油料作物爭地,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其油菜籽含油量高,一般為30%-50%。菜油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其脂肪酸主要由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二十碳酸、芥酸組成。

油菜是一年生或越年生作物,在一年一熟地區為春作栽培,在一年二熟或多熟地區可作冬作栽培。

油菜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對土壤PH值適應範圍寬。油菜根系分泌的有機酸,能溶解土壤中難溶性磷,兼以生長過程中的大量落花落葉,能減輕地力消耗,能起到用地和養地相結合的作用。

油菜成熟期要經歷綠熟期、黃熟期、完熟期三個時期。當全田植株的角果2/3現黃,即進入黃熟期,是油菜的最佳收割時期,此時收穫能獲得最高產量和最高含油量。提前收穫,油菜籽的含油量未達到最大值,影響產量和含油量。

延期收穫,種子過熟,由於呼吸消耗作用,粒重和含油量有下降趨勢,而且角果易炸裂,籽粒散落,影響產量。即農諺所說「八成黃,十成收,十成黃,八成收」 。

參考來源

  1. 甘藍型油菜,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