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傅應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留別傅應州》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一首的詩詞,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請活動。後為僧,中年仍改儒服。
在中華古詩詞源遠流長中,明朝是一個重要的時期,理學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傳播。理學,作為儒學的一種形式,對明朝的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詩歌的內容上,也影響了詩歌的形式和風格[1]。
“ |
雁門橫代郡,龍首跨雲中。 霸氣沙陀壯,邊謀主父雄。 黃花開嶺北,渾水繞城東。 歇馬斜陽盡,懸軍古戍空。 賦成投太守,繻棄識終童。 清夜壺觴合,高秋射獵同。 黃羊行美酪,紫兔落雕弓。 塞色胭脂暗,邊聲觱篥通。 鍾靈尋鳳井,駐蹕問龍宮。 漢帝巡沙漠,天威起大風。 昭回垂聖藻,峻極嘆神工。 誰造千華塔,真疑一柱功。 榱梁爭龠黍,戶牖競玲瓏。 層搆如樓閣,孤標亦華嵩。 針芒先不露,斤斧後應窮。 甲子完顏記,瓶沙大士聰。 參差無接筍,紆曲似垂虹。 萬象金波麗,諸天翠靄蒙。 登臨收海岳,指顧盡羌戎。 茹越連疏木,桑乾起暮鴻。 使君饒逸興,賤子一悲翁。 暫握青霄手,全披皦日衷。 草書追內史,詩序托孫公。 白晝弦歌洽,陽春雨雪融。 清揚憐蔓草,奇響愛焦桐。 關隘逢天險,藩屏賴爾躬。 微言能玉振,大蒐必車攻。 厲聖惟狂狷,從龍自鎬豐。 交情存寶劍,歧路指花驄。 愁絕頻分袂,陽關唱未終。 |
” |
— [明末清初]屈大均 |
理學對明朝詩歌內容的影響
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
在明朝,理學被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來看待,它要求人們遵守封建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因此,許多明朝詩人在他們的作品中反映了這種社會意識形態,將詩歌作為某種社會意識的傳聲筒。例如,一些明朝詩人通過詩歌來宣揚理學思想,強調忠孝節義等傳統價值觀。
個人修養與道德實踐
理學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實踐,認為只有通過內心的修煉,才能達到道德的最高境界。這種思想在明朝詩歌中得到了體現,許多詩人都在他們的作品中表達了對個人修養和道德實踐的關注。
明朝詩歌中的理學影響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影響了詩歌的內容、形式和風格,也影響了詩人的創作思想和審美觀念。理學作為明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