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藍菌核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甘藍菌核病

甘藍菌核病
原圖鏈接

甘藍菌核病在長江流域和南方沿海各省發生很普遍,尤以甘藍白菜油菜受害最重,菌核病寄主範圍很廣,除十字花科蔬菜外,還能侵害豆科、茄科等多科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甘藍菌核病

分 布: 長江流域和南方沿海各省

甘藍菌核病
原圖鏈接

性 質: 生物

類 別: 疾病

病原描述

病原為真菌,中文名: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ert) de Bery),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球形至豆瓣形或鼠糞狀,直徑1-10毫米,可生子囊盤1-20個,一般5-10個。子囊盤杯形,展開後盤形,開張在0.2-0.5厘米之間,盤淺棕色,內部較深,盤梗長3.5-50毫米。子囊圓筒形或棍棒狀,內含8個子囊孢子,大小113.87-155.42×7.7-13微米。子囊孢子橢圓形或梭形,單胞,無色,大小8.7-13.67×4.97-8.08微米。菌核由菌絲組成,外層系皮層,內層為細胞結合很緊的擬薄壁組織,中央為菌絲不緊密的疏絲組織。菌核無休眠期,但抗逆力很強,溫度18-22℃,有光照及足夠水濕條件,菌核即萌發,產生菌絲體或子囊盤。菌核萌發時先產生小突起,約經5天伸出土面形成子囊盤,開盤經4-7天放射孢子,後凋萎。

症狀特點

幼苗感病後,葉片出現水浸狀淡褐色病斑,邊緣不明顯,病部組織軟腐引起猝倒。包心期受害,在近地面的菜幫和莖基部產生水漬狀凹陷病斑,開始呈淡褐色,後變成褐色或灰白色,發病部位腐爛。環境潮濕時,發病部位長出白色絨毛和黑褐色菌絲體,並形成黑色老鼠屎狀菌核。莖基部病斑環莖一周後全株死亡。

發病原因

1、甘藍菌核病的菌核一般在2~4月份及10~12月份萌發;北方菜區多在冬春季萌發。

2、排水不良、通透性差、偏施氮肥或遇霜害、凍害或肥害的條件下,發病重。

3、甘藍菌核病菌絲髮育適溫20℃,孢子萌發最適溫度5~10℃。相對濕度85%以上發育良好,低於70%病害擴展受阻。

發病規律

該病是由核盤菌寄生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夏或越冬。菌核不需要休眠,在潮濕條件下,菌核即可萌發,產生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病原發育最適宜溫度為20℃。菌核產生的菌絲或子囊孢子,隨風雨或灌水在田間傳播。低溫寡照,陰雨潮濕,病害發生較重。氮肥施用量過大,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都有利於該病的發生。[1]

傳播途徑

甘藍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株殘餘組織內及混雜在種子中越冬或越夏。在環境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盤散放出的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侵染衰老葉片或未脫落的花瓣,穿過角質層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後病菌破壞寄主的細胞和組織,擴散和破壞鄰近未被病原物侵染的組織,並通過病、健株間的接觸,進行重複侵染。病葉與健葉或莖稈接觸,帶病花瓣落在健葉或分枝的叉口上,病菌就可以通過擴展而使健全的莖葉發病。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溫度範圍0~30℃;最適發病環境為溫度20~25℃,相對濕度高於90%以上;最適感病的生育期為生長中後期。子囊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5~10℃;相對濕度低於70%時,病害擴展明顯受阻;發病潛育期5~15天。[2]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播種前用10%食鹽水或10%~20%硫銨液漂洗種子,晾乾後播種。播種前把育苗床溫調到55℃處理2小時,可以殺死土壤中的菌核。與十字花科作物進行2~3年輪作。深翻土地,把殘留在地表的菌核,埋入土層10厘米以下。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不要偏施氮肥。加強排水,使土壤適度乾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將病株帶出田間燒毀或深埋。澆水時要小水勤澆,防止大水漫灌。

藥劑防治

1、在發病初期用25%咪鮮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35%菌核光懸浮劑700倍液,或50%菜菌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菌威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鹽可溶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畝噴兌好的藥液60升,每8~9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2、或者對病部塗藥防治:當發現田間始發病的病株、病枝(病枝最好剪去病部),可用高濃度的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調成100倍的糊狀塗液,用毛筆等塗在病部,塗的面積比病部大1~2倍,病重的5~7天再塗1次,可挽救80%的病株與病枝。

相關視頻

沒事來田地里看看甘藍菜上了病蟲害了有蟲子了需要噴灑農藥了

甘藍菜常見病害識別與診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