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色霞水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色霞水母
來自網絡的圖片
白色霞水母

中文名稱 :白色霞水母

文學家 :趙壹

年 代 :漢代

文學體裁 :賦

白色霞水母屬缽水母綱,旗口水母目,霞水母科,是一種大型浮游生物,中膠層較薄,食用價值低,屬於災害性水母。

簡介

白色霞水母被稱作災害性水母。白色霞水母屬缽水母綱,旗口水母目,霞水母科,是一種 大型浮游生物,中膠層較薄,食用價值低,屬於災害性水母。白色霞水母生長過程中分泌毒素並纏 粘網具,暴發性增殖使 海洋生態失衡,因此對海洋漁業資源造成巨大負面影響。[1]

發育形態

受精卵發育成帶 纖毛的浮浪幼蟲,浮浪幼蟲在定置前形成一種凸面的圓形浮浪幼體囊,經脫囊狹窄柄部拉長進而變成一個細長 頸瓶形狀,萌發出4個觸手成為早期螅狀體;螅狀體可產生足囊和通過產生 匍匐莖形成囊胞進而發育成新的螅狀體;橫裂為典型的單碟型橫裂;新釋放的 碟狀幼體絕大多數為8個緣葉,8個感覺棍和8對鈍圓的緣瓣,但畸形個體最多12個,最少6個緣葉,同時對海蜇與白色 霞水母的碟狀幼體形態進行了比較。成體水母傘徑200~300mm,大型個體超過500mm。外傘表面光滑,近中央的傘頂上有許多密集的刺胞叢隆起,8個緣葉,8個感覺棍,口腕非常發達,口腕上有大量 刺細胞團。可根據感覺胃囊和觸手囊是否連接、緣瓣水管的排列類型、外傘頂中央是否有刺細胞叢以及個體傘徑和顏色對白色霞水母、 發形霞水母、 棕色霞水母和紫色霞水母進行鑑別。

災害研究

自上世紀末起,東海北部至黃海水域 沙蜇、白色霞 水母等災害性 水母暴發現象愈演愈烈,專家稱災害水母所帶來的危害在某些海域已超過近年來的近海 赤潮。 遼寧省海洋 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資源室主任董婧研究員2005年初,在國內外首次完成了白色霞水母的實驗室內人工繁殖、 生活史的研究。白色霞水母:暴發危害不遜於赤潮2004年的7、8月份,整個遼東灣下網捕撈 海蜇的漁民大失所望:一網下去只撈着幾個海蜇,網裡剩下的是成百上千個白色的水母,漁民管這種沒有食用價值的水母叫作「線蜇」。「線蜇」被倒回了大海。費了一番辛苦,最終漁民連個油錢都沒有賺回來。2005年第二期的 《水產科學》發表了董婧的研究文章,題目就是《遼東灣暴發的災害水母為白色霞水母》。原來,董婧鑑定出所謂的「線蜇」是 霞水母科的一個品種白色霞水母。白色霞水母屬缽水母綱,旗口水母目,霞水母科,是一種大型 浮游生物, 中膠層較薄,食用價值低,屬於災害性水母。白色霞水母生長過程中分泌毒素並纏粘網具,暴發性增殖使海洋生態失衡,因此對海洋漁業資源造成巨大負面影響。董婧說,自上世紀末起,東海北部至 黃海水域連續發生霞水母暴發現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其分布範圍之廣,數量之大,時間之長,在歷史上也屬罕見。因之而起的網具損毀、傳統漁場無法生產等現實,已嚴重影響了東海、黃海夏秋汛的 海洋漁業生產。由於霞水母生長速度極快,因而在短時間內可蔓延大片海區,使海水遭受嚴重污染,造成大量 海洋生物死亡。倖存下來的中上層魚類為了生存,也紛紛逃離漁場, 向安全區域轉移,使魚類的生長、繁殖、索餌失去了良好的環境,造成海洋漁業資源枯竭, 海洋捕撈產量嚴重下降。霞水母的大量繁殖、生長所帶來的危害,在某些海域已遠遠超過了近年來近海赤潮所造成的災害。「白色霞水母發生機制及其對漁業資源影響的研究」啟動,專家力圖查明白色霞水母發生和暴發機制及與海蜇等漁業資源之間的消長制約機制,為進一步的災害預報和治理打下基礎。白色霞水母從受精卵、浮浪幼蟲、浮浪幼體囊、各期螅狀體、碟狀幼體、幼水母到成體水母各個 發育期的形態,發現了白色霞水母繁殖能力特強,它既能 有性繁殖也能 無性繁殖,無性繁殖還能通過產生足囊和 出芽兩種方式完成。這一發現引起了日本韓國等國的重視,因為這些國家也深受沙蜇、白色霞水母危害。董婧在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下,與日本中央水產研究所和加茂 水族館組成攻關組,共同對霞水母幼體食物選擇及生長特性進行深入研究,並有了突破性進展,尤其是弄清了幼體水母的餌料問題,這對災害水母發生機制的解析至關重要。海蜇、沙蜇等其他水母對鹵蟲幼體、小型浮遊動物都很感興趣,白色霞水母卻不予理會。它到底愛吃什麼?董婧猜測也許白色霞水母的食物是其他水母。日本加茂水族館以水母品種全數量多著稱,中日研究人員嘗試用其他水母來餵白色霞水母幼體,他們驚奇地發現董婧的假設是正確的,白色霞水母看見其他水母后,立即伸出長長的觸手去捕捉,然後美餐起來。

視頻

墨西哥潛水員遇15米巨型白色水母 差點被麻暈2017年10月29日發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