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邊鰭真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邊鰭真鯊 |
---|
學名 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 命名者 Rüppell, 1837 英文名 Silvertip shark 別名 Carcharhinus longimanus、白邊真鯊 大沙、白邊鰭白眼鮫、尖頭沙(臺東)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300 cm |
分類 |
綱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目 真鯊 Carcharhiniformes 科 真鯊 Carcharhinidae 屬 真鯊 Carcharhinus |
白邊鰭真鯊,體呈紡錘型。頭寬扁。尾基上下各具一凹窪。吻短而圓鈍。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不發達,僅具一小三角形突出;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略外斜;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齒尖上端具鋸齒。
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存在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後緣斜直,後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稍凹,外角及內角皆鈍尖,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
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灰白;各鰭暗褐色,而鰭尖和後緣皆為白色。[1]
棲地環境及深度
大洋、深海、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800公尺
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近海和外海中、上層水域的大型鯊類。通常巡遊於大陸棚或島坡處以及其附近海域。游泳速度快,性兇猛,對人類有潛在性危險。主要掠食底棲動物及中層水域的魚類,同時也掠食魟類及頭足類。 [2]
分佈
印度太平洋:紅海和東非,包括馬達加斯加,塞舌爾,亞達伯拉,毛里求斯和查戈斯群島,東至圖阿莫圖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3]
繁殖
胎生,一胎可產下1-11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63-68公分。妊娠期約為一年,年輕人在夏天出生。出生時身高55至80厘米;713-81厘米TL。在南半球,繁殖和成年都在夏季發生。具有擁抱的獨特配對。[4]
保育
脆弱(VU) (A2bd + 3bd);評估日期: 2015年2月20日
視頻
參考文獻
- ↑ 白邊鰭真鯊,fishdb.sinica.edu.tw
- ↑ 白邊鰭真鯊,fishdb.sinica.edu.tw
- ↑ 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fishbase.in
- ↑ 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fishbas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