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甘露消毒丹 出處:溫熱經緯
組成
藿香、白豆蔻、石菖蒲、薄荷、連翹、射干、黃芩、滑石、茵陳、木通、貝母[1]。
功能
發熱倦怠、胸悶、腹脹、口渴、溺赤[2]
主治
濕溫初起,邪在氣分、濕熱並重,症見身熱睏倦、胸悶腹脹,無汗而煩,或有汗而熱不過,溺赤便祕,或瀉而不暢、舌苔黃溺等。其他濕熱症候,亦可應用。夏令暑濕季節更為常用。
說明
這是用治濕熱初期邪在氣分的主方。濕溫及時疫之邪自口鼻而入,鼻通於肺,口通於胃,故並初起多肺胃受邪。 本方是治濕熱症邪留氣分而熱偏勝的主方。體現了清熱滲濕,芳香化濁法則。方中射干、貝母泄肺氣、利咽喉;與黃芩、連翹、薄荷輕清透達、清熱解毒於上;滑石、木通、茵陳、清熱滲濕於下,這兩組藥物上清下滲,分消其勢,以致病之源,然中焦為黏膩的濕濁,故配伍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芳香化濁,醒脾去濕,與前兩組藥相伍,則清熱解毒,淡滲利濕,芳香化濁三法具備。三法中又以清熱為主,滲濕為輔,芳香為佐,主次分明,一絲不亂,用治濕熱,療效甚加。
現代藥理
白豆蔻、石菖蒲均含揮發油,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制止胃腸異常發酵,驅除腸道積氣,白豆蔻尚能止嘔,並有興奮腸蠕動的作用,石菖蒲則可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藿香、薄荷亦能促進消化液分泌,藿香尚能解痙、防腐,連翹有鎮吐作用,其機理可能係抑制延腦中樞的催吐化學感受器,以上藥物互相配合,則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明顯,故有芳香化濁之功。 滑石、黃芩、木通均有利尿作用,茵陳揮發油、精製水浸液、綠原酸及6、7-二甲氧基香豆素亦有一定的利尿效果,諸藥併投,使本方利尿作用較為明顯,故可奏滲濕利水之效。 茵陳能減輕肝臟病理損害,降低血清穀-丙轉氨酶活性,據稱對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黃芩所含黃芩素對實驗性肝損傷亦有保護作用,黃芩甙能使穀-丙轉氨酶降低,連翹的抗肝損傷作用尤為明顯,對四氯化碳所致中毒性肝炎,可使其肝臟變性、壞死明顯減輕,血清穀-丙轉氨酶活力顯著下降,並使肝細胞內蓄積的肝醣元及核糖核酸含量大部恢復或接近正常,茵陳利膽作用明顯,黃芩亦有一定的利膽效果,故能清利濕熱消退黃疸。 此外,薄荷、藿香能促進汗腺分泌,黃芩、茵陳及射干均有解熱作用,連翹、黃芩、茵陳皆有抗菌效能,連翹、黃芩對流感病毒亦能抑制之,在體外尚可殺滅鉤端螺旋體,並有抗炎作用。
臨床加減
四、鉤端螺旋病體: 加青蒿、金銀花、板藍根、穿心蓮、白茅根、並加重黃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