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大鳥的故鄉(張抗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色大鳥的故鄉》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抗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白色大鳥的故鄉
只是因為那些白色的大鳥一丹頂鶴。
許多年前我曾見過它們奇妙的舞蹈,許多年裡我在天空中尋找它們的蹤影。每年早春,它們以家族為單位,兩三家結伴而行,從江蘇鹽城返回齊齊哈爾市郊的扎龍濕地繁衍育雛;秋風霜寒,它們帶着已經學會飛行的幼鶴,返回鹽城的海邊灘涂過冬。那是一條多麼漫長而遙遠的飛行路線,一年一度樂此不疲的遠征與悲壯巡迴。每次飛機穿行於高空,我都期盼在天上的雲層間與仙鶴們相遇--它們飛得如此之高,以至於站在地上的人們,從未能仰望到它們飛行的姿態。所以我是一定要去扎龍的。"扎龍"為蒙古語,是"扎蘭"之音轉,意為飼養牛羊的圈。扎龍位於黑龍江松嫩平原,烏裕爾河下游湖沼葦草地帶,原為漁區,是中國目前面積最大的蘆葦沼澤濕地。1983年建立扎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1987年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發源於小興安嶺西麓林區的烏裕爾河,被冬季豐厚的大雪滋養,開春後水量充沛,浩浩蕩蕩穿過廣闊的山地平原,流經齊齊哈爾一帶下游地區,已無明顯河道,逐漸與葦塘湖泊連成一體,然後流入龍虎泡、連環湖、南山湖,最後消失於杜蒙草原。
失去了河道的烏裕爾河,下游的河水漫溢而成曠然無際的淡水沼澤一一漂筏甸子、葦盪、苔草,藻類......年復一年蓬勃生長,終於成為一片專為丹頂鶴以及其它大型鳥類、魚類構設的天堂。誰能說迷失的烏裕爾河,不是由於領受了上天的旨意,才有意在扎龍一一帶滯留徘徊不去的呢?也許需要很多年才能參悟,那些貌似迷途與渙散的大水,其中蘊藏着自然之神所授怎樣的玄機與奧秘?我們無法得知那些白色的大鳥,究竟是在哪一年的一個溫暖的春日,如天上的白雲一般飄來,輕輕降落在碧綠的苔地上,然後輕歌曼舞、築巢產卵......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候,我眼前的這片綠色沼澤,已成為白色大島年年不離不棄的聖地和家鄉。如今在扎龍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着本地鳥類260餘種,以大型游禽涉禽例如丹頂鶴、白枕鶴、白鷺、草鷺、還有候鳥旅鳥例如野鴨大雁雀類為主;魚類46種,昆蟲277種,還有麝鼠、雨蛙、蚌、鱉等等--在眼前靜謐安然的湖沼蘆盪中,潛藏着一個何等自由喧鬧而巨大的動物樂園。豐茂密實的葦草猶如層層疊疊的牆,在我的視線中看不見一隻大鳥。無人的濕地為野生動物設立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將人類無處不至的侵入腳步,阻擋在陷阱一般克敵制勝的沼澤地之外了。
在扎龍濕地,參觀的節目其實頗為豐富:錄像室可觀看扎龍保護區的專題資料片;在野生動物標本廳,可見到生活在扎龍的幾十種大鳥形態優美栩栩如生的標本;還有人工飼養在籠中專供觀賞的世界各地的仙鶴種類;最後將見到冬夏常年駐在扎龍的成群丹頂鶴留鳥。
登上保護區管理局專為觀鳥所建的五層樓高的望鶴樓,只見碧水連天;芳草連天;水外有水,水天一色;湖面上浮漾着一圈一圈若隱若現的"漣漪",波斯地毯圖案似地靜止不動。管理局的李長友局長說:那是野生菱角,開花時節,湖面就會變成一片金黃。
從望鶴樓五層平台的望遠鏡頭裡,我終於遠遠地見到了兩隻東方白鸛。它們在一根木樁頂上搭起的草窩裡,正在餵養剛剛孵化不久的雛鳥。據說這種鳥專棲於樹頂,但沼澤無樹,扎龍人為"引鳳"而特地架起高高的樹樁,搭起密密的窩巢--爾後苦等長達8年之久,終有一對兒白鸛自遠方飛來,從此留守不去,將扎龍視為故園。在保護區內碧綠的堤埂上,我看見一隻雪白的雌天鵝,正在一塊高地上的陽光下耐心孵卵,雄天鵝卻在堤下的水草邊,泰然梳理羽毛......
今年春夏齊齊哈爾遭遇大旱,為保護濕地的自然生態,市zheng府緊急決定,調放上游水庫及嫩江水源,為扎龍濕地大量補水,那是東北平原之肺,黑土地重又順暢呼吸。在沼澤的邊緣靜靜諦聽,葦草深處傳來聲聲鶴唳,如長笛宛轉、小號脆昂,遠播天外。[1]
作者簡介
張抗抗,女。祖籍廣東,生於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