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草木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花草木樨 |
白花草木樨(拉丁學名:Melilotus albus Medic. ex Desr)為薔薇目、豆科、草木樨屬草本植物。高70-200cm。莖直立高大,圓柱形,中空,多分枝,幾無毛。葉為羽狀三出複葉;托葉尖刺狀錐形,葉柄比小葉短,纖細;小葉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長15-30cm,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疏生淺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細柔毛;莢果橢圓形至長圓形,先端銳尖,具尖喙,表面脈紋細,網狀,棕褐色,老熟後變黑褐色;種子卵形,長約2毫米,棕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現世界各國均有栽培。適在濕潤和半乾燥氣候地區生長,耐瘠薄,不適用於酸性土壤,耐鹽鹼,抗寒、抗旱能力都很強。
基本內容
界:植物界
目:薔薇目
科: 豆科
屬: 草木樨屬
形態特徵
一二年生草本,高70-200cm。莖直立高大,圓柱形,中空,多分枝,幾無毛。葉為羽狀三出複葉;托葉尖刺狀錐形,長6-10mm,全緣;葉柄比小葉短,纖細;小葉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長15-30cm,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疏生淺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細柔毛,側脈12-15對,平行直達葉緣齒尖,兩面均不隆起,頂生小葉稍大,具較長小葉柄,側小葉小葉柄短。總狀花序長8-20cm,腋生,具花40-100朵,排列疏鬆;苞片線形;花梗短,萼鐘形,微被柔毛,萼齒三角狀披針形,短於萼筒;花冠白色,旗瓣橢圓形,稍長於翼瓣,龍骨瓣與翼瓣等長或稍短;子房卵狀披針形,上部漸窄至花柱,無毛,胚珠3-4粒。莢果橢圓形至長圓形,先端銳尖,具尖喙,表面脈紋細,網狀,棕褐色,老熟後變黑褐色;有種子1-2粒。種子卵形,長約2毫米,棕色,表面具細瘤點,千粒重1.9~2.5克。花期5-7月,果期7-9月。
分布範圍
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現世界各國均有栽培。在中國該品種主要種植於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自治區)。
生長環境
適在濕潤和半乾燥氣候地區生長,耐瘠薄,不適用於酸性土壤,最喜PH7-9的土壤。耐鹽鹼,抗寒、抗旱能力都很強。 在苜宿難以生存的地方,仍能良好生長。最適宜溫潤氣候,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年平均氣溫6~8℃的地區生長最好。對土壤要求不嚴,從重粘土到瘠薄土及砂礫土都能適應,而以富含鈣質的土壤最為適應,但不能適應酸性土壤。 白花草木樨抗旱耐寒耐鹽鹼耐瘠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在苜宿難以生存的地方,仍能良好生長。最適宜溫潤氣候,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年平均氣溫6~8℃的地區生長最好。對土壤要求不嚴,從重粘土到瘠薄土及砂礫土都能適應,而以富含鈣質的土壤最為適應,但不能適應酸性土壤。在排水不良時,比苜宿和紅三葉生長良好,但在長期積水的地方易於死亡;土壤含鹽量0.2~0.3%,甚至0.59%時都能生長,因此,草木樨能改良鹽鹼地,適應土壤pH值為7.0~9.0。草木樨繁殖能力很強,種子發芽最低溫度3~6℃,最適溫度15~20℃,從出苗到成熟,生育期共需10~15個月,第一年株高50~100厘米,白花草木樨的生育期比黃花草木樨約遲2周開花。在海拔2600米的肅南皇城灘第一年生長良好,但不能越冬,在海拔2640米的天祝打柴溝地區,越冬率30~50%。第二年株高170~260厘米,畝產種子20~60千克。成熟的莢果容易脫落,有自落自生的習性;硬實率一般占30~60%;種子在干土中保存2~3個月後,遇適宜條件仍能發芽出苗,經過反覆4次浸泡晾乾的種子,發芽率在70%以上,硬籽在土壤中保存3~5年還有發芽能力,種子在室溫中保存20年,發芽率從95%降低到50%。種子產量每畝20~200千克,一般40~60千克。草木樨固氮肥田效果顯著,但固氮不均衡,經省農科院土肥所定點觀測分析,第一年畝固氮量7~8.5千克,第二年10~15.5千克,固氮高峰期出現在開花期,且有兩次固氮高峰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