畚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畚箕 |
用木、竹、鐵片做成的一種鏟狀盤,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運從地板上掃除的垃圾,撮垃圾、糧食等的器具,它一般用作農用工具。
簡介
中文名:畚箕
拼 音:běn jī
基本內容
畚箕 běn jī 注音:ㄅㄣˇ ㄐ一
用木、竹、鐵片做成的撮垃圾、糧食等的器具。
畚箕一般在農村比較常見,它一般用作農用工具。
〖dustpan〗∶一種鏟狀盤,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運從地板上掃除的垃圾
〖basketforearth,etc.〗∶運土工具,用草繩或竹篾編成
畚箕在古代的時候是用荊條、或草繩、或篾竹等編成的筐類盛器,即畚箕。《左傳·宣公二年》:「宰夫靦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杜預註:「以草索為之。」楊伯峻註:「其質為蒲或為草索......畚可以盛糧」,可以盛沙、石、糞、土等,如,《晉書·苻堅載記下.王猛傳》:「[王猛]少貧賤,以鬻畚為業。」《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縣令使浚渠,執畚無忤色。」
和簸箕同義:一種鏟狀器具,用以收運垃圾。[1]
參考文獻
- ↑ 湖南常德竹簸箕里的「二十四節氣」扮靚鄉村中國文明網,201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