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甜瓜病毒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甜瓜病毒病

甜瓜病毒病
原圖鏈接

由甜瓜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甜瓜病毒必須在甜瓜細胞內營寄生生活,專化性強,某一種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種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數為害廣泛;如甜瓜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一般甜瓜病毒只有在寄主活體內才具有活性;僅少數甜瓜病毒可在病株殘體中保持活性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 病毒在甜瓜細胞中進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質外殼的複製,組成新的病毒粒體。植物病毒粒體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細胞間轉移速度很慢,而在維管束中則可隨植物的營養流動方向而迅速轉移,使植物周身發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甜瓜病毒病

別 名:植物病毒病

主要危害作物:甜瓜

主要為害部位:葉

危害症狀

多圖

葉片受害,表現葉脈褪綠,葉肉深綠色,一般嫩葉先表現症狀,有時在頂端的幾張葉片上出現多個向正面凸起的深綠色病斑。葉柄、果柄及莖蔓受害,表現為黃褐色略凹陷的圓形或不規則長條斑。果實受害,先在瓜表面出現許多近圓形或不規則水漬狀小斑點,後病斑變成淺褐色,斑點處凹陷,削去瓜皮可見與斑點對應處的瓜肉木質化,呈褐色壞死狀,整個瓜僵硬,失去食用價值。[1]

原因及規律

病原主要有黃瓜花葉病毒、煙草斑病毒、西瓜花葉病毒2號、南瓜花葉病毒中國南瓜曲葉病毒、哈密瓜病毒等。這些病毒主要是通過種子、蚜蟲、接觸等方式傳染。

與瓜類作物鄰作,田間管理粗放,蚜蟲發生量大發病重。

病原形態特徵

Melon mosaic virus (MMV) 即甜瓜花葉病毒侵染所致。該病毒寄主範圍較窄,只侵染葫蘆科植物,不侵染煙草或曼陀羅。稀釋限點2500~3000倍,鈍化溫度60~62℃,體外存活期3~11天。

發生特點

危害甜瓜的病毒種類很多,在我國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黃瓜花葉病毒(CMV)、西瓜花葉病毒2號(WMV-2)、甜瓜花葉病毒(MMV)、南瓜花葉病毒(SqMV)、哈密瓜壞死病毒前三種病原特性見西瓜病毒病病原。

甜瓜病毒病的發生與氣候、品種和栽培條件有密切關係。溫度高、日照強、乾旱條件下,利於蚜蟲的繁殖和遷飛傳毒,也有利於病毒的發生。瓜田病毒病適溫為18~26℃,在36℃以上時一般不表現症狀。瓜株生長不同時期抗病力不同,苗期到開花期為對病毒敏感期,授粉到座瓜期抗病能力增強,痤瓜後抗病毒能力更強。故早期感病的植株受害重,如開花前感病株,可能不結瓜或結畸形瓜,而後期感病的多在新梢上出現花葉,不影響座瓜。不同品種抗病性有差異,一般以當地良種耐病性較強,可結合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選用。栽培條件中主要有管理方式、周圍環境等,管理粗放、鄰近溫室、大棚等菜地或瓜田混作的發病均較重,缺水、缺肥、雜草叢生的瓜田發病也重。

防治方法

  • 1、選用抗病和耐病品種,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抗病。
  • 2、輪作避免重茬。遠離菜地種植,切忌甜瓜與南瓜混種,以免蚜蟲相互傳毒。
  • 3、適時早播並採用地膜、塑料薄膜覆蓋,進行早熟栽培。
  • 4、加強田間管理。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結果期用0.2%~0.3%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可對病毒病起到鈍化作用,達到防病目的。
  • 5、種子處理。播種前用60~ 62℃ 溫水浸種10分鐘,浸種時不斷攪動,待水冷涼後,再浸18小時, 然後催芽、播種;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沖洗乾淨,再用清水浸18小時,然後催芽,播種。
  • 6、消滅蚜蟲。可用用2.5%一遍淨乳油500~8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
  • 7、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25%病毒K1000倍液防治噴霧防治。 [2]  

相關視頻

甜瓜病毒病鄉村


甜瓜病害防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