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侯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百侯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東部,是距縣城最近的一個鎮,僅11公里,省道茶上線貫穿其中。全鎮人口16909人(2017年)。
歷史
百侯舊稱「白堠」,民國以後改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百侯鎮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東部,是距縣城最近的一個鎮,僅11公里,省道茶上線貫穿其中。全鎮總面積94.2平方公里,有山地7038公頃,耕地面積785公頃。下轄14個行政村(分別為:侯南村、侯北村、新樂村、曹鯰村、軟橋村、舊寨里村、帽山村、曲灘村、橫乾村、東山村、南山村、蘇姑坪村、武塘村、白羅村),285 個村民小組,人口30290人(2008年統計數據),非農業人口3596人(2008年統計數據)(2008年統計數據)。
16909人(2017年),110.24平方千米(2017年)。
百侯鎮是「華僑之鄉」。據統計,全鎮海外鄉親和港澳台同胞有3萬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北美、澳洲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而鎮內「三胞」親屬就達1.4萬多人,占全鎮人口的40%以上。
百侯鎮是「幹部之鄉」。百侯籍的人才遍布全國各省及世界各地,尤以教育界、政界、商界更為突出。楊蘭史、楊應彬、劉兆倫、肖月華、楊永松、楊英耀、肖如川等均為百侯人。
百侯鎮民風淳樸、風景優美,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鎮。古往以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詩書世家」、「一腹三翰院、一同懷四魁」的典故流傳九州。有「侯山十二景」、「馬寺晨鐘」、「古榕陰下」、「西岩朝翠」、「東廓晚霞」等景點,素有「文化之鄉」。
2010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定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是梅州市四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百侯」地名考
百侯古稱「白侯」[2],其名最早可見於蔡仙人古圳之摩崖石刻「余甲申年四十有二,因開鑿此圳,謬言四句:白侯洞裡號神仙,一帶江山幾百年。……下署:開禧元年乙丑仲春,開山錢公超記」。刻石人錢公超生於甲申年即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立石時42歲。即開禧元年(1205年),「洞」為南宋時期居民組織。明永樂元年(1403),皇帝朱棣令解主持編纂《永樂大典》,其《湖·潮州府總圖》載「白侯」為潮州府所轄。另,2007年3月,筆者幾人親到軟橋村張田坑考古,發現一明萬曆丁亥年(1587)的古墓,該墓用糯米灰搗制而成,總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規模宏大結構堅固。墓碑為花崗岩石,高1.2米,碑正上方刻「白侯」兩字。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白侯為姓氏。
出自羋姓(古音讀作mǐ),顓頊帝(zhuān xū)的裔孫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相傳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公元740年,荊王熊通自封為武王。他的兒子於公元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縣包信東南),稱為白公勝。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着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他自殺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白氏早期主要分布於秦、楚、魏等地。宋、明時期分布於今河北、浙江、江蘇、廣東、福建的一些地方。白姓最早發源於陝西、河南一帶。由上可見,「白侯」最初源於因姓而命名的地名。這可能與歷朝移民有關係,一方面許多姓氏由地名而來,另一方面姓氏名又被用來做了地名,這是小農經濟生產階段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
視頻
百侯鎮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梅州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百侯鎮獲評國家3A景區,中國新聞網,2013-08-28
- ↑ 大埔峰會 | 風吹浪打,閒庭信步——看百侯圩的前世,鳳凰網, 2019-6-13